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20349.5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M1/27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内燃机载荷再现及外推的方法,属于工程机械内燃机载荷谱编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扭矩、转速同步峰谷值提取;(2)扭矩、转速同步剔除小载荷;(3)扭矩、转速数据重采样;(4)扭矩、转速数据同步计数;(5)阈值选取;(6)中低载荷区间比例外推;(7)POT模型极值外推;(8)极值外推后的载荷同步计数。本发明解决了工程机械在典型作业阶段,内燃机扭矩、转速双参数载荷同步再现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对内燃机中低载荷进行比例外推,对极值载荷进行POT模型极值外推,提高了内燃机极值载荷再现和外推的精度,同时又简单、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8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6393.3
申请日:2014-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型机械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abVIEW的大型履带行走装置健康状态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针对大型履带行走装置工作环境恶劣,承载较大,润滑防护欠佳等特点而开发的,用以监测驱动电机电流、驱动电机功率、驱动轮转速、张紧力、支重轮轴转速和支重轮轴温度等参数,根据智能监测系统给出设备当前健康状态,对相应故障项发出声光警告,并指出故障来源。其主要由驱动轮监测模块(Ⅰ)、导向轮监测模块(Ⅱ)、支重轮监测模块(Ⅲ)、路由器、计算机和显示器组成,所述的驱动轮监测模块(Ⅰ)、导向轮监测模块(Ⅱ)和支重轮监测模块(Ⅲ),分别安装在大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对应位置,并与驾驶室内的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形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0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756187.8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装备臂架结构损伤评估方法,属于工程装备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臂架结构加速度载荷的预处理;(2)通过臂架应力的相对损伤谱与功率谱密度确定臂架应力频域响应的最大频率,用以后续计算该频率内加速度载荷的疲劳损伤谱;(3)加速度载荷疲劳损伤谱的计算;(4)臂架结构加速度载荷与应力载荷的映射求解。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装备臂架结构的损伤评估方法,以部分解决上述提出大型结构应变测取困难,损伤评估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620349.5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M1/27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内燃机载荷再现及外推的方法,属于工程机械内燃机载荷谱编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扭矩、转速同步峰谷值提取;(2)扭矩、转速同步剔除小载荷;(3)扭矩、转速数据重采样;(4)扭矩、转速数据同步计数;(5)阈值选取;(6)中低载荷区间比例外推;(7)POT模型极值外推;(8)极值外推后的载荷同步计数。本发明解决了工程机械在典型作业阶段,内燃机扭矩、转速双参数载荷同步再现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对内燃机中低载荷进行比例外推,对极值载荷进行POT模型极值外推,提高了内燃机极值载荷再现和外推的精度,同时又简单、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73482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特种铰接车辆的铰接机构,包括转向油缸、横向调节油缸、伸缩油缸、俯仰油缸、锁紧机构、伸缩杆、扭转座、连接座、转向铰接座和连接座。扭转座与连接座通过轴孔配合,通过伸缩油缸驱动实现连接座在扭转座的圆柱滑道上纵向运动,调节铰接机构长度;连接座与转向铰接座销轴连接,通过转向油缸伸缩实现转向运动,通过横向调节油缸可实现转向油缸与伸缩油缸铰点横向位置控制,改变铰接机构宽度;通过锁紧机构与伸缩杆的配合实现在转角不变的工况下铰接机构的锁死,增强转向机构的刚度;转向铰接座与连接座销轴连接,通过俯仰油缸实现俯仰运动。本发明优化了铰接机构参数,增强转向机构的刚度,提高车辆稳定性,减小油缸负载;通过横纵向调节,满足了在前后车体较宽情况下大转角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950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34095.6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1/04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转向系统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GPS接收器、光电编码器组、数据采集卡、工控机、D/A转换单元、驱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组与数据采集卡连接;GPS接收器和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与D/A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A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控制单元连接;整个系统由电源供电;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双履带行走装置转向时所发生的滑移和滑转现象,提高了露天采矿机械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通过控制双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电机,使双履带行走装置的实际转向半径与理论所需的转向半径相吻合,实现智能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85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2840.7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管片拼装机的管片定位及抓取系统。系统由图像获取系统(A)和图像处理系统(B)组成,并与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C)相连。其中,图像获取系统(A)由右CCD传感器(1)、辅助光源(2)、支架(3)、左CCD传感器(6)构成;图像处理系统(B)由工业计算机(8)和现场可编辑门阵列(7)和(9)组成;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C)包括管片拼装机控制系统(18)、管片拼装机姿态调整机构(19)、管片拼装机举升机构(20)和管片拼装机回转机构(21)。系统在工作时采集待装管片的图像并进行处理,根据管片位置算法得到待装管片的坐标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待装管片进行抓取,从而自动完成待装管片定位及抓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950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34095.6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1/04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转向系统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GPS接收器、光电编码器组、数据采集卡、工控机、D/A转换单元、驱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组与数据采集卡连接;GPS接收器和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与D/A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A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控制单元连接;整个系统由电源供电;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双履带行走装置转向时所发生的滑移和滑转现象,提高了露天采矿机械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通过控制双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电机,使双履带行走装置的实际转向半径与理论所需的转向半径相吻合,实现智能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31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96494.8
申请日:2013-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板材轧制参数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由工作辊监测模块、主电机监测模块、振动和噪声监测模块、轧制压力监测模块、轧制温度监测模块、辊缝间隙监测模块、轧件速度监测模块、工作辊道转速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轧机组成,同时监测轧制力、轧件温度等工艺参数和电机电流等设备参数,并根据参数提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温度预测和故障诊断。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完善温度监测与故障诊断模型,建立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为镁合金轧制设备设计提供依据,对于轧制设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工业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4472926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06238.2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3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倾翻防落物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减震驾驶室,是由驾驶室底板、驾驶室框架和橡胶减震器组成,驾驶室框架固定在下车架上,驾驶室底板位于驾驶室框架底部,驾驶室底板与驾驶室框架之间通过导向套滑动连接,驾驶室底板可以上下移动;驾驶室底板通过橡胶减振器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在下车架上。驾驶室底板在驾驶室框架内可以上下移动,橡胶减振器对驾驶室底板有减震缓冲的作用,在车辆倾翻和受到落物击打时,对驾驶人员具有保护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