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的平衡循环堆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710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42856.0

    申请日:2013-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的平衡循环堆芯设计方法,将关键设计过程进行了离散分解,根据耦合紧密程度及耦合效应强烈程度,进行相互匹配和迭代设置,形成了联系紧密的非线性迭代过程,从而可以获得性能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平衡循环堆芯设计方案。本发明使得超临界水冷堆的平衡循环堆芯设计精度和设计性能更高、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应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双排六边形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211766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605234.0

    申请日:2010-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双排六边形燃料组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均匀慢化和充分慢化能力、局部功率峰值因子尽量低的燃料组件。该燃料组件在六边形组件盒内部置有多个六边形慢化剂通道,在相邻的六边形慢化剂通道之间布置两层燃料棒;并且在所述六边形组件盒中心置有一个与六边形组件盒同结构、按比例缩小的中心六边形慢化剂通道,中心六边形慢化剂通道的各个边具有连续重复排列的六边形慢化剂通道,所述组件边缘采用多个梯形慢化剂通道。本发明在相邻六边形慢化剂通道之间布置两层燃料棒,克服了单排燃料棒对靠近组件盒的燃料棒慢化较弱的缺点,又改善了慢化剂通道角点处燃料棒的慢化效果。

    用铀氢化锆燃料元件的动力堆

    公开(公告)号:CN1025432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5741.2

    申请日:2010-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铀氢化锆元件的动力堆,堆芯采用的燃料组件为正方形或六角形组件,采用高铀装载铀氢化锆燃料细棒元件;采用弥散铒作可燃毒物,堆芯可在组件和堆芯内进行铒毒物含量的分区布置。堆芯燃料负反应性温度系数为-5~-10pcm/K,堆芯寿期在1000EFPD以上。堆芯布置既能满足卡棒准则、较长燃耗寿期和展平堆芯功率分布要求,又能实现毒物燃耗释放的反应性与燃料燃耗损失的反应性的较好匹配。本发明的铀氢化锆动力堆堆芯具有固有安全和长寿期特点,适用于船用动力、低温供热堆、移动式车载核电源、深潜器用动力和其他用途。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系统动态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91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591.3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系统动态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理论、仿真与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模式,建立控制棒驱动系统的电磁场二维数据表;电磁场二维数据表的输入信号是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流值和位移值,输出信号为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阻值、电感值和电磁力值;根据电磁场二维数据表,建立控制棒驱动系统电气性能的动态数字化模型;动态数字化模型以控制命令和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流实测值为输入,即可预测出控制棒驱动系统在下一时刻驱动机构的三个线圈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变化。本发明为后续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人工多次手动整定控制参数的问题从而减轻操纵员和维修人员负担。

    核事故应急后的场址补救方案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75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6743.5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事故应急后的场址补救方案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设备,方法包括根据场址地图获得场址类型布局图;根据场址地块布局对场址类型布局图划分获得初级污染地块分布图;根据初级污染地块分布图获得初级污染土壤地块分布图;获得初级污染放射性分布图;获得初级污染地块、初级污染土壤地块、场址地块的放射性分布预测图;根据各地块放射性分布预测图计算环境介质放射性核素的预测浓度和/或预测个人剂量;计算采用不同补救方案后环境介质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和/或个人剂量,与预测浓度和/或预测个人剂量比对,以获得满足补救准则的场址补救方案。本发明充分利用放射性核素在场址的自然衰减过程,对场址的侵入性小。

    用于反应堆运行参数优化的数据同化方法、系统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54088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054122.X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反应堆运行参数优化的数据同化方法、系统及终端,用于反应堆运行参数优化的基于黑盒优化的数据同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反应堆物理计算输入参数与输出物理场的关系;构建反应堆物理场与探测器的响应关系;获取探测器实际测量数据;构建输入参数与探测器理论‑实测偏差的函数关系;通过黑盒优化方法最终得到最佳输入参数。本发明可有效利用反应堆实验、试验和运行实测数据,耦合反应堆物理软件,通过黑盒优化技术,进行反应堆物理计算输入参数的微调,最终实现更准确的反应堆物理计算的目的。

    中子辐照环境下反常氚渗透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468535.8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子辐照环境下反常氚渗透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核聚变反应堆和核裂变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中子辐照环境下的反常氚渗透行为涉及的多个复杂物理过程进行分解,分别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中子辐照环境下中子与氚核发生碰撞形成的反冲氚、以及氚衰变成3He后与中子发生(n,p)反应形成子核氚对粒子输运行为的影响,分别建立了3H‑3He输运方程和3H‑3He扩散方程,实现对反常氚渗透过程的数值模拟。本发明有利于中子辐照条件下反常氚渗透物理机制的诊断和分析,可应用于聚变能源堆氚增殖模块的优化设计、以及中子辐照条件下的防氚渗透涂层研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