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73132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410081325.3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探测器-光纤耦合的全方位自对准方法,它是利用激光辅助腐蚀技术在半导体衬底背面生成腐蚀孔,制作圆孔型探测器。光纤插入圆孔中,即与正面的探测器光敏面精确对准,实现探测器-光纤全方位自对准耦合,不仅提高尾纤-探测器组件中的耦合效率,从而提高光纤系统性能,而且耦合工艺简单,封装过程难度低,又能避免固化时和封装后光纤与探测器间的相对偏移。制作圆孔时,利用抗蚀膜掩蔽技术控制腐蚀孔径的形状和大小,可避免激光聚焦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简化流程,降低实际生产的复杂程度和人力资源成本,适合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361276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410040114.5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1/268 , H01L21/20 ,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光电集成光接收器制作中消除应力和损伤的方法,它是通过采用功率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照射半导体表面需要退火的区域,在照射区将产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很大、持续时间短的骤冷、骤热过程;将该温度骤变过程控制在合适的变化范围,就可能使半导体性能得以改善,缺陷、损伤等得以消除。它特别适用于单片集成光电二极管/前放集成电路(PDIC)制作中离子注入后消除PDIC的应力和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716540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410040114.5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1/268 , H01L21/20 ,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光电集成光接收器制作中消除应力和损伤的方法,它是通过采用功率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照射半导体表面需要退火的区域,在照射区将产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很大、持续时间短的骤冷、骤热过程;将该温度骤变过程控制在合适的变化范围,就可能使半导体性能得以改善,缺陷、损伤等得以消除。它特别适用于单片集成光电二级管/前放集成电路(PDIC)制作中离子注入后消除PDIC的应力和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2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48284.9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 G06V10/52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单尺度网络特征提取与融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为了克服下采样对小目标检测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有效地结合了编码器‑解码器网络和单尺度网络,以整合红外图像特征,从而能够准确检测小目标;通过构建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捕获并融合不同尺度的目标特征;设计了一个单尺度无上采样的子网络,通过创建特征融合块在有效地保留细节信息的同时充分利用编码器解码器在较大感受野上提取的高级特征。提出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在SIRST和IRSTD‑1k两个公开数据上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1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469453.2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6H50/30 , G06T17/00 , G06T7/00 , G06T7/13 , G06N3/08 , A61B5/11 , A61B5/107 , A61B5/00 , A61B5/103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体态和足底一体化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在脊柱、体态和足底方面分别进行图像捕捉,再利用控制主机进行算法处理,最后将数据信息同步至云端平台,便于医生管理并形成患者数据库。该技术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对青少年脊柱、体态和足底健康的预防和跟踪治疗效果。该系统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健康筛查检测的效率、体检过程的可控性,在医疗健康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34597.3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6H80/00 , A61B5/00 , G06V40/10 , G06V40/16 , G06V40/18 , G06V20/4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3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无感睡眠分期监测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和计算机视觉领域。该系统首先对获取到的睡眠视频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利用欧拉视频放大(EVM)对分割视频特定运动进行放大重构,得到放大眼动后的眼睛区域视频和放大下颌运动后的下颌运动视频,通过光流法计算并进行去噪平滑得到眼动的光流曲线与下颌运动的光流幅度;基于深度学习设计睡眠分期算法,将睡眠视频最终分为三类:觉醒、快速眼动与非快速眼动,按照时间序列排列得到与睡眠视频时间对应的睡眠分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34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79032.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轮廓的野生动物步态身份与健康监测方法,涉及智能化步态分析领域。为了实现上述特征提取,本发明提出通过拍摄动物行走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基于度量学习的动物步态特征提取模型,在动物保护区的饮水点周围固定机位部署红外视频采集装置,采集动物进入饮水点饮水的多视角视频数据,经过抽帧获取连续的步行图片序列,分多个视角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获取步态特征向量,从而进行基于步态序列的动物种类识别、身份识别、健康监测等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76217.6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视野的矿井人员行为检测与危险等级划分方法,属于智能安防和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双镜头协同机制,通过短焦镜头进行全局扫描和目标初筛,再利用长焦镜头对目标进行精细分析。同时,本发明引入了云台路径的智能规划和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多目标的高效覆盖检测。此外,本发明针对矿井复杂环境,融合了自适应光照补偿、图像增强等一系列智能算法,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行为分析准确性。本系统可有效克服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矿井人员行为的全面感知和智能预警,为保障矿山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促进矿山智能化管理变革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1945.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步三步相移的自由曲面干涉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光学自由曲面检测技术的领域。本发明一方面该系统能够在测量自由曲面相位的同时,监测SLM调制的波前,根据SLM相位监测光路的结果实时评估波前调制的准确性,避免因波前调制的误差而影响自由曲面系统的测量结果。另一方面,基于多相机的同步三步相移干涉系统能够同时采集相移干涉图,提高了测量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因环境振动而引起的相移误差。此外,为了保证测量的实时性,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在SLM相位监测光路和自由曲面测量光路中使用相同的光学元件,仅需单次测量多张相移全息图,即可在重建待测曲面的相位的同时消除SLM自身设备引入的相位误差和系统光学元件引入的相位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6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27893.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3/40 , G06T7/73 , G06T5/5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痤疮的人类面部与猕猴面部的关联性计算方法,属于属于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和深度学习领域。本发明设计图像处理,神经网络,多模态融合,轮廓相似性计算,数据集的制作与获取。本发明通过扩大数据集,将多人面部分割结果进行叠加融合、轮廓拟合,消除个体的独特性,探究共性问题。通过对拟合轮廓的相似性计算,得出人类面部痤疮发生区域与猕猴面部被毛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的结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