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12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0918.7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高岭土的燃煤超细颗粒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改性高岭土粉末添加剂;2)将改性高岭土粉末添加剂与煤粉按质量比为3:100~5:100的比例送入磨煤机中进行混合;3)将混有改性高岭土粉末添加剂的煤粉送入炉膛燃烧,通过改性高岭土添加剂捕获煤粉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改性高岭土粉末添加剂与超细颗粒物结合形成的颗粒通过烟道后被除尘装置捕获。本发明的改性高岭土粉末添加剂相对于改性前的高岭土而言,物理化学特性发生了变化,对燃煤超细颗粒物的捕获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改性高岭土对细颗粒物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72719.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和电解质界面形貌调控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和商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主要组成包括:与压力表、真空泵连接的密封空腔;调节干燥速率的辐照灯;填充燃料电池物料的模具;及用于脱模、密封和变更表面形状的密封镶件。该装置在电池制造时可实施真空加压,确保电极与电解质紧密连接,有效降低接触界面的电阻。辐照灯可调控涂覆层干燥速度和孔隙率。通过修改密封镶件表面,能制得多种形状的燃料电池。本装置操作简便,成本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3441.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1246 , H01M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该连接体用于大尺寸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连接体具有多组S型平行流道,本发明针对具有内部重整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每组S型燃料气道中,前半部分燃料重整吸收的热量可由其他组S型气道中燃料电化学反应的放热所提供;通过设计多组并列的短流程流道可以实现重整吸热的分布式利用,减少吸热区集中,有效改善电池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减小电池内部的热应力,并可有效降低流动阻力和辅机功耗;自热反馈设计还可提高电池的功率,且该技术路线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内部重整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内流道进行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04241.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折流结构的掺氨旋流燃烧器,包括进料结构、燃烧结构和折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包括稳燃室和稳燃室壳体;折流结构包括导流筒、氨气折流板、第一调节机构和折流环,折流环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氨气折流板由内层调节片、中层调节片和外层调节片组成。本发明根据反射原理和折流环自身曲率,通过对氨气气流导向作用,改变气流方向,将燃料注入稳燃室的特定区域,而无需向稳燃室中伸入燃料管,简化了掺氨燃烧器结构;将氨气折流板设计成可调节的结构,既可以根据锅炉负荷、掺氨量和稳燃室内燃烧状况灵活调节氨气流道的大小,控制氨气气流的入射点和入射角度,又可以保证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31944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11246025.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煤污染物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燃煤颗粒物减排的吸附剂添加系统,与落煤斗共同位于输煤皮带上方,包括至少一套给料单元和一个下料斗,给料单元包括吸附剂料仓、安装在吸附剂料仓内的固体浮子和安装在吸附剂料仓下端出口处的星型给料器,星型给料器的排料口位于下料斗上方,下料斗位于输煤皮带上方;此外,装置还配备有污染物检测单元,包括低压撞击器采样装置和烟气分析仪,用于检测颗粒物和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燃煤排放物。该装置实现了对大批量吸附剂精确可调的连续均匀供给,实现了对颗粒物及SOx、NOx等污染物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68190.4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利用凹凸棒石降低燃烧源颗粒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凹凸棒石与钙盐混合形成混合物;(2)将混合物在分散剂中润洗和搅拌混合,再在20℃~150℃温度下脱水干燥,然后研磨制成平均粒径小于45μm的颗粒,则形成吸附剂粉末;(3)将吸附剂粉末与燃料混合并且让两者在燃烧室内燃烧,从而减少燃烧源颗粒物的生成;(4)反应后的一部分吸附剂粉末随烟气排出燃烧室后经过除尘器分离和捕集。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气态重金属以及SOx、HCl等酸性气态污染物的生成,同时失活吸附剂可通过下游除尘过程中分离脱除,实现细颗粒物和气态重金属的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4399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59926.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耐高温钛基吸附剂的超细颗粒物及重金属联合脱除方法,取钛基吸附剂和燃料混合,然后一起喷入燃烧室中进行燃烧,钛基吸附剂捕获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气态前体污染物及重金属,所述钛基吸附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0-100%主要活性组分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50%的次要活性组分,所述主要活性组分为二氧化钛(TiO2),所述次要活性组分包括粘土矿物、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该方法采用耐高温钛基吸附剂捕获烟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及重金属,该钛基吸附剂的温度适应性强,在中低温、高温环境中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减少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气态前体污染物及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9174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76104.7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污染物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了低温冷凝耦合吸附的可凝结颗粒物高效脱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低温冷凝单元和载热吸附单元,其中低温冷凝单元用于构建过饱和蒸汽环境,以对待处理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进行吸附以形成液态冷凝物;载热吸附单元包括吸附室以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吸附室内部的引风机、载热体和吸附剂层,吸附室的烟气入口开在引风机与载热体之间,用于将冷凝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附室,并在引风机的带动下向上流动,经过载热体加热后送至吸附剂层,以利用吸附剂对加热后的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前驱体进行吸附。本申请能够利用低温冷凝耦合吸附实现可凝结颗粒物的全面脱除,从而进一步提高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4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493507.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SOFC动力系统,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其包括预热单元、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其中:预热单元用于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气化、预热和二次加热并送入反应电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堆尾气被送入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气作为热源送入一级换热器,同时产生的热量分别穿过外壳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本发明利用废气余热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预热,能够避免过多热量输入导致浪费,同时通过将二级换热器、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置于同一封闭保温腔体内,在实现紧凑设计的同时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48146.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间分级注氨功能的氨燃烧器,包括双层式壳体结构的燃烧器壳体,其包括固定为一体结构的内层燃烧器壳体和外层燃烧器壳体,内层燃烧器壳体与外层燃烧器壳体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用于注入氨气、还原氨气燃烧后产物的还原氨通道,外层燃烧器壳体上设置有与还原氨通道连通的还原氨入口,内层燃烧器壳体的前端开设有与还原氨通道连通的还原氨出口;内层燃烧器壳体内设置有进气口位于燃烧器壳体的外部、出气口位于内层燃烧器壳体的内部、用于注入氨气进行燃烧的燃料氨管道,内层燃烧器壳体连接有向其内部注入空气的空气管道;还原氨出口位于燃料氨管道的出气口的前方。本发明所设计的氨燃烧器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