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光微网的储能优化配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147495.5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光微网的储能优化配置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方法为根据风场状态信息以及微网负荷数据确定风光互补配置方案;根据上述方案,结合局部负荷情况制定多场景规划模型;并建立考虑综合经济成本的储能初始配置模型,将典型场景的出力曲线输入到该模型中,求得储能初始配置方案;储能初始配置方案根据“平抑波动”和“削峰填谷”的多模式联合运行分析进行优化配置,输出储能优化配置方案;再采用等效循环寿命评估方法对该方案验证循环寿命,将使用寿命代入综合经济成本模型得到经济性指标,完成风光储微网优化配置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完整度,以及方案对多种场景和多需求的适应性。

    基于磁悬浮轴向位置控制的压缩机喘振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9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814452.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悬浮轴向位置控制的压缩机喘振预测控制方法,通过采集不同转速下压缩机出口压力值与流量值来绘制喘振曲线,通过建立压缩机数学模型推导出压升与质量流量的函数关系,建立压缩机出口压力预测模型来确定压缩机下一时刻的运行点坐标,当运行点坐标与喘振曲线相交时说明下一刻将发生喘振,需要对压缩机中轴承的轴向和径向分别进行调节来消除喘振,即调整转子轴向叶轮与蜗壳间距,增大转子径向控制电流以消除喘振,本发明方法能够预测磁悬浮压缩机下一刻是否发生喘振进而调整控制策略,以使磁悬浮压缩机能够始终保持紧靠在喘振线的右侧运行,有效缩小了喘振裕度,使压缩机既能够有效避免喘振的发生,又能够在最高效率点运行。

    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9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4102.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包含电热替代型负荷在内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定义机组波动评价指标,将它们应用到上下层两阶段优化调度过程中。在上层优化调度阶段,以风电消纳最大为目标,建立功率平衡关系式和目标函数。在下层优化调度阶段,以系统煤耗量最小为目标优化设备出力,建立功率平衡关系式和目标函数。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上下层两阶段优化调度过程中的待优化变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综合需求响应和储能装置发挥其调度灵活性,在提升系统的调峰能力和风电消纳率的同时平滑机组出力,相较于传统的为消纳风电而频繁的调整机组出力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含储能电-热互联系统协调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22647.3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含储能电‑热互联系统协调调度方法,涉及电‑热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包括:每个调度时段都对风速历史数据进行更新,并基于卡曼滤波建立风电预测模型,用于对风速进行预测,再根据风速与出力的特性曲线,将风速转化为风电出力;基于风电预测结果,构建系统协调调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机组出力及设备状态进行优化调度,其中储能设备按照不同的态势参与系统调度;提出自反馈修正模型,通过自反馈修正模型对风电预测误差进行在线预测,以此修正预测结果,进而根据修正后的预测结果对系统的优化调度指令进行修正。在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了弃风量及系统运行成本。

    一种含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221748.7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涉及冷热电联产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发电机、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压缩热利用模块、太阳能预热模块、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余热锅炉和电锅炉;发电机为系统中的装置和用户供电;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将空气压缩后释放电能,输出端与电制冷机、电锅炉和用户输入端连接;压缩热利用模块将空气冷却,储存吸收热能的水,输出端与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和用户连接;太阳能预热模块对空气进行升温后输出至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和电锅炉的输出端与用户连接。本发明充分满足系统中能量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在变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云-边-端架构的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17796.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架构的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方法,涉及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技术领域。基于一致性协同控制策略在信息能源系统拓扑结构变化率或电压、频率变化率越限时进行稳定和经济最优控制,在传统云‑端架构的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利用边缘智能终端定义了边缘计算层的结构,构建一种全新的云‑边‑端三层信息能源系统架构,这样可以使信息能源系统中海量数据的上传效率大幅提高,加快系统的管控速度,通过在边缘侧对信息数据预处理后,减少了通信带宽的占用情况,使一致性协同控制策略在干扰、时延的非理想通信条件下仍然可以有效地对信息能源系统进行稳定优化控制。

    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信息能源耦合微电网运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01026.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信息能源耦合微电网运行系统及方法,涉及微电网运行优化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参数处理单元、优化运算单元、优化结果传输单元;通过数据获取单元从微电网电力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装置获取微电网实时状态信息,并传送到优化运算单元,预测单元根据光伏发电出力、风力发电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传送到参数处理单元;参数处理单元采用鲁棒优化对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节点负荷需求进行鲁棒等效表征,确定微电网运行系统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得到信息能源耦合微电网的优化结果,使信息能源耦合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更低。

    一种计及灾害偏好的配电网抗灾多场景差异化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775641.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灾害偏好的配电网抗灾多场景差异化规划方法,其包括:1、通过场景生成及缩减方法建立配电网线路紧迫性评估的多场景模型;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估线路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估以得到配电网抗灾的关键线路的紧迫性水平值并通过灾害偏好矩阵以及灾害综合权重矩阵对线路紧迫性水平值进行修正;3、对所述紧迫性水平值进行进一步修正;4、确定单场景下进行规划措施的线路集合;5、计算直接收益以及间接收益;6、得到对应的基于多场景的计及灾害偏好的配电网线路抗灾的地区差异化规划方案。本发明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尤其是灾害条件下生命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进而提高电网投资收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