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5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1338.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4W24/08 , H04B17/318 , H04W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土木工程结构物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属于探测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结构状态监测系统、数字信息化处理和反馈系统和算法自适应更新系统,基于WiFi信号对结构的监测功能,通过终端移动接收WiFi基站的实时强度等信息,由终端传输至云端分析建构筑物结构健康状态信息;由终端分析并结合监测位置绘制建构筑物结构云图;结合监测数据实时更新学习算法;结合监测数据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健康智能监测系统,设计合理,运用可行。相较于传统结构健康评价系统,增强可视化效果,提高监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适合推广运用,智能化程度更高。实现针对建构筑物结构的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健康状态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58578.4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交海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V20/70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99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点云特征深度学习的盾构隧道单环点云分割方法,通过含有标注信息的盾构隧道单环点云数据进行点云特征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采用训练得到的点云特征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盾构隧道单环点云的智能分割,输入点云为盾构隧道单环原始点云,输出点云为包含语义信息的盾构隧道单环点云,应用于盾构隧道单环点云的噪声分割任务和管片分割任务。本发明的优点实现盾构隧道单环空间信息和变形的自动化提取,增加分割任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239128.4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空间参数化生成式设计方法,解决了目前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依赖工程师设计经验,易造成方案缺陷,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空间建模生成二维或三维空间场景,包括赋予构件空间参数;空间场景通过特征转化输入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给出评价值或评价等级并生成强化学习模型所需的奖罚值;继而通过奖罚值进行强化学习实现参数生成及优化,优化后的参数重新进行建模直至达到优化目标,得到最有空间设计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空间参数化生成式设计方法,能实现对建筑空间及建筑设计的智能评价与自我优化,可有效推进土木工程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73577.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伺服控制的隧道异形断面智能管片结构,管片结构由主线隧道管片、匝道隧道管片分别连接拱顶拱型钢管片构成,并与内伺服支撑体系进行连接;内伺服支撑体系被配置在隧道管片两侧及拱顶拱型钢管片与主线隧道管片和匝道隧道管片的接合处,分为主支撑伺服桁架、临时支撑伺服桁架和辅助支撑伺服桁架,三者在异形断面开挖阶段协同受力;液压智能伺服与锁控系统,被配置在内伺服支撑体系的内部,通过智能控制提供不同的支撑轴力,并在达到预定轴力时进行锁定。本发明的优点是将传统管片结构与伺服支撑体系融合,通过伺服控制协同管片结构与外部荷载及内部结构受力,使结构受力均衡化,有效减小异形断面受力集中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6687.5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侵限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激光测量系统与接收终端,所述激光测量系统安装在隧道初期支护的拱顶位置,并将测量数据无线传输至所述接收终端中进行分析;所述激光测量系统包括:外壳支架,用于元件的固定、封装;伸缩杆,一端固定在初期支护上,另一端与外壳支架连接,用于控制外壳支架的升降;舵机,包括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角度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舵机的水平旋转角度和竖向转动角度的变化;控制模块,安装在外壳支架内,控制舵机的水平和竖向旋转并储存测量数据;激光测距仪,固定在外壳支架内,通过发射、接收激光束,获取隧道内某点到激光测距仪的直线距离;无线模块,用于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接收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8812.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IS和InSAR的城市地下道路盾构开挖的地面沉降风险可视化评估和预测方法,通过GIS和InSAR的多源数据实现城市地物分级和智能标注,使用改进的滤波方法提取局部沉降并结合相关沉降影响因子构建易感性多分级评价数据集,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依据建立的数据集实现城市沉降易感性多分级评价,再基于风险矩阵,以易感性多分级作为可能性,城市地物重要性分级作为严重性,实现针对城市地下道路建设的沉降风险的可视化评估和预测。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地下道路建设的沉降风险可视化评估和预测,提高线路规划的合理性和建设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34090.X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2/02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道壁后缺陷抗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包括:响应于通过接收天线获取到一组回波信号后,确定其中一个回波信号为目标信号,并确定一个与目标信号相邻的相邻信号;其中,一组回波信号为接收天线的承载装置,每移动设定距离后通过激发天线激发的电磁信号在隧道壁后传播并反射形成的;分别对目标信号及相邻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变换结果进行目标信号及相邻信号的小波相干性的确定,得到相干性结果;将相干性结果输入完成训练的以残差网络作为主干网络的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以根据相干性结果进行是否有缺陷的判断和缺陷位置的确定,生成并输出检测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39527.2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预应力两级让压锚杆及让压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锚杆;固定组件,包括托盘、紧固螺栓;让压组件,包括套筒件、伸缩件、卡接件以及限位件。通过固定组件与让压组件将锚杆与岩体相连接,充分利用原有的支护材料,对原有支护系统进行改进,通过让压组件实现两级让压,且让压组件的安装可以通过实际变形量的需要进行快速安装所需让压量,以满足现场不同变形量要求,让压锚杆在安装时可及时施加预应力,防止围岩得不到及时支护导致变形过大,保障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95058.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两阶段耗能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隧道两阶段耗能支护结构包括气囊压缩层、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所述气囊压缩层包括橡胶气囊、充气接头、单向导气管、双向导气管、隔断带,所述气囊压缩层能够对内部压强进行转移与释放,使其具有定量控制围岩压力并将压力均匀传导至初期支护上的能力。该支护结构基于气囊压缩层的设置通过两阶段变形有效释放围岩的压力,可以减少隧道初期支护的应力集中和不均匀变形,保障隧道的安全掘进;且支护结构受力形式简单,施工方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相协调,可以适用于不同地质环境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26934.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分级增阻让压装置,包括杆体,设于杆体顶端外周的第一增阻环和固定第一增阻环的螺帽,设于第一增阻环外周的第一增阻套、设于第一增阻套外周的第二增阻套和设于第二增阻套外周的托盘,其中,第一增阻套和第二增阻套的底端分别一体设有第一定位封头和第二定位封头,第一定位封头和第二定位封头的中部皆设有通孔供杆体穿过,第一增阻套的长度小于第二增阻套,杆体的底端端部设有便于插入的椎体,本发明充分发挥结构优势,重复利用各构件,使资源利用率更大化,且装置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最大程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投入小;还可通过延长第一增阻套和第二增阻套的长度满足更大的岩体变形量的要求,在安装时可及时施加预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