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与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24393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80111176.1

    申请日:200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以广阔的观测条件收集到的数据校正负载并迅速校正多个风车叶片的负载。本发明的负载测量装置(1),其适用于风车叶片(10)的间距角可变的风车,且包括:传感器,其用于求出风车叶片(10)的形变;负载算出机构(20),其具有示出风车叶片(10)的形变和风车叶片(10)的负载的关系的函数,并通过对函数使用基于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的形变,求出风车叶片(10)的负载;校正机构(30),其根据在空气动力转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偏差为规定值以下的风车叶片(10)的间距角范围及转速范围内取得的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校正函数。

    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翼倾斜角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6608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80000742.4

    申请日:2010-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43 F03D7/0224 F03D7/024 F03D7/0264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一步减小停止运转时风车转子的空气动力不平衡、进一步减小风车的最大载荷并能够谋求装置的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翼倾斜角控制方法。该风力发电装置具有:生成各风车叶片的翼倾斜角通用的基准倾斜角指令值的基准倾斜角控制部(11)、生成各风车叶片固有的独立倾斜角指令值的独立倾斜角生成部(13)、将独立倾斜角增益与各独立倾斜角指令值分别相乘的乘法器(21~23)、增益生成部(14)、将基准倾斜角指令值与乘法器(21~23)输出相加并分别供给至各风车叶片固有的倾斜调节机构(31~33)的加法器(24~26),在进行停止运转时,利用增益生成部(14)调整独立倾斜角增益,以使该停止运转前的规定独立倾斜角增益在第一设定时间之后成为零。

    负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930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0980111176.1

    申请日:200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以广阔的观测条件收集到的数据校正负载并迅速校正多个风车叶片的负载。本发明的负载测量装置(1),其适用于风车叶片(10)的间距角可变的风车,且包括:传感器,其用于求出风车叶片(10)的形变;负载算出机构(20),其具有示出风车叶片(10)的形变和风车叶片(10)的负载的关系的函数,并通过对函数使用基于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的形变,求出风车叶片(10)的负载;校正机构(30),其根据在空气动力转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偏差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风车叶片(10)的间距角范围及转速范围内取得的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校正函数。

    叶片螺距角度控制装置及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7072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810083757.6

    申请日:200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5B2270/328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叶片螺距角度控制装置及风力发电装置。一种叶片螺距角度控制装置,具有:存储部(10),用于使影响叶片负荷变动的预定参数、方位角度以及螺距角度指令值建立关联而予以存储;方位角度检测部(11),用于检测每个叶片的方位角度;预定参数检测部(12),用于检测预定参数;指令值获取部(13),对每个叶片分别从存储部(10)获取螺距角度指令值,该螺距角度指令值,根据由方位角度检测部(11)检测的每个叶片的方位角度和由预定参数检测部(12)检测的预定参数而选定;和螺距角度控制指令值生成部(14),根据螺距角度指令值和通用螺距角度指令值,生成用于对叶片的螺距角度进行单独控制的螺距角度控制指令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