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490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525496.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21 ,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碳氧还原电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黑色固体粉末聚吡咯;(2)制备黑色含铁聚吡咯;(3)制备含铁石墨碳材料;(4)制备石墨碳氧还原电催化纳米材料,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石墨碳氧还原电催化纳米材料以及该石墨碳氧还原电催化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中阴极氧还原电催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廉价,工艺简洁,便于规模化生产。制得的石墨碳氧还原电催化纳米材料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氧还原电催化具有较正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较大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3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492180.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热喷涂技术在金属基材表面制备氧化物陶瓷涂层;将磨抛超声后的氧化物陶瓷涂层置于一定量的含有润滑相元素的反应物溶液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再进行水热反应后,将制备好的样品进一步放入树脂内,通过真空浸渍、固化后即获得强韧与润滑功能一体化热喷涂陶瓷涂层。该发明采用两步法,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在涂层原有缺陷处合成固体润滑剂;其次,通过真空浸渍工艺引入增强相,从而实现强韧与润滑功能一体化的设计。本发明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得到的复合涂层具有低摩擦因数、高抗磨损能力,并有效延长金属基材的服役寿命、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603960.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耐腐蚀复合电镀电解液及其镀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高耐腐蚀复合电镀电解液,包含如下组分:锌盐120~160g/L;镍盐30~60g/L;铵盐50~60g/L;钾盐150~200g/L;络合剂3~5g/L;缓冲剂20~40g/L;耐腐蚀组分20~40g/L;表面活性剂1~2g/L。本发明通过在复合电镀电解液中加入耐腐蚀组分,使得制备得到的复合耐腐电镀电解液的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757518.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光束整形激光‑感应/微锻复合熔覆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激光-感应复合熔覆的同时,对光束进行实时高频振荡与光束整形以及对每道熔覆层进行超声滚压(微锻)处理,调节熔池温度梯度分布与熔池搅拌程度,细化显微组织与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抗疲劳性能。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功率和波长、高频振镜控制器的振幅及频率、不同形态光束的实时自动切换、超声滚压装置的滚压力与超声频率及振幅,在相对单纯激光熔覆增材制造效率提高5‑8倍条件下,实现大尺寸、复合结构、无裂纹、全等轴晶的实时光束整形激光‑感应/微锻复合熔覆增材制造一体化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14808.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27/18 , C09D7/61 , C09D5/08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耐磨涂料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润滑耐磨水性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水、乙醇混合均匀后获得无机组份配料A;(2)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加入无机组分配料A中,继续充分混合均匀,获得有机‑无机杂化粘结剂;(3)将经乙醇分散好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加入至有机‑无机杂化粘结剂中,搅拌后获得环保型润滑耐磨水性环氧涂料。本发明为了改善环氧涂料的耐磨润滑性能,通过将TEOS与硅烷偶联剂水解缩合形成无机网络,并引入到环氧涂料中,并添加了PTFE作为润滑剂,并通过简单的喷涂及热处理制得耐磨润滑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32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816169.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64 , B22F10/66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70/00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1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激光表面织构混合制造高性能医用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医用金属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生成一系列二维扫描轨迹;根据该扫描轨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方法将医用金属粉末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成三维多孔结构,孔型采用拓扑优化设计;在该多孔结构表面进行飞秒激光微加工,生成亲水结构;医用金属粉末由纯铜粉末和316L不锈钢粉末或钛合金粉末组成。本发明制备的医用金属具有细小显微结构,不仅能提高医用金属耐蚀性、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能,还大幅度提高医用金属的骨整合性能,作为骨植入体极大地改善了与骨头弹性模量不匹配引起的“应力屏蔽”效应、手术易感染与克服“抗菌-骨整合”两种性能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323027.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CN)
IPC: C22C47/1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3C18/18 , C23C18/40 , B22F3/14 , H01H1/02 , H01H1/025 , H01H1/027 , H01H11/0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置于镀液中进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覆铜金属层,镀铜完成后进行清洗、干燥,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3)将质量比为2:(8~9)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与电解铜粉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混合;(4)将混合好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铜粉末装入高强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脱模后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碳纤维与铜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铜基触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1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323017.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粉末表面进行亲水化、表面粗化、敏化、活化处理;(2)将石墨粉末置于含铜镀液中进行化学镀,清洗后真空干燥,得到镀铜石墨粉:(3)对镀铜石墨粉进行氢气还原处理;(4)将镀铜石墨粉与电解铜粉混合均匀,采用真空热压方法进行烧结,待温度冷却后取出得到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能耗低,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并且摩擦因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9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78386.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镀设备。所述的复合电镀设备,其包括电镀罐、循环装置、阳极及阴极;所述的电镀罐具有用于盛装带有固体颗粒的电镀液的电镀槽,以供所述阳极及阴极插入至所述电镀液中;所述的循环装置用于将电镀槽中的电镀液进行循环。本复合电镀设备通过设置循环装置使得电镀槽内的电镀液能够从输出管路流出,再从输入管路重新通入电镀槽内,电镀液内的固体颗粒也随着电镀液同时输出或输入电镀槽,从而使得固体颗粒在电镀液内流动起来,不至于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于电镀槽底部,同时,吹气装置向电镀液内通入气体,气体在电镀液内能够搅乱固体颗粒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固体颗粒在电镀液内散布均匀,以使得电镀效果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2719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427381.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14 , B22F12/00 , B22F12/90 , B22F10/85 , B22F10/64 , C22C27/02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80/00
Abstract: 一种微喷射三维智能打印复杂结构超高温Nb‑Si基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复杂结构超高温Nb‑Si基合金零件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大数据技术与分区分层切片技术,生成该零件的微喷射三维打印的智能加工路径;将两模态Nb‑Si基合金粉末与脲酫树脂粘结剂粉末混匀;喷头逐点、逐线、逐层将弱酸性溶液喷射于粉末床上,三维打印形成坯料;在350~400℃保温1~3小时;高温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复杂结构超高温Nb‑Si基合金结构件弹性模量达160~200GPa,室温屈服强度达1600~1800MPa,在1400~1500℃时断裂韧性为6~9MPa·m1/2,高温强度为180~300MPa,延伸率为30~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