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电池剩余电量计

    公开(公告)号:CN1293137A

    公开(公告)日:2001-05-02

    申请号:CN00130465.8

    申请日:2000-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45 B62M6/90

    Abstract: 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电池剩余电量计,它可以以轻松的姿势确认电池剩余电量。电池收容箱5沿支承车座的车座立柱配置,在该电池收容箱5中插装卸电池4,在电池4的上面,自行车的左侧斜面上形成着电池剩余电量计42。因此,使用者以立于自行车的左侧的姿势从斜左上下看电池上面时,可以以轻松的姿势确认电池剩余电量。该电池剩余电量计42也可以设在电池上面的后侧斜面或电池上面的其它侧的斜面上。

    带辅助动力自行车的电池上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191C

    公开(公告)日:2003-07-30

    申请号:CN00130466.6

    申请日:2000-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55 B62J1/08 B62J1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以站立的轻松的姿势进行从收纳盒的卡合中将电池解锁的操作,而且,在骑乘部没有任何伸出的东西的电池上锁装置。沿车座支柱23的后侧配置电池4,在该电池4的下部后侧,设置通过卡合阻止卸下电池的卡合装置(卡合钩52)。在该电池4的上部后侧,设置对该卡合装置进行作用的操纵装置(操纵杆45)的操纵部45e。用户能以站立的轻松的姿势通过操纵上述卡合装置45的操纵部45e,打开上述卡合装置52的卡合,卸下电池4。另外,由于电池4在其下部通过上述卡合装置、还在上部后侧用上部位置控制件相对电池收纳盒5支承着,所以,在将电池4向收纳盒5中插入时,能将其准确地定位。

    两轮、三轮摩托车前轮挡泥板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470C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96110644.1

    申请日:1996-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轮、三轮摩托车前轮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前轮挡泥板由可以彼此分体的挡泥板前半部及挡泥板后半部组成,并可以安装在前叉桥上;为了允许伴随前述前叉的扭转动作而产生的挡泥板的动作,将挡风板的前下方设置成凹部结构,且在挡风板存在时也能进行前轮挡泥板的拆装,既提高了维修作业性,又增大了组装顺序自由度。

    带有脚踏式制动器的小型摩托车

    公开(公告)号:CN1071230C

    公开(公告)日:2001-09-19

    申请号:CN97113270.4

    申请日:1997-06-13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设计脚踏式制动器并充分保证脚踏板上有足够的放脚的空间。在脚踏板Ps的下方沿车体前后方向纵设的主管3上装有筒状的轴导承8,它在脚踏板Ps的下方穿通该主管3并向左右延伸;与车轮制动器连动的可以回转的制动轴9连接支承在该轴导承8上;头部有脚踏式制动器踏板BP的上下穿通脚踏板Ps的踏板臂10的下端连接在该制动轴9的一端。

    小型低座摩托车的车架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72050A

    公开(公告)日:1998-02-04

    申请号:CN97112785.9

    申请日:1997-06-17

    Abstract: 小型低座摩托车中,使左右后车架在主管后端部得到支持,该支持部位能够确保左右后车架的相互间隔(即后车架的支持跨度)较长,提高左右后车架对车座的支持刚性,而且驱动后轮用的动力头在回避后车架干扰的同时,能够整体靠近前侧,可以谋求车体前后方向的小型化。将主管的后端和沿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钢管制的横管,其一端与另一端贯通相互结为一体,前述横管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连接着前述左右一对后车架的前端。

    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3778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199255.6

    申请日:201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在固定于转向把手上的外壳上支承有指向转向把手的长度方向的外线缆的一端部,以谋求缩短将操作线缆组装到外壳上的组装工时。外壳(24)以使第一外壳半体(25)和第二外壳半体(26)相互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一外壳半体(25)以使能够在沿着转向把手(1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分离、结合的一对外壳构成部件(27、28)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二外壳半体(26)将转向把手(15)夹在其与第一外壳半体(25)之间,第一外壳半体(25)形成为具有:将外线缆(20)的一端部夹持在一对所述外壳构成部件(27、28)之间的线缆夹持部(25a);和从线缆夹持部(25a)向外侧方延伸的线缆引导部(25b),该线缆引导部(25b)形成为,使外线缆(20)指向转向把手(15)的长度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