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819512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101002.0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法水下隧道充气式挡水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可膨胀的气囊,底部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底座上,两侧固定在隧道支护结构侧墙上;盖状钢板,设置在气囊的外部,位于钢筋混凝土底座上,盖状钢板的顶面与施工道路平齐,通过气囊的膨胀与压缩以带动盖状钢板向上移动或落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法水下隧道充气式挡水墙,适用于矿山法水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充气式挡水墙,该装置在隧道发生涌水时可以迅速投入使用,阻挡来水,为抢险提供缓冲时间;在非工作状态可收纳,不占用隧道内部空间;在隧道贯通后拆除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09416.4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巨跨地下隧道岩石质量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下隧洞的开挖断面尺寸,包括跨度B,矢高H;S2:根据实际情况对开挖断面进行地质素描;S3:根据S2素描情况在横向对断面进行分区,分区依据具体包括:岩性、风化程度、节理条数、地下水发育情况;S4:利用国标BQ法计算S3中的每一断面分区的BQ值;S5:对于S4中的Vpmi,本方法采用现场实测;根据步骤S3的断面分区情况,S6:根据S5所得之BQ值,对照相关标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巨跨地下洞库同一断面内不同地质分区的完整性系数进行实测,能够较为真实的评价各断面分区的围岩质量,从而为准确的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47622.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洞库的离壁式被复结构,包括洞室初期支护结构层、空气隔层以及防水保温结构,所述防水保温结构由轻钢门架结构层和包覆于轻钢门架结构层外侧的防水保温外层构成;所述防水保温外层由设置于轻钢门架结构层顶部的屋面板和设置于轻钢门架结构层两侧的墙面板构成,所述屋面板和两侧墙面板分别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屋面板和两侧墙面板表面分别覆有防水层。本发明通过设置轻钢门架结构层以及外部的防水保温屋面板以及墙面板,取代传统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拱圈、水平支撑以及混凝砌块等构件,在满足洞库防水、保温、隔热、防潮的同时,还具有抗震、承载稳定性高、可提前预制、现场快速安装、后期维护方便以及经济环保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10371.X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沿竖井结构轮廓外缘开挖一定深度,打设若干根锁口圈梁锚索。采用机械臂水下开挖竖井内部土体。竖井结构整体依靠安装在矩形锁口圈梁反力架上千斤顶提供的顶进力及竖井结构自身重力完成自上而下的顶进施工。每步开挖结束后,松开机械臂撑靴,顶进至预定位置后拼装新一环管片,重复操作直至竖井结构到达设计标高。抽出坑内泥水,采用水泥砂浆置换竖井侧壁的触变泥浆,填充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减小后期沉降。安装竖井型钢中隔壁及楼梯,完成竖井施工。本发明避免在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大体积降水,实现地面全阶段控制施工,提高竖井施工速度,改善竖井断面利用率,满足环保、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13545.8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质隧道防水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对软土质进行特性分析,采用BIM技术对施工进行虚拟模拟和优化;步骤二、对软土进行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衬砌进行衬砌施工;步骤三、进行隧道内防水层施工,先后采用微喷注浆技术和高压注浆技术填充隧道裂缝和空隙;步骤四、对隧道中的变形缝和施工缝进行防水施工,设置排水系统;步骤五、采用激光测量设备进行参数测量和实时监控系统进行隧道内环境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反馈,对施工参数进行及时调整。本发明将微喷注浆技术和高压注浆技术结合能够提高隧道裂缝以及孔隙的注浆效果和密实性,同时避免压力等因素异常变化导致防水层的破坏或渗漏,减少无法预测的危险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0079.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勘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岩土勘察用洛阳铲,包括铲头结构和探杆件,探杆件安装在铲头结构的顶部,探杆件的顶部安装有延长件,延长件的顶部设置有扳手件,铲头结构包括铲头,铲头上设置有刃口,探杆件和延长件包括探杆本体,探杆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扳手件包括扳手盘,扳手盘的顶部开有六棱孔,铲头的顶部安装有过渡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铲头筒状螺旋片的底部均为刃口结构,其作用于土层的刃口面积远大于传统洛阳铲,能够更有利于切削土层,增加探测效率及探测深度,探杆后部可安装配套扳手,不仅可以直接向下垂直用力铲削土层,还可使用扳手旋转用力,通过铲头的螺旋状刃口,作用于土层,更加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122393.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7/02 , E04F17/04 , E04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敞口组合式出入口及安全出口通道,包括出入口通道、安全出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竖井,其中:出入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安全出口竖井;安全出口竖井位于出入口通道一侧,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竖井内设置有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机械排烟机房与出入口通道相连通,机械排烟机房连通于室外;加压送风机房与安全出口通道相连通,加压送风机房连通于室外。本发明中的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位于地面之下,减少了地面设施体量,提高了与周边景观融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410371.X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沿竖井结构轮廓外缘开挖一定深度,打设若干根锁口圈梁锚索。采用机械臂水下开挖竖井内部土体。竖井结构整体依靠安装在矩形锁口圈梁反力架上千斤顶提供的顶进力及竖井结构自身重力完成自上而下的顶进施工。每步开挖结束后,松开机械臂撑靴,顶进至预定位置后拼装新一环管片,重复操作直至竖井结构到达设计标高。抽出坑内泥水,采用水泥砂浆置换竖井侧壁的触变泥浆,填充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减小后期沉降。安装竖井型钢中隔壁及楼梯,完成竖井施工。本发明避免在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大体积降水,实现地面全阶段控制施工,提高竖井施工速度,改善竖井断面利用率,满足环保、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22393.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7/02 , E04F17/04 , E04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敞口组合式出入口及安全出口通道,包括出入口通道、安全出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竖井,其中:出入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通道一端连通于车站主体,另一端连通于安全出口竖井;安全出口竖井位于出入口通道一侧,连通于地面;安全出口竖井内设置有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机械排烟机房与出入口通道相连通,机械排烟机房连通于室外;加压送风机房与安全出口通道相连通,加压送风机房连通于室外。本发明中的机械排烟机房以及加压送风机房位于地面之下,减少了地面设施体量,提高了与周边景观融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6834.7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谷型弃渣场的防排水系统,包括坡顶排水结构、坡体边缘排水明沟以及坡体内部排水结构;其中:坡顶排水结构设置于渣场坡体表面,由多个平台截水沟以及一个渣顶排水沟组成;坡体边缘排水明沟环绕设置于渣场坡体的四周边缘,用于将渣场坡体沟谷上游及渣场两侧的山体汇水排至自然排水沟内;坡体内部排水结构包括多排埋设于渣场坡体内部不同高层处的排水暗管,所述排水暗管分别与设置于渣场坡体表面的平台截水沟相连通。本发明所述的沟谷型弃渣场防排水系统,相比于现有渣场防排水治理方式,综合排水效率高,可以有效避免沟谷上游、渣场坡体表面以及渣场坡体两侧的山体汇水渗入渣场内部,造成渣场坡体抗剪强度下降,易坍塌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