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5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880100347.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其即使浸渍在包含窜漏气体、结露水的润滑油中之后,也能够在与所啮合的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动力传递齿轮之间形成期望的齿隙,实现齿轮成本降低、耐久性提高、啮合声音减小。在与向内燃机(3)的辅机(8)传递曲柄轴(31)的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齿轮(47)啮合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82)中,动力传递齿轮由铁系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内燃机用辅机齿轮设置于旋转轴(88),为采用不含纤维等加强材料的耐热树脂的单一组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得到的树脂制齿轮,该旋转轴(8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曲柄箱(35)内,在曲柄箱(35)中支承有曲柄轴,初始使用前的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内燃机用辅机齿轮的齿形形状设定为,内燃机用辅机齿轮吸收水分后的最大膨润状态下的与动力传递齿轮的齿隙大于规定的最小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080308.7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可以从起动时起可靠地实现减压的功能,而且可以降低减压功能的切换转速。内燃机(35)具备:减压配重(109),所述减压配重(109)与臂部件(108)结合,利用在重力的作用下绕摆动轴线(Xs)作用于第一方向(DR1)并根据绕凸轮轴(82)的旋转轴线(Xc)的旋转角位置而变化的第一转矩(Tf),朝向非动作位置对减压凸轮(106)施加驱动力;弹性部件(125),所述弹性部件(125)与臂部件(108)连结,具有绕摆动轴线(Xs)在第二方向(DR2)上生成第二转矩(Ts)的弹性,并朝向动作位置对减压凸轮(106)施加驱动力;以及起动电机(54),所述起动电机(54)与曲轴(61)连结,在起动之前将曲轴(61)定位于第二转矩超过第一转矩的旋转角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684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615174.1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山周二
IPC: F01L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能够在减压时最佳地调整排气阀的升程量。内燃机具有:减压凸轮(112),其在不足预先设定的转速时,使具有与凸轮轴(95)的旋转轴线(Xc)平行的母线的弯曲突面(121a)从与凸轮轴(95)同轴的虚拟圆筒面(124)突出;减压滑动面(135),其在虚拟圆筒面(124)的外侧,设置于排气侧摇臂(97b),与虚拟圆筒面(124)交叉,在凸轮轴(95)旋转时与弯曲突面(121a)滑动接触。减压滑动面(135)由与凸轮轴(95)的旋转轴线(Xc)平行的平面、以及具有与凸轮轴(95)的旋转轴线(Xc)平行的母线且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弯曲面(135b)组合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15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80021986.7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内燃机具备减压凸轮(112),其在小于预设定的转速时,使具有与凸轮轴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母线的弯曲突面(129)自与凸轮轴同轴的假想圆筒面(122)突出;凸弯曲面的凸面减压从动面(133),其在假想圆筒面(122)的外侧设置于排气侧摇臂(97b),在距假想圆筒面(122)最近的位置与假想圆筒面(122)对置并与弯曲突面(129)接触;凹面减压从动面(134),其在凸轮轴的正转方向上设置于凸面减压从动面(133)的上游,形成为具有与凸轮轴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母线的凹弯曲面,并与弯曲突面(129)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减压凸轮和排气侧摇臂的碰撞音及排气门的落座音。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273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80053858.4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9 , F02M25/0872 , F02M3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在燃料箱(22)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64)向积存在内燃机(20)的曲轴箱(49)里的发动机机油(48)中导入的蒸发燃料引导装置。蒸发燃料导管(41)从所述燃料箱延伸。蒸发燃料通道(52)与该蒸发燃料导管连结。该蒸发燃料通道设于所述曲轴箱,其被设置为,在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既定下限水平线(89)靠下的位置且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泵的吸入通道的入口靠上的位置,把所述蒸发燃料向所述发动机机油中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4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80060515.0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7/00 , B62J35/00 , B62K2202/00 , F02M25/089 , Y10T137/68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骑乘型车辆的布局并且可以防止燃料罐内的液体燃料流入发动机的情况、发动机内的油流入燃料罐的情况的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蒸发燃料通路(110)以在连接燃料罐(35)与发动机(E)的中途具有最上部(X)的方式配置,该最上部(X)配置于比燃料罐(35)的燃料上限面、发动机(E)内的油上限面以及置脚部(44)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44030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10136146.3
申请日:2008-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为了减小部件数量,为了能够从水套放出空气并为了简化小型车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散热器周围的导管布局,其中:经由支撑轴,发动机主单元被主体框架可摇摆地支撑,并且在侧视图中,在曲轴箱侧,其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支撑轴的下部的散热器由曲轴箱支撑。散热器被布置在曲轴箱侧面,其前端布置在支撑轴前;并且经由在侧视图中,从引出管(140)比入口管(139)侧更高的经过支撑轴(43)上部的导管(41),引出管(140)和入口管(139)被联接,其中:引出管(140)被设置到发动机主单元(33),用于从发动机主单元(33)的水套的最上部分引出冷却水,并且入口管(139)被设置在支撑轴(43)的上部的散热器(96)的上部箱(100)。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765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48915.7
申请日:2007-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4 , F01P11/0285 , F01P11/04
Abstract: 一种具备散热器的水冷式内燃机,其使汽缸体中的水流通构造简化,同时实现连接内燃机主体和散热器的配管的布置的紧凑化。水冷式内燃机(E)具备由汽缸体(20)以及汽缸盖(21)构成的内燃机主体和散热器(52)。散热器(52)相对于内燃机主体在作为规定方向的右方向隔开配置。在汽缸体(20)以及汽缸盖(21)的右方向靠散热器52的端部(20e、21e)设置收容具备链条的气门用传动机构的链条室(44)。在汽缸盖(21)的端部(21e)连接将从体侧水套流入到盖侧水套Jh的冷却水引导到散热器(52)的入口配管(57)的冷却水出口部(61)在盖侧水套Jh开口设置。冷却水出口部(61)在右方向位于比链条室(44)离散热器(52)更近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278026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10001519.8
申请日:2004-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1/02
Abstract: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其中,可移动地收容传动部件的传动部件移动通路设在曲轴箱和气缸盖之间,该传动部件挂在固定于曲轴的驱动轮和固定于凸轮轴的被动轮上,在曲轴箱和侧盖间的动作室内收容转动部件,在曲轴箱侧有效利用作为回油通路功能的传动部件移动通路而防止增加加工工时,同时还可防止油的搅拌阻力增加和油的恶化。油引导部(103)引导从传动部件移动通路(85)向动作室(43)流下的油,该油引导部(103)覆盖转动部件中至少传动部件移动通路(85)侧的外周,并与曲轴箱(22)形成一体,同时,形成把在油引导部(103)引导的油导向曲轴箱(22)内的回油通路(104)。
-
公开(公告)号:CN1075597C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96114478.5
申请日:1996-1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 , F02B61/02 , F02N11/00 , F02N15/00 , F02N15/006
Abstract: 在具备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5和起动机构的车辆中,起动机构通过起动马达110的驱动使跳入齿轮117凸出来,从而与形成于驱动皮带轮77外周缘的齿轮77a相啮合,使与该驱动皮带轮77一体旋转的曲轴40旋转,从而起动内燃机;该内燃机起动装置在形成有上述齿轮77a的驱动皮带轮77的、与皮带75相反一侧的侧面上,通过橡胶烧结粘贴有皮带式无级变速器室冷却用的橡胶制的风扇118。因此,可以降低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噪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