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1629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10019109.5
申请日:2006-05-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涉及激光测距技术。本发明将激光脉冲测距方法与数据采集技术融合;本装置包括发射波输入通道1、回波输入通道2、触发输入通道3、发射波放大单元4、回波放大单元5、触发单元6、发射波模数转换单元7、回波模数转换单元8、控制运算与同步单元9、存储器10、接口单元11、系统时钟12、上位机13;本方法主要包括:开始A,初始化B,自检C,待机D,什么命令E,采集指令F,触发信号G,采集发射波信号H,回波过阈值I,计算渡越时间L,压缩并存储数据M,采集结束N。适用于移动式连续激光测距、激光雷达以及通用数据采集应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241226.7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遥感技术,具体涉及基于激光角反射器点云信号的单光子激光雷达在轨检校方法,以激光雷达系统参数、点云数据、CCR布设参数和优化迭代参数为输入条件,通过CCR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取、CCR点云数据段长度的补偿及其点云数据段中点坐标的修正,计算不同激光足印直径条件下CCR在沿轨方向左右两侧的理论位置坐标与CCR实际位置的定位偏差,以CCR地面定位偏差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化为依据,利用迭代搜索法得到激光足印定位系统偏差值。该单光子激光雷达在轨检校方法能够提升由于CCR点云数据段数量较少和激光指向角随机误差较大时的定位偏差精度,特别适用于星载单光子激光雷达地面探测的真实性检验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24246.7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点云数据的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仿真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具有绝对辐射特征的裸露地表目标和植被目标回波的快速高精度仿真。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初始参数;步骤2,计算点云数据的平均脉冲间距和每个点目标的法向量;步骤3,计算激光足印范围内每个点目标的校正强度并计算出辐射标定区域对应的反射率校正因子,以此校正激光测距值和激光入射角对点云强度的影响,获取每个点目标对应的反射率值;步骤4,基于平均脉冲间距和反射率值,计算每个点目标的坡度和反射功率,进而计算足印范围内每个点目标的响应回波函数;步骤5,基于响应回波函数,计算目标总体响应信号序列,将其与星载激光雷达发射脉冲波形序列进行卷积得到仿真回波。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0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042839.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动态范围多卫星兼容有源激光探测器,包括:MCU模块、偏置电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增益调整模块、放大模块;MCU模块用于获取设置信息,根据设置信息输出参考电压至偏置电压模块,输出增益控制信号至增益调整模块;偏置电压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电压输出偏置电压至光电转换模块,以调节光电转换模块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增益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增益控制信号调节放大模块的放大倍数。本发明使得有源激光探测器具有极高的动态范围,能够兼容不同卫星不同的地(56)对比文件朱飞虎;王立;郭绍刚;吴奋陟;吴云.面向非合作目标的大动态范围激光测距系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第S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811658.3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的激光角反射器口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利用卫星轨道高度及卫星飞行速度,得到卫星速差角;然后基于卫星速差角和发射激光波长设置CCR口径的搜索范围;根据星载激光测高仪标定时的初始参数,计算CCR反射脉冲回波和地面反射脉冲回波分别的幅值、时间重心和均方根脉宽;计算地面反射脉冲回波和CCR反射脉冲回波的巴氏距离;最后依据接收系统的探测范围和巴氏距离的阈值条件,优化搜索得到CCR最佳口径。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防止CCR反射脉冲回波发生漏探或饱和现象,而且可以保证CCR反射脉冲回波与地面反射脉冲回波不产生混叠,因而这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脉冲式星载激光测高仪的距离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61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1547.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20/13 , G06V10/5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交叉注意力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基于窗口交叉注意的新型遥感图像融合网络,将全色和多光谱图像融合为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我们将高通滤波与深层特征提取相结合,以挖掘更多的纹理信息,克服了浅层提取对高频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根据特征相似度得到的多光谱和全色图像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然后,我们在多光谱和全色图像的局部窗口之间通过像素级的窗口交叉注意机制建立了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间跨模态关系。与补丁级注意力相比,像素级注意力更有助于保存细粒度的特征。因此,更多来自全色图像的空间细节转移到多光谱图像中,融合后的多光谱图像更加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77917.6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体制星载激光雷达激光脚点平面位置检校方法及系统,以星载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及系统参数、检校场地的点云数据和遍历搜索数据为输入,在相邻多个激光脚点初始位置的遍历搜索区域内仿真回波数据,提取相邻多激光脚点位置附近的仿真回波与记录回波的最大幅值位置并解算综合差异度,通过搜索综合差异度最小所对应的激光脚点位置,实现线性体制星载激光雷达激光脚点平面位置系统误差的精确检校。该线性星载激光雷达脚点平面位置检校方法能够适用于低信噪比或混叠程度严重的回波波形参数序列匹配,可以减小仿真回波幅值不准确性引起的差异度误差,具有更强的地形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1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029743.1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17/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光子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调制的单光子测距方法,利用量子理论对光子的偏振特性进行分析,将光子的飞行时间与回波光子的偏振调制态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探测光子对线偏振片的透过率计算光子的飞行时间,从而实现对目标距离测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微弱光信号条件下的目标距离测量,且不需要计时电路,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三维光子计数成像中需要集成的硬件,为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光子计数成像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67707.3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APD偏置电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APD偏置电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升压部分、多级滤波全波整流部分、偏压设置和温度补偿部分;逆变升压部分包括电源滤波电路,与其依次连接的第三电阻R3、正反馈震荡回路、LC选频电路和第三电容C3;多级滤波全波整流部分包括第一级全波整流电路和与之连接的第二级整流电路;偏压设置和温度补偿部分包括运算放大器U1A,与之连接的负反馈调压电路、标准电压源Uc和模拟温度传感器UT。该模块具有功耗低、体积小、不依赖数字芯片的计算资源能够独立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99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656633.3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合偏振和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针对偏振三维重建结果和双目视觉重建结果特点的互补性,以配准后的双目的深度数据为基准,对偏振重建结果的方位角误差进行校正,解决偏振重建的凹凸性模糊问题。在假设线性关系的前提下,对偏振初始重建结果和配准后的双目深度图进行空间拟合,用偏振重建的表面数据对双目深度图的缺失部分进行补全。采用交叉迭代思想,循环校正过程和补全过程,以解决双目深度图中数据缺失问题对重建结果的影响。重建结果表面分辨率高,形状信息准确,物体表面细节纹理还原度高,且最终重建结果具有较为真实的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