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6297.8
申请日:2023-11-27
IPC: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7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低碳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获取到的降温调控优先级权重值、升温调控优先级权重值、电价权重值、碳排放信号在多联机空调系统中的权重值、实时电价和电力碳排放责任因子值,得到受控空间的设定温度值;采集受控空间的实际温度值,根据实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调节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功率,以使得受控空间的实际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本申请实现了自动对多联机空调系统中的受控室内设定温度进行调控,控制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输出功率,解决多联机空调系统运行时无法兼顾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低碳运行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6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9619.4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居民空调集群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居民主动调控空调意愿度预测及居民空调集群参与需求响应可调控功率潜力评估。首先将网络层次分析法与模糊逻辑推理相结合用于预测居民主动调控空调意愿度,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居民空调使用的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选出主要因素作为模糊逻辑推理的输入,通过模糊逻辑推理得到居民主动调控空调的意愿度;其次根据用户房间面积和激励措施下舒适度牺牲意愿数据得出不同激励下空调的可调控功率潜力曲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为电网运营商日前进行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及激励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可以充分挖掘空调负荷的响应潜力,提升分布式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0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768449.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10 , G06F16/2457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网协同运行决策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项目对应的多个决策方案,以及与目标项目对应的多个决策指标,其中,目标项目为电网和热网进行能源互补的运行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多个决策指标对应的绝对权重矩阵;基于多个决策方案与多个决策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计算,得到初级决策矩阵;根据绝对权重矩阵和初级决策矩阵,采用交互式多准则决策法计算多个决策方案分别对应的目标优势度;根据多个决策方案分别对应的目标优势度,从多个决策方案中确定得到目标决策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决策准确度低,造成运行方式合理性低并且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22915.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慧和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曾爽 , 丁屹峰 , 李香龙 , 段大鹏 , 赵宇彤 , 邢其敬 , 赵乐 , 刘健 , 王钊 , 梁安琪 , 马麟 , 刘畅 , 杨烁 , 李干 , 姚孟阳 , 赵金娥 , 李帅 , 汪磊 , 陆旦宏 , 杨婷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照强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当前的环境状态空间参数,其中,环境状态空间参数,至少包括:室内光照强度、当前时刻、以及实时电价;根据环境状态空间参数,得到即时奖惩值以及累计奖惩值;根据即时奖惩值以及累计奖惩值,得到调控指令,其中,调控指令用于调节照明设备的光照强度;基于调控指令调节目标区域内的光照强度,基于调节后的光照强度确定目标光照强度。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的阈值调整光照强度,而不考虑用户偏好造成的影响用户正常工作,浪费电能资源以及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94873.7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对外调节裕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发明包括:建立光伏发电模型,随机电源为以下至少之一:风力发电电源、光伏发电电源;依据光伏发电模型,模拟虚拟电厂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净出力曲线;依据净出力曲线,获得虚拟电厂对应的目标电量,其中,电量为以下任意一种:风险备用电量、风险缺电量;依据目标电量、当前储能单元已存储电量和可控微电源发电量,获得虚拟电厂对应的最大输出电量和最大输入电量;依据最大输出电量与最大输入电量,确定虚拟电厂对外的调节裕度。通过本发明,解决相关技术中以微网作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形式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90426.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利用系统、基于能源利用系统的能源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基于能源利用系统的能源分析方法中的能源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电能和热能的产能设备,用于控制输入输出上述电能和上述热能的储能设备,用于消耗上述电能和上述热能的用能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上述产能设备、上述储能设备和上述用能设备在当前分析周期内的运行数据;基于上述当前分析周期内的运行数据确定上述当前分析周期内的维护金额;如果上述当前分析周期内的维护金额小于上一个周期内的维护金额,将当前上述储能设备的储能进行保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能源利用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导致能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3005.1
申请日:2025-01-21
IPC: G01R31/12 , G06F18/2131 , G06F18/241 , G06F18/24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过渡特征的电弧故障判别方法及相关设备,本方法通过采集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判别电网信号,并将其分别输入至两个神经网络模型中,第一判别模型基于正常信号特征和电弧信号特征构建,第二判别模型则专注于正常信号向正常信号过渡及正常信号向电弧信号过渡的特征,采用本方法显著提升了电弧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方法中,不仅利用了电弧故障与正常信号的静态特征差异,还深入分析了信号过渡阶段的动态特征,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技术中信息量不足和算法策略简单导致的误判、漏判问题,增强了系统在正常负载工作与电弧故障发生之间的区分能力,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2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5979.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7/562 , H04L67/563 , H04L43/0876 , H04Q9/00 , H04W24/08 , H04W8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系统的分钟级数据采集优化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路由对节点进行任务配置;节点根据任务配置对设备表进行数据采集;代理节点接收节点传输的报文;实时监测HPLC信道和HRF信道的网络流量信息;根据网络流量信息,评估HPLC信道和HRF信道的利用率,获取报文的待传输信道和待传输速率;代理节点将报文通过待传输信道按照待传输速率向路由发送。上述方法中节点对设备表进行主动数据采集,通过代理节点将报文主动向路由发送,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数据传输缓慢的问题,通过评估HPLC信道和HRF信道的利用率,选择较为空闲的信道进行报文传输,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数据采集耗时较长,报文交互繁杂、信道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3721.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昊 , 王占博 , 张庆 , 张思瑞 , 蒋利民 , 卜凡鹏 , 成岭 , 覃剑 , 郭京超 , 郭炳庆 , 张静 , 林晶怡 , 李文 , 徐韬 , 刘子剑 , 邢其敬 , 赵乐 , 马凯 , 孙超 , 高胜强 , 董思南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耦合系统建模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将电网相关参数和热网相关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电热耦合系统模型;对电热耦合系统模型进行循环仿真,直至仿真时长超过预先设置的总仿真时长的阈值,仿真结束,输出各仿真步长末电热耦合系统模型的仿真参数变化量;本发明基于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框架和电‑热类比关系,构建了电热耦合系统模型,提高了仿真效率,突破了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模仿真电热耦合系统在建模方法上和效率上的制约,拓展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应用边界,为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上建模仿真多能耦合网络系统提供了通用性的实现思路,建立的模型在电气仿真方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1762.5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协同网络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和电能数据,其中,上述电能数据为蓄电池的电能储量;基于上述气象数据,确定热力需求;基于上述热力需求,确定电能需求;根据上述电能数据和上述电能需求,调整电热协同网络中电池设备的工作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热协同网络控制方法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