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构造
    1.
    发明公开
    车辆下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0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44955.6

    申请日:2023-01-30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维持维护作业性且实现轻量化的车辆下部构造。车辆下部构造(S)设有底罩(UC),该底罩(UC)具有:罩主体(10),其位于排气管(EXP)的下方,且设置于车身;盖(20),其以能够相对于罩主体(10)拆装的方式设置,在罩主体安装时,将沿上下方向贯通罩主体(10)的作业孔(14)封闭,在脱离时使作业孔(14)开放;以及挡板(BF),其由金属材料形成,设置在盖(20)的上表面(20b)中的包含最接近排气管(EXP)的部位及其周边的区域中。

    悬架装置
    2.
    发明公开
    悬架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91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25411.1

    申请日:2022-10-09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破损、同时使行驶风容易向车辆后方流动的悬架装置。悬架装置(2)具有:悬挂支承车轮的悬架臂(3);和安装于悬架臂(3)并保护该悬架臂(3)的悬架臂罩(4)。悬架臂罩(4)具有:将悬架臂(3)的下方覆盖的罩部(41);和设于罩部(41)的车宽方向外侧、并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趋向车辆的下方的立壁部(42)。

    车辆前部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44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993.2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B62D25/082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一对气液分离室(8、8),其设在车宽方向两侧,并将从车辆外部流入的水和空气分离;挡风玻璃下部件(6),其从下方支承前窗玻璃(W),并具有与前窗玻璃(W)的前端(Wa)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64);前围上盖板(7),其由延伸部(64)支承,并将形成在延伸部(64)与发动机罩(EH)之间的开口部(95)覆盖。在前围上盖板(7)上设有第1排水部(H1),该第1排水部位于发动机罩(EH)的后端(EHa)侧且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从发动机罩(EH)流到前围上盖板(7)的水向车辆侧方排出。

    车辆的下部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91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76439.9

    申请日:2023-02-28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部件数量、安装工时并抑制罩部件振动的车辆的下部构造。车辆的下部构造(100)构成为,包括底板(10)、配置在底板(10)的下方的排气部件(11)及设置在底板(10)与排气部件(11)之间且安装于底板(10)的罩部件(12)。罩部件(12)具有:前侧固定部(121、122),其设置在前侧且固定于底板(10);以及加强筋部(123),其与前侧固定部(121、122)相比配置在后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车辆下部构造
    5.
    发明公开
    车辆下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91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11103.4

    申请日:2023-02-14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隔音材料脱落的车辆下部构造。车辆下部构造(S)设有:底罩(1),其设置为从下方覆盖车身下表面;隔音材料(50),其铺设在底罩(1)的上表面;以及卡定部件(80),其重叠在隔音材料(50)之上且固定于底罩(1)。

    车身下部构造
    6.
    发明公开
    车身下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01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160419.4

    申请日:2022-09-22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下部构造能够提高紧固刚性并抑制下纵梁装饰部与底罩相互脱离。包括:下纵梁(12),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分别设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前底罩(14a),其覆盖车身的下表面,具有延伸至各下纵梁的外侧下面部(24)的第1凸缘部(42);以及下纵梁装饰部(16),其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外侧下面部(24)的第2凸缘部(52),第1凸缘部(42)与第2凸缘部(52)以在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状态共同紧固于下纵梁(12)的外侧下面部(24)。

    车身下部构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1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142132.9

    申请日:2022-09-20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下部构造,其能够在雪等侵入底罩内的情况下避开雪等的载荷以防止底罩破损。车身下部构造具备从下方覆盖拖曳臂(5)的一部分的底罩(7)。底罩(7)具有从与拖曳臂(5)相比的前方延伸至覆盖拖曳臂(5)的前方部(51)的位置的前方罩部(71)和从前方罩部(71)的后端部(71a)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连续地朝向后方延伸的后方罩部(72)。底罩(7)通过与后端部(71a)相比配置在前方且与拖曳臂(5)相比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第1紧固部(73a)和与第1紧固部(73a)相比配置在后方且与拖曳臂(5)相比设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第2紧固部(73b)固定于车身(1)。

    车辆前部构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66790.2

    申请日:2012-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B62D25/08 B62D25/082 B62D25/088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挡风玻璃下部件(6);横梁(7),其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部件(6)上;上构件(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减震器壳体(4),其固定在上构件(1)的车宽方向内侧,且配置在横梁(7)的前方;以及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其连结横梁(7)和减震器壳体(4)。通过挡风玻璃下部件(6)和横梁(7)而形成闭合截面(K)。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具有:减震器壳体固定部(51),其固定在减震器壳体(4)的上表面(41);和纵壁部(53),其从减震器壳体固定部(51)的车宽方向内侧向后方延伸,且固定在横梁(7)上。

    车身下部构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91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1142132.9

    申请日:2022-09-20

    Inventor: 二瓶秀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下部构造,其能够在雪等侵入底罩内的情况下避开雪等的载荷以防止底罩破损。车身下部构造具备从下方覆盖拖曳臂(5)的一部分的底罩(7)。底罩(7)具有从与拖曳臂(5)相比的前方延伸至覆盖拖曳臂(5)的前方部(51)的位置的前方罩部(71)和从前方罩部(71)的后端部(71a)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连续地朝向后方延伸的后方罩部(72)。底罩(7)通过与后端部(71a)相比配置在前方且与拖曳臂(5)相比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第1紧固部(73a)和与第1紧固部(73a)相比配置在后方且与拖曳臂(5)相比设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第2紧固部(73b)固定于车身(1)。

    车体下部结构
    10.
    发明公开
    车体下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92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6746.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且能够抑制导流板在遇到障碍物时所受到的冲击。车体下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且能够在覆盖所述车体的下部的收纳位置以及往下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导流板。其中,所述车体下部结构还包括:轴部件,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延伸,将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带部件,以一端连接所述导流板,且以另一端连接所述车体;以及致动器,用于卷绕所述带部件,并且,所述带部件在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纳位置移动时弯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