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5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06402.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在L‑丝氨酸生产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柴油食烷菌来源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第160位谷氨酸替换成亮氨酸、第193位谷氨酸替换成谷氨酰胺和第266位谷氨酸替换成甲硫氨酸。所述突变体酶活性比野生型高35.4%,热稳定性是野生型的2.57倍。本发明提供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体催化甘氨酸和甲醛合成L‑丝氨酸的效率更高,最终产量高达92.88g/L。本发明的重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体能更好的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并解决现有技术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活性低,稳定性低,表达量低,L‑丝氨酸的合成产量低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42772.4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制备α‑酮异己酸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技术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通过pmLAAD的蛋白质改造,通过分析pmLAAD膜结合疏水插入序列结构,并设计了增强膜蛋白LAAD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突变体,克服了之前野生型酶催化效率低的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对转化体系的催化剂浓度、缓冲液种类、pH和温度行了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pmLAAD在最优条件下,48h时α‑酮异己酸的产量可达到110.01g/L,转化率>90%。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加快了酶转化法生产α‑酮异己酸的工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1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0419.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7/00 , C12N7/02 , C12P1/04 , A01N63/40 , A01P1/00 , A23K10/18 , A61K35/76 , A61P31/04 , C12R1/19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JNUW3的分离以及抗JNUW3噬菌体大肠杆菌的开发,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分离出来自污染发酵罐的噬菌体JNUW3,该噬菌体能够抑制多种大肠杆菌。本发明成功地筛选出一株具有噬菌体抗性的底盘细胞JNK4,与现有技术中的大肠杆菌相比,可以抵抗噬菌体JNUW3的感染;并且也可以抵御T7噬菌体,具有一定的广谱抗噬菌体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发酵产物在生产中易受到噬菌体侵染导致发酵失败的难题,提高了发酵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7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3852.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7/00 , C12N7/02 , C12P1/04 , A01N63/40 , A01P1/00 , A23K10/18 , A61K35/76 , A61P31/04 , C12R1/19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JNUWH的分离以及抗JNUWH噬菌体大肠杆菌的开发,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地筛选出一株噬菌体JNUWH,所述噬菌体JNUWH能够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所述噬菌体JNUWH能够裂解多种大肠杆菌。本发明成功地筛选出一株具有噬菌体抗性的底盘细胞KWH,与现有技术中的大肠杆菌O78:H11、BL21、W3110、MG1655、JM109相比,可以抵抗噬菌体JNUWH的感染;并且也可以抵御T1、T7噬菌体,具有一定的广谱抗噬菌体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6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552528.4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重组核酸、重组大肠杆菌及培养方法和生物合成L‑苏氨酸的方法,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大肠杆菌重组核酸,利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ck的编码基因、丙酮酸羧化酶pyc的编码基因和苏氨酸操纵子的编码基因对大肠杆菌进行改造,获得一株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重组大肠杆菌LMT4,利用所述LMT4进行发酵生产,L‑苏氨酸产量以及转化率明显提高,为L‑苏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92249.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糖质原料生产胍基乙酸的方法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利用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之间的穿梭质粒pXMJ19将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在不同菌株中过表达,经摇瓶发酵筛选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var.CCTCCAB2021051作为胍基乙酸的生产菌株。利用RBS优化提高酶的表达量,增强菌株对碳氮源的吸收和利用,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5L罐放大生产,发酵72h,胍基乙酸产量达27.2g/L。本发明方法生产胍基乙酸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利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52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782040.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31 , C12N15/113 , C12N15/77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igma因子提高棒杆菌抗氧化性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棒杆菌内源性σ因子的启动子PsigE过表达σ因子SigE,提高高溶氧发酵条件下钝齿棒杆菌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实现了对基因sigE的过表达,通过对胞内ROS、抗氧化酶酶活分析及辅因子水平测定,明确SigE在抵抗高溶氧发酵胞内氧化应激方面的调节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ROS应激过程中,对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提高细胞抗氧化性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1233.4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及其在生产胍基乙酸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了多位点氨基酸组合型突变方式,实现了突变体AkAGATT225Q/A258P/L278K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的技术效果,为工业上大规模生产胍基乙酸提供了应用价值。将本发明构建的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突变体用于生产胍基乙酸,通过优化转化条件,在1L转化体系中,反应24h胍基乙酸产量达21.4g/L,转化率为90.4%,较原始酶生产胍基乙酸的产量提高了49.6%。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94369.2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AS突变体及其在合成茶氨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易错PCR对Methylovorus mays来源的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进行随机突变,筛选得到酶活提高的突变酶GMASY198S,比酶活为24.4±1.6U/mg,比酶活比原始酶提高35.8%。本发明还通过偶联多聚磷酸盐激酶PPK,提高ATP的供给能力。进一步通过优化PPK酶的底物浓度,在仅添加5mM ATP的情况下,2.5U/mL PPK和10U/mL GMASY198S偶联催化100mM谷氨酸产生94.6±3.5mM L‑茶氨酸,转化率可达94.6%,提高了L‑茶氨酸的转化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23117.5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聚磷酸盐激酶及其偶联谷胱甘肽双功能酶生产谷胱甘肽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分子对接和定点突变,理性设计来扩大多聚磷酸盐激酶的双底物polyP6和ADP通道腔,并提高多聚磷酸盐激酶的比酶活,将筛选获得的聚磷酸盐激酶突变体用于生产谷胱甘肽,通过发酵菌体生产并积累GshAB和多聚磷酸盐激酶,收集菌体后破细胞得到裂解液,该裂解液具有内源性的ATP可启动再生系统的优点,避免谷胱甘肽胞内生产过程中细胞屏障和复杂的通路修饰等问题,快速在体外重构谷胱甘肽的生产通路。偶联ATP再生体系后,可以减少ATP的使用,对生产体系优化后可以实现高效生产谷胱甘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