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4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4417.X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5F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用防爆手持式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外壳、电机模块、减速器模块和电池总成,外壳内设有安装腔,电机模块包括电机壳和电机本体,电机壳为金属隔爆结构件且具有第一隔爆腔,电机本体设于第一隔爆腔内,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与减速器模块传动连接,电池总成包括电池盒、电池和控制板,电池盒为金属隔爆结构件,电池盒设有第二隔爆腔,电池设于第二隔爆腔内且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电动工具还包括转速板、开关板、换向开关和安全栅,转速板、开关板和换向开关中的任一者均通过安全栅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防爆效果较好,有利于保证电动工具工作的可靠性,且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5324.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6 , G06N5/022 , G06N5/04 , G06F16/335 , G06F16/3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矿用设备在线售后服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矿用设备售后服务相关的多类知识,并对多类知识进行处理生成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售后专家在线运维平台,以线上解答用户提出的售后问题,并根据问题解答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更新知识图谱;根据实时更新的知识图谱构建用户兴趣模型,根据用户兴趣模型逐步生成对于用户的运维知识推荐列表;在用户提出智能问答请求的情况下,基于运维知识推荐列表与用户进行针对当前售后问题的多轮对话。该方法基于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在线运维功能,提高了矿用设备售后服务的精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服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35255.1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体监测装置和方法,气体监测装置由多组检测单元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每组检测单元中包括多个传感器和一个数据分站,每组检测单元内的传感器与组内的数据分站连接,每个检测单元内的数据分站均与终端设备连接,传感器均布设在井下采空区,数据分站和终端设备均布置在地面;采空区内布设有注浆管道,传感器布设在注浆管道内;传感器,用于采集气体数据,并发给自身所归属的数据分站;数据分站,用于接收气体数据并向终端设备发送气体数据;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气体数据并进行气体监测;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采空区设备部署困难和维护困难的问题,提高部署和维护效果的同时保障数据采集和气体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400259.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7/80 , H04L67/06 , G06F9/50 , G06F40/216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从井下源节点中获取待传输文件,其中,所述待传输文件包括至少一个待传输子文件;获取每个所述待传输子文件的流行度数据;根据所述流行度数据,从所有的所述待传输子文件中选取目标待传输子文件,并将所述目标待传输子文件发送至至少一个井下存储节点进行存储。本申请降低了井下存储节点的存储压力,避免了因增设存储空间而导致的额外开销以及因存储空间不足导致的信息丢失,从而以更加准确、可靠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传输速度并提升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5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474864.8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矿用无源光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光线路终端、光分配网络和多个光网络单元,其中,多个光线路终端设置在井上,多个光线路终端相互连接,多个光线路终端,用于与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光分配网络和多个光网络单元设置在井下,光分配网络包括多个通信支路,每个支路上包括多个分光器;分光器,用于实现本支路中的光线路终端与对应的光网络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或者,用于实现本支路中的光线路终端与对应的矿用5G接入网之间的通信连接;每个光网络单元与多个分光器连接,光网络单元,用于将井下的多个应用网络系统接入矿用无源光网络。该系统简化了井下网络的复杂度,提高了井下设备的安全性和设备部署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5431.3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雾告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置的烟雾特征维度集合,并获取待检测区域在烟雾特征维度集合的各烟雾特征维度下的第一烟雾特征值;对各烟雾特征维度进行重要度对比,并根据重要度对比的结果得到各烟雾特征维度的重要度参数;根据各烟雾特征维度的重要度参数和各烟雾特征维度的第一烟雾特征值,获取待检测区域的第二烟雾特征值;响应于第二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置的烟雾特征值阈值,确定待检测区域内存在烟雾异常风险并发送烟雾异常告警。优化了烟雾告警的时效性,降低了环境因素对烟雾告警准确性的影响程度,提高了烟雾异常告警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进而提高了矿井内火灾告警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573299.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B10/25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光纤传感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光纤传感网络对应的网络拓扑图;根据网络拓扑图,确定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以及至少一个网络光纤;其中,目标节点指示光纤传感器;获取各目标节点的监测面积;基于各目标节点的监测面积和至少一个网络光纤,对光纤传感网络进行可靠性评估,以得到光纤传感网络的网络可靠性参数。由此,可以实现对光纤传感网络的可靠性的智能评估和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3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916840.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对外操作功能的机器人,该具备对外操作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壳体,机架和机械臂,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分离以适于机器人双轮行进,在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闭合以适于机器人滚动行进;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机架可转动地配合于通孔内,且部分机架从壳体的通孔伸出并形成外延段;所述机械臂设于所述外延段,所述机械臂具有操作形态和收缩形态,在收缩形态,所述机械臂收缩且所述机械臂关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备对外操作功能的机器人具有能够在移动的同时对外进行操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4290.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国庆 , 龙秉政 , 李起伟 , 吴文臻 , 陈伟 , 张子良 , 朱文硕 , 陈浩 , 邵甜甜 , 丰颖 , 王子龙 , 荣庆丰 , 戴万波 , 张立群 , 华东 , 郭琎 , 潘春江 , 孙瑞彩 , 贾晓娣 , 檀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基座、顶升件和转动部,顶升件设在基座上,且顶升件相对于基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顶升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部,转动部设在基座上,且转动部相对于基座可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转动部具有驱动齿,在正交于第二方向的投影面内,驱动齿的投影为涡旋线形,驱动齿用于与齿条部啮合,且在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投影面内,驱动齿的投影在第一方向的一端与齿条部的投影重叠,驱动齿的投影在第一方向的另一端与齿条部的投影间隔排布。本发明的顶升装置通过转动部的驱动齿与顶升件的齿条部啮合,以驱动顶升件移动,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3497.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应力监测装置和煤岩应力监测方法,所述煤岩应力监测装置包括支架和多个应力检测装置,支架包括固定件和多个活动件,多个活动件与固定件活动连接;多个应力检测装置环绕固定件间隔布置,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体和设置在安装基体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每个安装基体与至少一个活动件活动连接,以便煤岩应力监测装置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收拢状态,安装基体与固定件之间具有初始间距,以便煤岩应力监测装置放入钻孔内;在展开状态,安装基体与固定件之间具有工作间距,且工作间距大于初始间距,以便安装基体止抵于钻孔的孔壁。本发明实施例的煤岩应力监测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煤岩动力灾害的预测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