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580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93493.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19/06 , A23L33/135 , A23L33/00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格氏乳杆菌及其缓解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途,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格氏乳杆菌CCFM1133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脏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减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并能够调节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提高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提高回肠ABCG2的表达,促进肠道尿酸的排泄;以及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水平,促进健康。本发明的格氏乳杆菌CCFM1133可用于制备食品、功能性食品或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35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131564.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61K35/747 , A61P11/06 , A61P37/08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缓解过敏性哮喘的罗伊氏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具有缓解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炎症反应;(2)显著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中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1的产生;(3)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5和IL‑13的含量;(4)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7A的含量,因此,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产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84336.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长双歧杆菌菌株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避开大量电泳实验)、可有效克服无法获取大规模细菌纯培养物难题且获得置信区间宽的可用于筛选和/或鉴定长双歧杆菌菌株的特异性基因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电泳方法(在有限可得到的细菌菌株纯培养物的范围内,识别菌株特异性序列),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群体基因组学概念,获取公共数据库几百株测序长双歧杆菌基因组信息,采用生信方法,获得置信区间更宽的“菌株特异性”序列,且节省大量时间、工作量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684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770733.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2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2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水平;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血糖升高且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肝脏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性、肝脏小叶炎症以及肝脏气球样病变;能够显著增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降低血浆中D‑乳酸的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增加;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空腹血糖异常;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胰腺和肝脏组织损伤;此外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2对全氟辛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减少全氟辛酸在体内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2318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30913.7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助力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重力势能锁止的被动式下肢助力外骨骼,其中腰部杆件上安装棘轮、棘爪、小链轮以及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通孔,通孔中穿插安装有可摆动式调位柱体;大腿杆件上安装转动圆盘、大链轮、定滑轮一和弹簧一,大链轮和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转动圆盘上安装圆柱一和圆柱二,小腿杆件的下端铰接安装足部杆件和滑孔杆件,弹簧一的下端固定在大腿杆件上,弹簧一的上端连接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和滑孔杆件一端相连,弹簧一的上端和曲柄连杆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的另一端和大链轮同步转动,本申请能够有效利用行走时的重力势能对用户进行助力,提高外骨骼与人体运动的耦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5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3052.8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体重力势能转化的康复外骨骼助行器,其中大腿支撑组件的上下端分别和腰部固定外壳、小腿支撑组件的上端铰接,大腿支撑组件上固定杠杆支架,小腿支撑组件的下方滑动式安装有三角支架组件,小腿支撑组件和三角支架组件之间连接弹簧一,三角支架组件的上部安装行程放大滑轮,提拉钢线的下端固定在小腿支撑组件上,提拉钢线的下端向下延伸绕过行程放大滑轮后向上延伸穿过杠杆支架的限位孔后固定在腰部固定杆件上,三角支架组件的上端固定多级锯齿,当多级锯齿滑动时,多级锯齿能够安插扣合在两个锁钩之间实现多级锁定;当解锁钢线向上提拉时解锁,有效利用能量,不需要电池,无须担心续航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1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765971.8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1、其发酵食品及菌剂制备方法,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1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损伤,降低血清ALT水平,降低肝脏脂肪变性、肝脏气球样病变以及肝脏小叶炎症;能够显著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由于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肝脏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上升;同时能够显著提高NAFLD患者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显著提高脂肪肝细胞的Nrf2基因的表达;改善二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此外青春双歧杆菌CCFM1061对全氟辛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减少全氟辛酸在体内吸收,具有缓解PFOA毒性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4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70317.6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德州市晟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7C51/353 , C07C55/18 , C07C55/0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裂解不饱和脂肪酸制备二元酸的连续氧化方法,将不饱和脂肪酸溶解在有机溶液中为A溶液,将催化剂与氧化剂混合均匀为B溶液,分别将A、B溶液置入微通道反应器,反应1-10分钟,收集反应液,得到氧化裂解产物;然后通过分液得到油状液体产物,用沸水萃取,萃取后的水相经低温结晶后干燥得到二元酸产品;所述氧化剂常采用过氧化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微通道反应器作为反应整体,具有温度控制精确,反应器体积小,反应时间短,转化率和收率高,安全性好,易于放大等特点,实现了反应的连续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8697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71265.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C11/10 , A23C9/13 , A23L2/52 , A23C9/123 , A23L33/135 , A01K67/02 , A61K35/747 , A61P39/02 , C12N1/20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苯并芘暴露的产品,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预防和/或治疗苯并芘暴露的药品,此药品的有效成分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CFM8661,此植物乳杆菌CCFM8661能够有效缓解苯并芘暴露,具体体现在:显著降低苯并芘暴露小鼠粪便中苯并芘代谢物3-羟基苯并芘的含量;显著降低苯并芘暴露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显著降低苯并芘暴露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显著改善并芘暴露小鼠的行为学指标;显著提高苯并芘暴露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640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962590.4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A23C9/12 , A23C19/032 , A23C11/10 , A23C20/02 , A23L19/00 , A61K35/745 , A61P25/24 , A61P1/00 , A61P29/00 , A61P3/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短双歧杆菌CCFM1025、其发酵食品及其应用。本发明短双歧杆菌CCFM1025能改善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提高抑郁小鼠脑中的5‑羟色胺、5‑羟色氨酸和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降低抑郁小鼠血清中的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血清中的5‑羟色胺水平、改善改善抑郁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肠道韦荣球菌科的丰度、提高双歧杆菌属和支原体科的丰度、提高肠道菌群α‑多样性,减少炎症性肠病和肥胖的发生;提高模拟肠嗜铬细胞中色氨酸羟化酶1的mRNA水平,并提高该细胞5‑羟色氨酸的分泌量,特异性地为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提供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