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4243.5
申请日:201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孔分布结构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极材料是由基本结构单元通过骨架碳连接构成,骨架碳由作为粘结剂的含碳有机物炭化制备而成,电极材料粒径为0.2~20um;基本结构单元包括颗粒型材料,一维线状材料,石墨烯型片层材料。电极材料内部,由结构单元间的间隙构建较小孔径孔,而较大粒径的电极材料粒子间的较大间隙构建较大孔径孔,从而实现了一种材料双孔径分布的目标,极大拓展了其在电池应用中所具备的功能。将该材料应用于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可有效改善电极内的反应物传质,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62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170246.9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75 , H01M4/1393 , H01M4/1397 , B82Y40/00 ,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4/62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为石墨烯掺杂的多孔中空纤维,石墨烯的掺杂量为正极材料总质量的0.005-0.2%;多孔中空纤维为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为80-1000nm,管的内径为30-400nm,管的侧壁上孔的孔径为2-80nm;石墨烯嵌于多孔中空纤维管的侧壁中。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正极组装成电池具有放电比容量高和循环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41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496351.7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级孔结构多孔碳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碳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分级孔结构分布,即具有适合放电产物沉积的中孔及适合氧、电解液传输的大孔结构。将该碳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电极材料,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电池的放电比容量、电压平台及倍率放电能力,进而提高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分级孔碳材料孔结构可调控且调控方式多样,可易于同时实现金属/金属氧化物的掺杂。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07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1550988.3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491/1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532nm激发的罗丹明类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532nm激发的罗丹明类染料结构如(1)所示,通过氮端不同六元环位置修饰,其荧光量子产率更高,在乙醇中达到0.85以上。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操作简单,对实验条件要求较低,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8677.4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473/1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亮度、快速标记的SNAP蛋白标签及其合成与生物应用,其结构为从底环位置引出甲胺丁酸后,再通过酰胺化连接BG基团,设计一例高亮度、高光稳定性的红色荧光SNAP蛋白标签。该SNAP蛋白标签在水相中分散度好,与SNAP蛋白反应快速,通过染料在细胞膜上的密度增强获得荧光增强响应效果,实现对SNAP蛋白的长时间免洗成像,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有着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33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550668.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11/8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亮度、高稳定性的细胞膜碳酸酐酶Ⅸ荧光探针,该探针基于罗丹明6G荧光母体、连接苯磺胺靶向基团,其结构式如(1)所示,该荧光探针有着高度的细胞膜非渗透性,同时利用苯磺胺与人碳酸酐酶Ⅸ中的锌原子快速配位结合,实现了细胞膜碳酸酐酶Ⅸ的免洗成像。其结构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合成便捷,在细胞膜碳酸酐酶Ⅸ领域的研究中有着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2145.1
申请日:2015-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25/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45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Abstract: 一种磷酸钒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源与还原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磷源、锂源和碳前驱体;并利用氨水调节前述的混合溶液pH值至大于或等于7,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体;将该混合溶液干燥、煅烧、研磨后,并用水洗涤至中性,再进行干燥即得到所需的磷酸钒锂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钒锂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并提供了较多的电极和电解液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磷酸钒锂材料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95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694243.5
申请日:201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孔分布结构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极材料是由基本结构单元通过骨架碳连接构成,骨架碳由作为粘结剂的含碳有机物炭化制备而成;电极材料粒径为0.2~20um;基本结构单元包括颗粒型材料,一维线状材料,石墨烯型片层材料。电极材料内部,由结构单元间的间隙构建较小孔径孔,而较大粒径的电极材料粒子间的较大间隙构建较大孔径孔,从而实现了一种材料双孔径分布的目标,极大拓展了其在电池应用中所具备的功能。将该材料应用于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可有效改善电极内的反应物传质,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2809.0
申请日:201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结构,包括依次叠合的锂负极、多孔隔膜、正极,锂负极与多孔隔膜间设置有导电多孔功能层,所述导电多孔功能层为导电多孔碳材料层或导电多孔碳材料与催化组分复合层,导电多孔碳材料与其它功能组分质量之比为20:1~2:1。通过电化学反应,导电多孔功能层可有效消耗溶解扩散氧或活性氧物种,降低其对锂负极的腐蚀破坏作用,有利于大幅提高电池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2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52147.X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C01B32/15 , H01M4/96 ,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多孔碳材料,其为金属掺杂的含氮多孔碳材料,通过一步硬模板法制备而成,其比表面积为500-2000m2.g-1,总孔容积为0.8-5㎝3.g-1,介孔容积占总孔容积比例为50-90﹪,金属原子含量为0.5-5wt.%,氮原子含量为1-10wt.%。本发明中含氮碳源和金属盐溶液中引入的氮原子和金属原子具有催化作用,在锂空气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有效降低了电荷转移阻抗,提高了放电平台电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