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7738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4707.5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字符级和字符串级分类的文本检测和识别方法,在图像中提取可能属于同一字符的像素集形成备选字符;滤除不满足字符几何特征统计规律的备选字符;采用基于字符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特征的字符级分类器对备选字符分类,以确定备选字符为某字符的概率;将字符两两合并形成初始字符串;计算两两字符串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的两字符串合并成新的字符串,直到没有可再合并的字符串;采用基于字符串结构特征的字符串级分类器对字符串分类,以确认具有语意的字符串;利用待识别字符为某一字符的概率对字符串识别,得到语意文本。本发明将文本检测和识别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检测和识别的相互作用提高结果精度,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9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2443.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阵列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晶体阵列中各晶体产生的闪烁脉冲,获取所述各晶体的原始能谱,所述晶体外包裹的反射层已进行不同程度的漏光或吸光处理,使得所述晶体中发生γ光子沉积后产生的可见光光子产生不同程度的漏光或吸光;确定所述各晶体的原始能谱中能量峰的能谱位置,所述各晶体对应的能量峰的能谱位置不同,对所述各晶体的反射层进行漏光或吸光处理的程度不同;从预先确定的所述能量峰的能谱位置与所述晶体的编号之间的关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各晶体对应的能谱位置关联的晶体的编号。本发明不需要外加光导,降低成本和复杂度,提升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5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34815.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可穿戴设备,包括:读卡器、tag标签;所述读卡器利用低频段无线充电技术对所述tag标签进行供电;所述tag标签利用高频段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给所述读卡器传输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无源可穿戴设备,通过读卡器到tag标签使用低频段无线充电技术,从tag标签到读卡器,利用高频段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完成数据的传输。通过该两种无线技术相容合的方式,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无源化,同时增加了无线通信距离,且不会影响用户体验感;还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对环境更加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30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5781.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2D23/04 , C21D9/00 , C22F1/04 , C22F1/18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陶瓷复合装甲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具备梯度孔隙率的多孔陶瓷增强金属复合装甲的制备方法,包括:三周期极小曲面连续梯度多孔陶瓷芯板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增材制造成形和反应烧结来制备对应的陶瓷芯板;将金属基材熔体浸渗填充陶瓷芯板的内部孔隙;以及通过热等静压工艺,使得陶瓷和金属进一步致密化并且加强复合界面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一种具备梯度孔隙率的多孔陶瓷增强金属复合装甲。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受压时应力分布均匀,可有效提升装甲的防弹性能,尤其是抗多发弹的能力,而且还可使陶瓷芯板在吸收冲击能量方面有所提升,同时具备制备简单、便于控制,综合性能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59791.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634 , C04B35/632 , C04B35/622 , C04B35/16 , C04B35/44 , C04B35/462 , C04B35/48 , G21B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陶瓷材料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曲面孔道结构的锂陶瓷氚增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陶瓷氚增殖剂呈周期性的极小曲面多孔结构,其中,孔道直径为0.5mm~2mm,孔隙率为15%~35%。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孔道牺牲模型的制备;S2陶瓷浆料的制备;S3注浆成型;S4干燥和低温脱脂;S5烧结,以此获得曲面孔道结构的锂陶瓷氚增殖剂。通过本发明,实现氚增值剂的结构从直通到曲面,结构从无序到规律,性能从不可控到可调节,在几何空间上具有规则、均一、连通的曲面孔道结构,解决多孔锂陶瓷氚增殖剂无法实现对负载应力的分散和力学、热学稳定性及整体的机械强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50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4696.9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与热等静压的零件成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成形零件进行成形应力分析,然后根据应力大小将待成形零件划分成多个离散的单元块和或中空的网格结构,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上述单元块和或中空的网格结构,并在离散的单元块和或网格结构的外表面制备外壳,以作为热等静压所需的包套结构,通过外壳上的抽气口抽空单元块之间的和或网络结构内部的气体,而后将抽气口密封,最后进行热等静压处理,获得零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与热等静压的零件成形系统。本申请中的方法和系统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复杂包套的制备问题,又避免了现有零件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60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081455.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热等静压近净成形用控形控性型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待热等静压近净成形目标零件设计型芯形状及尺寸;2)根据设计的型芯形状及尺寸对石墨坯料进行机加工,得到石墨型芯;3)对石墨型芯表层进行硅化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碳化硅层,以此获得所需的型芯,用于后续的热等静压。该型芯为硅化石墨型芯,其包括石墨基体以及包裹在石墨基体表面的碳化硅层。该型芯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海洋工程及能源领域的叶片、阀体、泵壳等零件的热等静压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9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984805.8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増材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増材制造铝合金的原位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先将激光吸收率较高的Sc、Zr、Ti中的一种或多种高纯粉末与铝合金粉末经球磨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粉末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球磨,并将球磨后的原料筛分和干燥获得铝合金基板;最后将铝合金基板装入激光增材制造设备中,在激光作用下铝合金粉末与加入的Sc、Zr、Ti等粉末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级第二相质点,按照预先设定好成形路径层层堆积,最后制备出高强度、无裂纹的高性能铝合金构件。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之间孔隙、裂纹等冶金缺陷少,力学强度高,适用于制造航空航天类高性能轻质关键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003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07045.9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F220/20 , C08F222/20 , B33Y70/00 , B33Y80/00 , B29C64/135 , B29C64/30 , B29C64/379 , B29C64/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4D打印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4D打印的光敏树脂制备、成形及驱动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1首先向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中加入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交联剂,再加入光引发剂,得到混合物;S12将所述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直至形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得到可供SLA或者DLP技术打印的光敏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光敏树脂成形及驱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自由基型光敏树脂体系以提高光固化速率,采用含单官能度和含多官能度的丙烯酸酯体系得到的光敏树脂适合于SLA或DLP技术成形,成形件中含有SMP中的硬段和软段,呈现出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由此形成的热固性网络还具有优良的热性能、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45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48693.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重建方法,包括:使用相机参数对输入图像的左右视图进行校正,对校正后的左右视图进行立体匹配,得到左右视图的视差图;根据输入图像序列得到的相机姿态估计信息和陀螺仪传入的相机姿态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姿态最优估计,进而得到相机运动轨迹最优估计;根据左右视图的视差图和相机运动轨迹最优估计,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利用栅格法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数据配准,然后利用空间格网对配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数据融合,得到全景点云数据。本发明降低了三维重建过程中相机运动姿态估计的误差,提升了三维点云数据的精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