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2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6741.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对导流板上的气流进行整流,且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车体下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且能够在覆盖所述车体的下部的收纳位置以及往下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包括前导流板以及后导流板,所述前导流板以其前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后导流板以其前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前导流板的后端上、且以其后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所述前导流板与所述后导流板在所述展开位置时的朝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3726.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且能够提升行驶稳定性。车体下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且能够在覆盖所述车体的下部的收纳位置以及往下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一对前车轮的前方,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中央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展开位置时的突出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3719.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且能够抑制导流板的过度展开或脱落。车体下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且能够在覆盖所述车体的下部的收纳位置以及往下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流板。其中,所述车体下部结构还包括:钩部件,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其中,在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部件卡扣在所述车体的卡扣部上,并且,在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部件与所述车体的所述卡扣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66850.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 B62D25/088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挡风玻璃下部件(6);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部件(6)上的横梁(7);配置在横梁(7)的两端前方的一对减震器壳体(4);和设在横梁(7)与减震器壳体(4)之间并用于排水的一对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通过挡风玻璃下部件(6)和横梁(7),形成有作为第2进气通路(R2)发挥功能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K)。横梁(7)在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的后方具有供外部气体通过的左右一对的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挡风玻璃下部件(6)具有以与一对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的某一方相对的方式开口的鼓风机进气口(62a)。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66850.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 B62D25/088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挡风玻璃下部件(6);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部件(6)上的横梁(7);配置在横梁(7)的两端前方的一对减震器壳体(4);和设在横梁(7)与减震器壳体(4)之间并用于排水的一对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通过挡风玻璃下部件(6)和横梁(7),形成有作为第2进气通路(R2)发挥功能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K)。横梁(7)在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的后方具有供外部气体通过的左右一对的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挡风玻璃下部件(6)具有以与一对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的某一方相对的方式开口的鼓风机进气口(62a)。
-
公开(公告)号:CN218367664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11894.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包括车辆底罩,且所述车辆底罩包括设置于车体中央的中央底罩以及位于中央底罩一侧的侧部底罩。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的前后端分别形成有相互搭接的固定部,以将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固定在车辆底部。此外,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分别具有相应的嵌合孔与扣爪部。通过嵌合孔与扣爪部相互嵌合,可以对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起到相互定位的效果。另外,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可以确保并强化中央底罩与侧部底罩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04876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259975.6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底部结构,可在省略保持支架的情况下避免底盖的后缘往下掉。车体底部结构包括:底盖,覆盖车体的后端的底部,其中所述底盖的后缘通过后保险杠而固定于所述车体,所述底盖具有开口;拖钩,设置于所述车体的所述后端且通过所述开口而露出,其中所述拖钩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往所述车体的后下侧倾斜。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开口的后端位于所述倾斜部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21646810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931164.4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能够抑制车体的下方产生由前往后流动的乱流,且能够兼顾组装作业中与搬送用吊架的连接性。车体前部结构包括:轮罩,设置在车体上,并对应于车轮;底盖,从所述轮罩的后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后方延伸设置,且覆盖所述车体的下表面;以及前盖,连接所述轮罩与所述底盖,其中所述前盖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所述轮罩的下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弯曲,并且所述前盖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位在所述车体的下表面所设的搬送用基准孔的正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21710019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397371.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不需增加列板的厚度就可确保列板维持其形状。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后轮罩;侧梁,在车身的侧面的下方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底盖,连接于所述侧梁而位于所述后轮罩的下表面的下方,并覆盖所述车身的下表面;以及列板,附接于所述底盖且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后轮罩,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底盖,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21646813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916931.4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安装结构,能够提高安装部件的刚性。车辆用安装结构适于安装在车体上,包括:安装部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具有与所述车体上所设的安装孔对应的贯通孔;以及固定部件,具有柱状部、以及位在所述柱状部的末端且往外突出的凸缘部,且以所述柱状部穿入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安装孔,来将所述安装部件固定到所述车体上,其中,所述安装部件还具有设置成环绕所述贯通孔的环状肋部,并且,所述环状肋部设置成断面的轮廓形状呈现盖状,且上表面抵靠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凸缘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