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2729.5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集群划分的分布式储能群间协同的电压控制方法,针对分布式光伏高渗透率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的节点电压越限的问题,将集群应用于配电网储能电压控制中,通过采用配电网集群划分指标和集群划分方法、建立分布式储能优化调压模型、建立控制方法的评价指标步骤,对配电网实行区域划分来使得节点电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根据经济性确定最优储能时序出力;对于越限集群,采用就地消纳,考虑出现电压越限后集群储能无调节能力情况的群间协同,并在调节后通过潮流计算,考虑其对整体配电网的影响;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27327.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IPC: G06T3/40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是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构建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改进的生成网络、构建改进的对抗网络、构建融合损失函数和模型训练、模型性能评估和模型应用。能够在提高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辨率的同时,更好地重建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细节,提高超分辨率重建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0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1247.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5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YOLO‑MobileNet的电力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装备穿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数据集、对数据集图像进行标注;构建基于YOLO‑MobileNet的安全防护装备穿戴状态检测网络;网络模型训练和测试。本发明对构成MobileNetv2的瓶颈模块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瓶颈模块和原瓶颈模块构建了改进的MobileNetv2特征提取网络,并用该特征提取网络代替YOLOv4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CSPDarkNet53,同时将YOLOv4部分标准卷积网络替换成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安全帽检测精度由原来的97.5%减低到95.0%,而检测速度却由原来的22帧/秒提高到65帧/秒,完全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03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16547.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高频传感的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仪,其特点是:它包括检测仪主体、UHF体外传感器和主控电脑,所述检测仪主体的接收端与UHF体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单向信号连接,UHF体外传感器位于GIS的外壳的绝缘缝隙处、其信号输入端朝向GIS外壳的绝缘缝隙,所述主控电脑与检测仪主体双向信号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222245.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合作博弈法和梯形云模型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考虑目的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独立性、显著性、动态性,从安全性、优质性、经济性、智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多维层次型配电网指标体系;利用权重法:熵权法、反熵权法、相容矩阵分析法分别计算配电网指标权重;确定的权重进行合作博弈求取最优组合权重;对组合权重进行变权重修正,得到最终的权重值;对配电网进行评价等级划分,得到评价集;计算各个指标对应各个评价等级的梯形云模型参数,利用梯形云模型计算待评价配电网的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值,在模糊综合评价框架上,逐层向上计算出整个配电网的隶属度向量和整个配电网的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5287.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F18/23213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相似日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日负荷波形数据,并划分波形类别;根据待测日的气象因素和日期类别,利用预训练的分类模型确定所属波形类别;基于待测日的气象因素,判断与所属波形类别中元素的相似性,得到最佳相似日;根据最佳相似日对应待测时刻的负荷数据与待测时刻的气象因素预测待测时刻的电力负荷。本发明能够处理气象因素与电力负荷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从而有效提升负荷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55742.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1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TL‑NNGP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冷却、加热和电力负荷数据,并结合气象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进行MTL‑NNGP模型训练,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梯度下降法最小化损失函数,获得优化后的MTL‑NNGP模型;所述MTL‑NNGP模型结合多任务学习与神经网络高斯过程;将待测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负荷数据输入优化后的MTL‑NNGP模型,获得预测结果。该方法通过深度整合负荷特性分析、MTL‑NNGP模型构建与优化训练过程,有效提升了模型训练的计算效率和泛化能力,进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负荷管理与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77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36524.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驱风机阻尼能量的次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直驱风机并入弱交流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阻尼转矩法,提取直驱风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相位的阻尼分量,结合暂态势能函数,推导出直驱风机阻尼能量,以反映振荡过程中能量的耗散效应,利用此阻尼能量对系统次同步交互作用的阻尼特性进行量化评估,提高了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76905.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自紧防松紧固螺栓装置属于螺栓自紧防松技术领域,包括螺栓模块、外壳模块和螺母模块。其中,螺栓模块包括螺栓主体、螺栓插销、螺栓棘爪和螺栓卡簧;外壳模块固定在需要紧固的工件的两侧表面上,外壳模块内壁设置有棘齿形状结构;螺母模块包括螺母主体、螺母棘爪、螺母卡簧和螺母插销。本发明在螺栓主体或螺母主体旋开时,螺栓棘爪或螺母棘爪因为处于张开状态因此与外壳模块内壁设置的棘齿卡住,从而限制螺栓模块和螺母模块的转动。拆卸时,通过扎带将螺栓棘爪和螺母棘爪勒紧,使其处于闭合状态,即可将螺栓模块和螺母模块轻松旋开。本发明具有能够自紧防松紧固、可重复使用、拆装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82316.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融环境下电缆隧道防排水结构维护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围岩防排水结构维护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电缆隧道段的围岩参数和环境参数,利用电缆隧道段渗流流量公式,确定当前电缆隧道段的渗流流量;电缆隧道段渗流流量公式是基于冻融环境下电缆隧道的低温水冰相变原理和热‑水‑力多场耦合关系,利用Poiseuille定律和Darcy方程进行推导得到的;根据当前电缆隧道段的渗流流量和排水阈值,对当前电缆隧道段的防排水结构进行维护。本发明通过考虑低温水冰相变与热‑水‑力多场耦合提高岩石内部渗流流量精度,进而提高电缆隧道防排水结构维护的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