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19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4422.1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806 , B01D53/945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2042 , B01D2255/2045 , B01D2255/9207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7/1856 , B01J35/1014 , B01J37/0201 , B01J37/031 , C01B25/32 , C01B25/45 , F01N3/101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用通式A10(PO4)6(OH)2(式中,A为Ba、或者Ba和Sr和Ca中的至少一种)所示的磷灰石化合物作为载体,且使该磷灰石化合物载体负载贵金属成分来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11522.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里兰斯坦福初级大学理事会 , 丹麦工业大学
IPC: B01J23/62 , B01J23/60 , B01J23/755 , B01J38/02 , B01J3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156 , B01J23/54 , B01J23/60 , B01J23/62 , B01J23/76 , B01J23/80 , B01J23/825 , B01J23/94 , B01J23/96 , B01J35/002 , B01J35/023 , B01J35/1009 , B01J35/1019 , B01J37/0201 , B01J37/031 , B01J38/10 , B82Y30/00 , Y02P20/142 , Y02P20/52 , Y02P20/584 , C07C31/04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甲醇生产的催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金属M和M’的合金,其中M选自Ni、Pd、Ir和Ru,和M’选自Ga、Zn和Al。M与M’的摩尔比在1:10到10:1范围内,并且该合金配置以将CO2催化还原成甲醇。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22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3666.8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C7/152 , B01J23/88 , C07C5/48 , C07C11/167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0 , B01J21/08 , B01J23/002 , B01J23/883 , B01J37/0045 , B01J37/0201 , B01J2523/00 , C07C5/48 , C07C7/10 , C07C2521/04 , C07C2521/06 , C07C2521/08 , C07C2523/02 , C07C2523/04 , C07C2523/10 , C07C2523/18 , C07C2523/755 , C07C2523/881 , C07C2523/883 , C08F36/06 , C08F136/06 , C07C11/167 , B01J2523/13 , B01J2523/14 , B01J2523/22 , B01J2523/3712 , B01J2523/54 , B01J2523/68 , B01J2523/842 , B01J2523/847 , B01J2523/12 , B01J2523/305 , B01J2523/845 , C08F2/06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抑制高沸点的反应副产物在利用骤冷塔的骤冷工序之后的工序中残留的共轭二烯的制造方法,以及即使以工业等级的并非高纯度的混合烃作为原料来制造共轭二烯(例如丁二烯)时,也能作为合成橡胶、树脂等的原料利用的共轭二烯(例如1,3-丁二烯)的制造方法。[解决手段]本发明的共轭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收容了包含金属氧化物和载体的催化剂的反应器中供给包含碳原子数4以上的单烯烃的烃和氧气,生成包含共轭二烯的反应生成气体的工序;以及将上述反应生成气体送入到骤冷塔中,利用骤冷剂进行洗涤的工序,作为所述骤冷剂使用有机胺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2128.7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科妮莉亚·卡罗琳娜·埃洛夫 , 扬·万德洛斯德雷希特 , 雅各布斯·卢卡斯·维萨吉 , 亨德里克·万伦斯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 , B01J21/04 , B01J21/12 , B01J23/8913 , B01J35/0013 , B01J35/006 , B01J35/1038 , B01J37/0201 , B01J37/0207 , B01J37/0244 , B01J37/08 , B01J37/088 , B01J37/16 , B01J37/18 , C01G45/00 , C10G2/332 , C10G3/50 , C10G45/00 ,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含钴烃合成催化剂前体的方法包括煅烧包含负载钴化合物的催化剂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载体。煅烧包括通过以下过程使负载型催化剂载体进行热处理:以低于10℃/分钟的加热速率将负载型催化剂载体加热至至少220℃的温度T,并且在至少部分加热期间对负载型催化剂载体施加空速为至少9m3n/kg钴化合物/小时的气流。从而产生含钴烃合成催化剂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0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5491.6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 , 国际石油开发帝石株式会社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 , 克斯莫石油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2 , B01J21/066 , B01J21/12 , B01J21/18 , B01J37/0018 , B01J37/0201 , B01J37/084 , B01J37/088 , C10G11/18 , C10G45/60 , C10G45/62 , C10G45/64 , C10G45/70 , C10G2300/1048 , C10G2300/301 , C10G240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含有载体和负载于前述载体的选自元素周期表第8族~第10族的贵金属中的至少一种活性金属而成,其中,所述载体包含具有固体酸性的非晶性复合金属氧化物,加氢精制催化剂含有包含碳原子的碳质物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的碳质物质的含量按碳原子换算计为0.05~1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428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4772.X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牛津催化剂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 , B01J23/76 , B01J23/889 , B01J37/02 , B01J37/18 , B01J21/06 , B01J21/08 , C10G2/00 , B01J23/89 , B01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2/332 , B01J21/063 , B01J21/08 , B01J23/005 , B01J23/75 , B01J23/8896 , B01J23/8913 , B01J23/8986 , B01J35/002 , B01J35/006 , B01J35/023 , B01J35/1042 , B01J35/1061 , B01J37/0201 , B01J37/0205 , B01J37/16 , C10G2/333 , C10G2/334 , C10G3/45 , C10G2300/703 ,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包含载体和在载体上的钴的费-托催化剂的设计中的改进。第一方面为使具有至少11wt%的二氧化钛的二氧化硅载体改性以防止硅酸钴的形成,因此限制由硅酸盐的形成导致的减活。第二方面为提供高度分散在催化剂载体上的具有小于12nm的氧化钴颗粒的平均粒径的Co3O4颗粒,以改进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第三方面为通过与包含催化剂金属前体和羧酸,优选α-羟基羧酸的溶液或悬浮液接触而使催化剂前体沉积在载体上,以在之后的干燥和煅烧步骤过程中最小化催化剂前体的破裂和破碎,因此防止较小的催化剂颗粒的形成,所述较小的催化剂颗粒应该通过筛选除去以限制在反应器中的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101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15167.X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陶氏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IPC: C07D301/10 , B01J2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55 , B01J21/04 , B01J23/50 , B01J23/66 , B01J23/688 , B01J35/002 , B01J35/1009 , B01J35/1038 , B01J35/1042 , B01J37/0009 , B01J37/0018 , B01J37/0201 , B01J37/0203 , B01J37/0205 , B01J37/0213 , C07D3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孔体前体和成形多孔体。本发明还包括基于所述成形多孔体和因此基于所述多孔体前体的催化剂和其他终端产品。最后,提供了制备这些的方法。所述多孔体前体包含能够增强基于其的成形多孔体的一种或多种性质的前体氧化铝共混物。因此可以基本上减少,或甚至消除采用改性剂来达到类似结果的需求,并且因此提供成本节约,以及时间和设备成本的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563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0980103105.7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27/12 , C07C29/50 , C07C35/37 , C07C45/33 , C07C45/36 , C07C47/542 , C07C49/39 , C07C49/78 , C07C51/235 , C07C51/265 , C07C53/126 , C07C63/06 , B01J27/02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33 , B01J27/053 , B01J37/0201 , C07C29/50 , C07C45/36 , C07C51/00 , C07C51/265 , C07C2603/74 , Y02P20/55 , C07C35/37 , C07C47/542 , C07C49/417 , C07C6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在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和以固体超强酸负载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液相中利用分子态氧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来制造含氧有机化合物,所述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包含下述式(1)[式(1)中,X代表-OR基(R代表氢原子或羟基的保护基团)]表示的骨架作为环的构成要素。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以高产率获得含氧有机化合物,还可以简单地回收溶剂并对其进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17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68105.0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01J23/889 , C02F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6 , B01J23/34 , B01J23/75 , B01J23/8892 , B01J35/023 , B01J37/0201 , B01J37/04 , B01J37/08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粒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金属氧化物微粒陶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把具有臭氧催化活性的金属盐溶于水中,得到金属盐溶液,把金属盐溶液与陶粒原料混合,制备得到陶粒胚体,高温烧结,得到含金属氧化物微粒陶粒催化剂。本发明的含金属氧化物微粒陶粒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减少二次污染,且相同臭氧投入量下,通过添加本发明含金属氧化物微粒陶粒催化剂,可使臭氧氧化处理水效率提高41.35%。
-
公开(公告)号:CN10331395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80065015.0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76 , B01J29/42 , B01J29/44 , B01J29/90 , B01J37/0201 , C07C2521/04 , C07C2529/44 , C10G50/00 , C10G2300/1025 , C10G2300/104 , C10G2400/30 , Y02P20/584 , C07C15/02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阶段中将包含丙烷和乙烷的低级烷烃进料与芳构化催化剂在第一阶段反应条件下接触,产生包含乙烷和芳烃的第一阶段产物流;从第一阶段产物流分离芳烃,形成芳烃产物流和第二阶段进料;和将所述第二阶段进料与芳构化催化剂在第二阶段中在第二阶段反应条件下接触,产生包含乙烷和芳烃的第二阶段产物流,其中第一阶段产物流中的乙烷量等于低级烷烃进料中乙烷量的80至300%,而第二阶段产物流中的乙烷量等于第二阶段进料中乙烷量的最多8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