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7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52082.X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的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包括:基于待评估区域电网的运行数据计算新型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底层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基于所述新型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上级评价指标、底层评价指标计算各底层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并根据动态权重修正法,基于各底层评价指标值的预设运行范围数值、所述各底层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和所述各底层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计算各底层评价指标的修正权重;基于所述各底层评价指标的修正权重计算配电网承载能力综合评估量化值,并对电网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动态权重修正法,基于系统运行状态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修正,提供了更准确的配电系统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73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0701.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建兵 , 邓志祥 , 范瑞祥 , 戴宏亮 , 姚远 , 郝钰 , 徐在德 , 安义 , 林生得 , 吴栋军 , 余杰 , 胡柳 , 周安 , 彭元庆 , 刘洋 , 郭亮 , 刘会荣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施工的立杆作业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电混联动力立杆作业车的动力分配方法,以施工环境的相关度来表征施工作业的相关度,选定一个施工环境预设为基准施工环境,计算各施工环境与基准施工环境的相关系数;计算在基准施工环境中,执行立杆作业所需要的能量,然后通过各施工环境与基准施工环境的相关度可以得到在任意施工环境下的执行立杆作业所需要的能量,最后利用混动燃料经济特征模型,调整发动机的驱动时段和电动机驱动时段的取值形成多种方案,调用所述混动燃料经济特征模型计算不同方案下的最优动力驱动分配,借助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动力的合理分配,可以极大的降低使用的能耗,缩减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2066.4
申请日:2023-06-07
IPC: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阀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该气动阀检修装置包括检修组件,检修组件包括检修台、第一阀门以及储气罐,检修台具有可容纳气动阀以及控制气动阀开闭的气动阀容纳部,储气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与气动阀容纳部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第一阀门可开闭地设置在连通管路上。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没有相应的检修装置对更换密封垫后的气动阀的气密性进行校验,导致气动阀的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810644920.5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勇勇 , 邓洁清 , 腾云 , 杨景刚 , 高山 , 陶风波 , 张量 , 刘洋 , 丁然 , 刘媛 , 李洪涛 , 刘通 , 陈少波 , 刘子全 , 赵科 , 王静君 , 李玉杰 , 宋思齐 , 吴昊 , 弓新月 , 周俊泉 , 周仁彬 , 张略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耦合剂自动添加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巡检设备上的巡检耦合剂管理组件以及和所述巡检耦合剂管理组件无线连接的安装在耦合剂加料站的耦合剂加料组件。通过安装在巡检设备上的巡检耦合剂管理组件,实现了耦合剂余量的实时检测,当检测到耦合剂余量低于最小预设值时,巡检设备自动运行到耦合剂加料组件处完成耦合剂添加任务,有效解决了巡检设备不能自动检测耦合剂容器内耦合剂余量,不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添加耦合剂只能通过人工定期保养添加耦合剂,增加人力投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7489.1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基站储能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站负荷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对基站的负荷进行预测;构建基站储能模型并计算得到储能充放电功率的限值;计算配电网各节点的功率灵活可调范围;构建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低电压调节的控制模型并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完成针对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基站储能协同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针对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基站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通过创新的协同控制方法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基站储能资源参与电网低电压治理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发明的可靠性高、精确性好且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63635.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程灵 , 张燕秉 , 马光 , 何承绪 , 韩钰 , 祝志祥 , 林金树 , 陈云翔 , 林德源 , 杨富尧 , 高洁 , 刘洋 , 聂京凯 , 陈保安 , 张强 , 王广克 , 赵丽丽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钢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取向硅钢服役磁性能的装置。一种测量取向硅钢服役磁性能的装置,包括:温控箱,具有容纳空间;磁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磁轭组件形成有环形通道;绕组组件,穿设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绕组组件的长度方向与环形通道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绕组组件包括放置环和线圈,所述放置环内适于放置待测试硅钢试样,所述线圈设于放置环的一侧,在测试状态下,所述温控箱设置试验温度,所述绕组组件通电后产生磁场,线圈以感应待测试硅钢在磁场中产生的电压,以得到待测试硅钢试样的性能。本发明解决无法在不同服役温度下测量硅钢磁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测量取向硅钢服役磁性能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488272.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 G06N3/12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AS‑IGA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划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海量数据中,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获取初始种群数据集;基于所述初始种群数据集构建遗传算法模型;通过优化遗传算子和交叉变异概率算法对所述遗传算法模型进行优化,并得到遗传迭代产生的最优解;基于所述最优解以模块度指标作为聚类目标优化K‑means聚类算法,以得到初始聚类中心;以所述初始聚类中心作为初始质心,并基于节点间的集群划分指标对目标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分布式发电集群中,集群划分结果不准确、有效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68627.7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线路定值方案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含图模解析模块、图模绘制生成模块、定值生成模块、方案导出模块;所述图模解析模块对配电设备台账系统内的图模文件进行解析,生成拓扑逻辑关系及线路台账数据;所述图模绘制生成模块自动生成或人工生成符合电力实际使用人员习惯的线路简图;所述定值生成模块生成故障隔离策略方案,所述方案导出模块可将方案按照自定义格式导出成表格或文本格式。本发明可实现配电线路故障隔离策略方案的自动生成,降低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设计技术人员的技术门槛,同时对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和正确性能得到有效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43083.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哲 , 朱义东 , 孙家正 , 邢作霞 , 刘洋 , 赵博 , 王浩淼 , 张新宇 , 王天博 , 王彤 , 杨璐羽 , 段方维 , 王珊珊 , 张智 , 陈强 , 史可鉴 , 王南 , 呼笑笑 , 陈刚 , 苑经纬 , 张忠瑞 , 王敏哲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需求侧资源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居民、商业负荷的动态资源调节策略。包括步骤1.初始化粒子群和储备集以及各种参数;步骤2.利用自适应网格算法,选出粒子的全局引导者;步骤3.利用选出的全局引导者和个体最佳值更新位置和速度信息,得到新的全局引导者和个体最佳值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更新后得到的粒子为新生粒子;步骤4.评价新生的粒子的适应度的值;步骤5:如储备集容量小于设定个数,则目标未达成;如果储备集容量大于或等于设定个数时,结束。本发明解决了随机性较大且规律性较低、资源实时调节能力不足、时空分布零散、单体调节容量微小等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经济性具有极大提升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97224.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建美 , 胡蕊 , 韩力 , 余玫 , 马伟强 , 睢鹏 , 王跃峰 , 刘洋 , 郭鹏 , 强毅 , 薛宁 , 程自强 , 江贤康 , 袁贺鑫 , 郑鹤 , 董新慧 , 康磊 , 李昕 , 李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办公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办公系统、智能管理系统、通讯系统以及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智能办公管理系统数据总成工作,并对智能办公系统、智能管理系统以及通讯系统下达控制命令,智能办公系统,用于实现企业的智能办公工作,便于企业办公,智能管理系统,用于实现企业的智能管理工作,便于企业管理,通讯系统,用于实现智能办公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的办公信息和管理信息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通,从而实现智能办公和智能管理相结合的企业智能办公管理工作。本发明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办公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办公管理秩序有序的进行,大大增加办公管理的效率,有利于智能办公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