一种大直径法兰面对接浮动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2110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812879.8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一种大直径法兰面对接浮动支撑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支撑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大直径舱段法兰面柔性浮动对接时两舱段实际接触时还需要克服因为测量精度问题导致的z轴方向的位移偏差,要求其中一个对接舱段需要同时满足克服重力和具有柔性随动的要求的问题,它包括浮动支撑机构、气压动力机构和限位机构,浮动支撑机构包括浮动平台基座、浮动支撑臂、支撑轴固定座和支撑轴;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驱动组件;支撑轴固定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浮动平台基座上,支撑轴插装在浮动支撑臂和限位杆上,限位驱动组件的底端安装在浮动平台基座上,气压动力机构的顶端顶在浮动支撑臂的下端面和限位杆的下端面上,本发明用于浮动对接领域。

    一种融合几何特性与力学特性的地形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4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4272.0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几何特性与力学特性的地形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环境建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探测区域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地形语义分割,融合语义分割结果和同一时刻所述深度图像包含的深度信息,生成语义点云;将所述语义点云映射至地图坐标系下的栅格地图中,生成对应栅格,并将所述语义点云中的高程值和语义信息更新至所述对应栅格;根据所述语义信息进行地面力学特性计算,将计算结果更新至所述对应栅格,生成地形模型。本发明在地形因子中加入力学特性参数,创新地从几何特性与力学特性两个维度进行地形表征。本发明利用视觉感知的方式提前推断未接触区域的地面承压特性和剪切特性,扩大了感知范围。

    一种基于绳驱并联机器人的可回收火箭着陆工况模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724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12093.2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一种基于绳驱并联机器人的可回收火箭着陆工况模拟设备,它涉及一种可回收火箭着陆工况模拟设备。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着陆支撑机构样机由于无法模拟可回收火箭着陆工况,致使无法模拟验证火箭在实际返回时的过程。本发明的姿态控制设备包括支撑架和多个驱动单元,多个驱动单元安装在支撑架的八个顶角上;测量装置包括操作控制机和冲击加速度测试平台,冲击加速度测试平台安装在支撑架内,悬吊解锁机构安装在冲击加速度测试平台上;悬吊解锁机构包括悬吊释放机构和着陆支撑机构,着陆支撑机构安装在冲击加速度测试平台上,悬吊释放机构安装在着陆支撑机构上,悬吊释放机构与多个驱动单元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一种面向可回收火箭着陆机构的腿式组合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206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53318.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一种面向可回收火箭着陆机构的腿式组合缓冲器,它涉及航空航天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着陆缓冲机构单一采用金属蜂窝结构作为缓冲材料,存在单位体积吸收的冲击能量较低,无法满足火箭着陆回收的的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缓冲器外壳为空心圆筒结构,缓冲腔体和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缓冲器外壳内,底座固定在缓冲器外壳的底部,缓冲腔体固定在底座上,缓冲腔体为空心圆柱结构,第一活塞推杆、低密度金属蜂窝、第二活塞推杆和高密度金属蜂窝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缓冲腔体内,低密度金属蜂窝的刚度小于高密度金属蜂窝的刚度。本发明用于提高可回收火箭着陆机构的缓冲器的缓冲吸能性能,从而满足火箭着陆回收的的要求。

    一种可重复平行四边形着陆支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02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67610.X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一种可重复平行四边形着陆支撑机构,它涉及可回收火箭着陆支撑机构,它包括电动推杆、N个缓冲器、N个支撑腿和N个折展机构;N个支撑腿沿火箭本体的周向均布设置,电动推杆安装在火箭本体上,每个支撑腿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器,每个支撑腿上布置有一个折展机构,每个折展机构包括上支撑连杆、下支撑连杆、支腿连杆和斜拉连杆;支撑腿与支腿连杆固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折展稳定可靠,可重复使用。

    一种电动收放式可回收火箭样机支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55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67605.9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一种电动收放式可回收火箭样机支撑机构,本发明涉及垂直起降可重复运载器着陆支撑机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着陆支撑机构的支撑圆直径较小,火箭发射空气阻力过大,以及着陆过程支撑连杆一阶振动,容易导致回收工作失败,它包括驱动组件和多组支撑腿组件,多组支撑腿组件均布安装在主体底端的四周,支撑腿的顶端转动连接安装在主体侧壁上,支撑腿支撑连杆通过缓冲器与支撑腿连接,支撑腿支撑连杆的顶端与火箭主体支撑连杆的底端通过销轴和驱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火箭主体支撑连杆的顶端与主体转动连接,本发明用于着陆支撑机构领域。

    一种回收火箭支撑机构的限位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64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68985.8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一种回收火箭支撑机构的限位锁紧机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提供具有高可靠性锁紧机构,但是现有技术还有没有此种结构的出现的问题,它包括手动解锁件、锁紧机构限位框、移动滑块、解锁弹簧、限位架和两个锁紧销支撑组件;手动解锁件安装在锁紧机构限位框上,锁紧机构限位框滑动插装在限位架上,两个锁紧销支撑组件相对安装在锁紧机构限位框之间的限位架上,解锁弹簧设置在两个锁紧销支撑组件之间,移动滑块竖直插装在限位架上,本发明用于限位锁紧机构中。

    一种基于电机、恒力矩机构和行星轮系的恒拉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83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11120.9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恒力矩机构和行星轮系的恒拉力系统,属于微重力模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机、恒力矩机构和行星轮系的恒拉力系统。解决了单电机带卷筒实现恒拉力控制存在对电机要求较高,对高频扰动抑制能力弱的问题。它包括大力矩电机、减速器、行星式外壳带卷筒的行星轮系、恒力矩机构、吊索、负载和拉力传感器。它主要用于在地面进行失重模拟实验。

    低惯量弹簧扭杆式恒力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5379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696904.7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低惯量弹簧扭杆式恒力机构,属于一种恒力加载机构。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被动式恒力输出装置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低惯量弹簧扭杆式恒力机构,多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恒力机构输入轴和恒力机构输出卷筒铰接;扭杆位于恒力机构输入轴内部,且扭杆的两端分别与恒力机构输入轴和恒力机构输出卷筒固定连接,该种结构充分考虑了恒力机构的使用要求,采用可变力臂和扭杆的高刚度实现恒力矩输出,能够实现整个传动过程中持续输出恒定力矩。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具有低惯量、大扭矩、高灵敏度的突出优点,且通用性强,为高频变化的负载提供恒力输出,适用力矩值范围广、输出力矩值稳定性高,转动惯量低的低惯量弹簧扭杆恒力机构。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欠驱动机械臂手腕

    公开(公告)号:CN1056665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1146.1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7/0241

    Abstract: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欠驱动机械臂手腕,它涉及一种欠驱动机械臂手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多种机械臂手腕由于机械臂不具有多个动力输出的功能而导致无法满足核电站环境需求的问题。本发明的输入齿轮端套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外层离合器安装在支撑轴上,过轴支杆固定安装在输入齿轮端上,过轮轴安装在过轴支杆上,中层内齿圈套装在支撑轴上,两个中层挡板安装在中层内齿圈两侧,中间过轮套装在过轮轴上,双向离合器右端安装在中层内齿圈的左侧,双向离合器左端套装在支撑轴上,内层内齿圈套装在支撑轴上,内层过轮套装在过轮轴上,过轮轴可转动安装在两个内层挡板内,内层输出端与中层输出端连接。本发明用于核电站等极端环境下工作的机械臂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