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70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47711.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电机领域,公开一种与减速器一体化的外转子分段式游标电机,包括定子、分段式转子、永磁体、嵌于定子齿之间的电枢绕组和外接减速器;转子在轴向上分为三段,中间段转子外形为行星齿轮形式,直接外连减速器,与减速器一体化,通过中间段转子直接与减速器连接,省去了轴连接装置,降低了机械轴传动过程中的机械损耗,同时利用与减速器一体化的外转子分段式游标电机与减速器一体化更好地提升输出转矩,在减少电机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电机的转矩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49732.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与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一种模块化配电网的三维评估指标体系,所述三维评估体系分为三个维度的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将每个指标分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二级指标;其次从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三个维度建立了模块化配电网的综合评估模型,提出了计及多重故障和负荷转供时间,基于“元件—子模块—模块”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最后考虑评估指标差距微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综合评估方法。本发明可以准确、全面和有效地实现多模块组合方案实施综合评估及比较分析,对于实现灵活可靠的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51414.5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nventor: 黄俊辉 , 高山 , 杨晓梅 , 王海潜 , 赵欣 , 谢珍建 , 陆军 , 祁万春 , 季杭为 , 江溯帆 , 蔡晖 , 吴晨 , 乔黎伟 , 李琥 , 王旭 , 杨林 , 汪惟源 , 窦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low Flow Controller,简称UPFC)的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次同步振荡等效研究模型;再根据网架结构及发电机、UPFC的实际安装情况对电力系统做适当的等效化简,得到发电机到UPFC的等效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发电机到UPFC的等效模型对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行为进行评估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含有UPFC的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可用于指导电网的规划和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4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51367.5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及功率解耦控制方法,该微逆变器包括反激变换电路,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该反激变换电路的第一个优点是可对每个微型逆变器进行单独控制,分别确定并联微型逆变器并网电流。反激变换电路的另一个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解耦电路,以消除出现在直流输入母线上的低频功率脉动,并实现采用薄膜电容代替原有技术中直流输入母线侧的电解电容。薄膜电容使得逆变器的寿命延长,稳定性提高,并有利于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系统所采用的解耦电路还可抑制变压器漏感对电路的影响,因此电路中可不附加漏感吸收电路,从而实现功率级紧凑,工作效率高,体积小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81598.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保温养护隧道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混凝土浇筑前,在衬砌结构中部沿长度方向预埋空心管;S2、制备低温升衬砌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入水化温升抑制剂,降低混凝土早期放热速率,使混凝土温峰值降低5~8℃;S3、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同步在空心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循环水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强度达到75%或75%以上,即可进行拆模且无需进行保温养护,本发明控制隧道衬砌混凝土全过程内表温差始终在15℃以内,满足拆模强度要求后即可拆模且无需进行保温养护措施,有效解决衬砌早拆模且难养护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0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961473.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向风作用的塔式起重机振动智能预警及控制系统,包括环境预警、智能计算、风振控制及工况反馈四个模块,环境预警模块通过风速风向仪监测的风速判断起重机工作区域的安全程度,超过阈值时报警;智能计算模块基于风速风向,通过智能预测算法、模态分解算法及可靠度评估算法,得到起重机风振控制方案;风振控制模块基于风振控制方案启动并旋转同心圆环状锚定台;工况反馈模块采集塔身振动位移评估优化后的起重机的抗风可靠度;各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递数据信息。本发明的适用于多向风作用的塔式起重机振动智能预警及控制系统能保证起重机始终处于安全的作业/非作业环境中,避免起重机风致折毁倒塌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4335.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嵌入式直流传输系统间多类型无功资源的稳态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常规嵌入式直流换流母线稳态电压调节要求,获取柔性和常规嵌入式直流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系数指标;其次,根据无功‑电压灵敏度系数指标和常规直流换流母线运行的参考电压值,获得常规嵌入式直流电压稳态运行的无功需求量和柔性换流站的无功可调节量,并明确参与电压调节的无功资源类型;若参与电压调节的无功资源类型仅为柔性换流站,则设置柔性换流站定无功控制换流参考值输入量;否则需投切常规嵌入式直流换流站内部的无功补偿装置。本发明充分挖掘了混合嵌入式直流的无功资源潜能,有助于提高混合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态运行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0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61473.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向风作用的塔式起重机振动智能预警及控制系统,包括环境预警、智能计算、风振控制及工况反馈四个模块,环境预警模块通过风速风向仪监测的风速判断起重机工作区域的安全程度,超过阈值时报警;智能计算模块基于风速风向,通过智能预测算法、模态分解算法及可靠度评估算法,得到起重机风振控制方案;风振控制模块基于风振控制方案启动并旋转同心圆环状锚定台;工况反馈模块采集塔身振动位移评估优化后的起重机的抗风可靠度;各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递数据信息。本发明的适用于多向风作用的塔式起重机振动智能预警及控制系统能保证起重机始终处于安全的作业/非作业环境中,避免起重机风致折毁倒塌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383751.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K29/00 , H02K19/12 , H02K19/10 , H02K1/2795 , H02K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向磁场交替极无刷混合励磁电机,轴向磁场交替极无刷混合励磁电机包括轴向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转子的一侧紧固设有阵列分布的永磁体N极,轴向转子的一侧紧固设有阵列分布的永磁体S极,轴向转子的一侧固定设有阵列分布的铁心极,轴向转子的一侧设有轴向定子,轴向转子与轴向定子同轴心,轴向转子与轴向定子之间设有气隙,轴向定子的一侧紧固设有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靠近气隙,电枢绕组与轴向定子之间紧固设有用于实现无刷化励磁的交流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交流励磁绕组均绕制在轴向定子上,电枢绕组与交流励磁绕组同轴心。本发明电机,采用交流励磁绕组,省去电刷和滑环,实现无刷化励磁,降低电机的成本,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640657.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堆式高灵敏度柔性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结构中,柔性顶盖贴合在柔性衬底顶部,两者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填充有空气或惰性气体;两个加热元件沿密封腔体长轴线方向对称固定在密封腔体内的柔性衬底两侧;热电堆固定在密封腔体内的柔性衬底的长轴线上;吸热薄层分别紧密贴附于密封腔体内部的加热元件上,隔热薄层贴合于柔性衬底上的外部引出电极;其中,柔性密封顶盖的顶部内侧面上的长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热绝缘岛结构,热绝缘岛结构分别分布于热电堆与加热元件之间的上方。本发明结构适用于柔性设备,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低功耗的特点。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