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2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8287.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16/38 , G06F16/901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工程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通过预设处理方法确定到标记文本数据;根据标记文本数据通过预设匹配算法确定特征数据,根据特征数据和参考数据通过预设构建算法确定图数据库,获取基坑描述文本,根据基坑描述文本通过预设提取转化算法确定关键词文本,根据关键词文本分别通过预设提取检索方法和预设矢量检索方法确定提取文本和矢量文本;根据提取文本和矢量文本通过预设整合算法确定整合数据,根据整合数据通过预设预测模型确定评估结果和工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坑风险评估方法对于人工描述的内容无法做到准确快速的理解,导致评估的效率低且评估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4609.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计算模型A以获得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环境参数B,选取元启发算法C以生成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参数D,将B和D的并集作为A的计算参数,以得到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布;确定变形控制准则E,对变形和内力分布运用E,以构建变形控制优化模型F;根据C对F进行迭代搜索,以获得最优参数解集合G,从G中挑选符合工程实际的方案作为逆向设计过程的最优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变形计算模型、变形控制优化模型和元启发式搜索,解决了现有逆向设计过程中搜索最优参数时一般的参数搜索存在效率低、搜索不够科学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23160.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萍乡市交通运输局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涉及高速公路桥梁技术领域。该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沉降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桥梁主体、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其中部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其中部的转轴连接有测量机构,通过所述测量机构带动其外表面的定位头进行移动,使其指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框外表面的刻度窗。本发明,精准读取桥梁主体的下降高度,无需专业化工具,精度测量细微沉降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9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23533.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包括两个拱形主梁,拱形主梁之间安装有支护机构,支护机构包括有两个安装座、两个弹性伸缩梁以及一个支护板,弹性伸缩梁与安装座相铰接,支护板设置有连接座,弹性伸缩梁与连接座相铰接,一个拱形主梁开设有定位槽,支护板连接有定位插杆,拱形主梁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拱形主梁安装有移动轮,拱形主梁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本发明通过两个拱形主梁相互运动靠近,从而在弹性伸缩梁的铰接传动,使得各个支护板抵接支护隧道内壁,并且各个支护机构所设置的弹性伸缩梁在于隧道内壁抵接支护后自适应的压缩,在隧道内壁不平整的情况下,各个支护机构均能够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5092.9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断面管棚钻进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辅助伸缩杆、主伸缩杆、移动平台、角度调节组件、管棚和角度定位组件,所述辅助伸缩杆和主伸缩杆的底端均连接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辅助伸缩杆的顶端通过球铰连接有用于支撑管棚的辅助支撑件,主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设有用于支撑管棚的主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管棚转动钻入隧道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管棚分别穿过所述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所述角度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上。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配合角度定位组件,调节钻进角度和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3245.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形效应的斜坡桥桩动力响应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地勘资料获取斜坡地形、桩基及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2)基于Graf加法定理计算得出由于地震波震动引起的斜坡土体位移场;(3)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将地震波引起的斜坡自由场转化为荷载施加到桩基上,建立桩基的受力平衡方程;(4)在桩顶、桩底均处于自由约束的情况下时,求解均布荷载引起的桩基位移及其所受的弯矩,剪力。上述方法通过结合Graf加法定理与Winkler地基梁模型,首次提出了斜坡上桩基础震动响应闭合解,并准确揭示斜坡地震放大效应对桩基础震动响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5301.5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大灌注桩的冷却承重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在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中,有时需要采用超大直径灌注桩作为基础承重结构,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水化热,施工中常常采用超缓凝混凝土来开展超大直径灌注桩的施工。但超缓凝混凝土延长了工期,同时超缓凝过程也为预埋构件施工带来了额外的风险。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大灌注桩的冷却承重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包括内层钢柱和外层钢柱,内层钢柱用于承重,外层钢柱用于疏散水化热,外层钢柱同时提高了混凝土与钢柱之间的结合程度。本发明的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有效缩减了施工时间,同时增强了灌注桩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666106.1
申请日:2021-12-31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加固构件装置,包括土工袋和支架,所述土工袋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土工袋上部开口,且所述土工袋开口处设有袋口盖,所述土工袋底部向内凹陷,且形状为四棱锥型,所述土工袋底部中心设有吊带,所述吊带长度尺寸大于土工袋高度尺寸,所述支架设于土工袋内部,所述支架形状为与土工袋底部棱边相匹配的四棱锥型支架,且所述土工袋底部棱边与支架棱边相固定,所述土工袋内部充填有砂石,本发明既能够满足强度和沉降要求而且工期短成本低,施工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54291.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房建设指挥部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力可调的深基坑换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深基坑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换撑装置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实际操作困难、工序繁琐、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而且支撑力完全取决于相互之间的反作用力,不能调节。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力可调的深基坑换撑装置,包括支撑梁和分别将支撑梁的两端连接到地连墙和建筑物外墙的滑动锁止结构,支撑梁包括支撑臂和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撑距离和支撑力,且该换撑装置主要采用型钢材料,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还可拆卸循环利用,可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同时还减少了施工的成本,操作简单,克服了现有换撑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34408.0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路基缩尺模型试验方法,包括:根据路基原型尺寸及试验条件确定缩尺比例及路基模型尺寸;获取实际路基填料的级配,结合缩尺模型试验的要求采用级配缩尺混合法对实际填料级配进行缩尺换算;根据缩尺填料级配,按粒径从大到小依次称取所需粒径的填料,并搅拌均匀;根据路基模型的测量需求,确定土体内部响应测量装置的尺寸及安装位置;在路基模型填筑过程中,埋设并安装土体内部响应测量装置,再完成路基填筑;施加循环动荷载,对缩尺模型实验的路基土体动力响应及累计沉降进行监测。本方法更好的模拟实际路基填料性质,针对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动力响应及累计沉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