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炉冷却器热态试验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5080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463450.3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炉冷却器热态试验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冷却壁系统、水循环系统和风口中小套系统三个部分。分别对于高炉冷却壁的热态试验、风口中套的热态试验、风口小套的热态试验设计了三条管路系统,每条管路系统的水管尺寸均与冷却器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保持一致。每条管路系统都设计了水泵、流量控制阀门、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水温测量装置,可精确的控制和采集高炉冷却器在热态试验过程中的参数。该系统可保证热态试验过程中冷却水质量的稳定、冷却器进水温度的稳定,并可精确的测量冷却器进出水温度、水流量和水速,与高炉冷却器实际工业应用工况保持一致。

    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34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64588.8

    申请日:2017-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5/003 C21B5/008 C21B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氧高炉炼铁方法,其主体设备包括全氧高炉和煤气提质加热炉,在全氧高炉炉缸上环形设置有氧气鼓风口、喷煤口和下部提质煤气入口,在高炉炉身中下部设置有上部提质煤气入口,所述煤气提质加热炉包括上部内管、下部外管、反应腔和液渣室。通过对主体设备和具体流程参数进行改进,使得焦炭使用率得到大幅度下降,炉顶煤气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改善了炼铁工序中的工艺参数。

    一种超高温煤粉燃烧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198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32855.4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煤粉燃烧实验装置,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解决了超高温条件下煤粉燃烧率检测的问题,同时该装置可用于生物质等的新型燃料燃烧率的检测。该装置包括气体混合罐、气体预热炉、气体加速器、煤粉螺旋给料器、流量计、快速切断阀、混合管、电弧燃烧室、电弧控制柜、粉尘收集器、二次除尘器、气体分析仪、计算机、数据线、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可以使煤粉按照不同流量均匀、连续喷入燃烧室。同时采用气体加速器加速热风,采用电弧燃烧室产生超高温燃烧煤粉,可以使煤粉燃烧状态更加接近于高炉实际工况。为高炉煤粉高效燃烧提供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喷煤方案。

    一种可视化铁矿粉高温冶金性能的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173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5867.4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计算铁矿粉高温冶金性能的测定装置。该发明所用设备主要有计算机、控制柜、卧式加热炉和图像采集系统等。试验过程中首先选取铁矿粉及其辅料的混合块置于卧式加热炉中,同时打开计算机和摄像仪开始图像采集,然后按设定好的程序升温制度升温。根据摄影仪所摄铁矿粉混合块形貌及面积的变化率求出铁矿粉冶金性能指数,每批铁矿粉可测1~5个试样,求其平均值得出铁矿粉冶金性能指数。该方法设备简单,容易操作,计算机实时控制,可计算特定温度控制制度下的铁矿粉高温冶金性能指数,也可减少采用常规方法测量铁矿粉冶金性能时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

    一种基于煤气化原理的高炉渣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670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7399.4

    申请日:2012-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煤气化原理的高炉渣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由水气化单元、水气输送管道、冷却水管道、煤气化单元组成,其中水气化单元为煤气化提供气化剂;煤气化单元产生具有一定热值的水煤气,连接这两个单元的是水气输送管道和冷却水管道。本发明将渣中的热量用于煤气化反应的动力,把渣中的热量固化到煤气的化学能之中,通过将渣的热量回收、粒化以及煤气化联系在一起,不仅对渣体进行了有效的冷却,而且将渣中的热量转移到具有发热值的煤气中,是高炉炼铁系统节能减排的一项综合工艺方法。

    一种以生物质含碳球团为原料的转底炉炼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52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80751.X

    申请日:2012-03-23

    Abstract: 一种以生物质含碳球团为原料的转底炉炼铁方法,属于黑色冶金领域;涉及一种使用生物质作为炼铁燃料和还原剂的转底炉炼铁工艺,该工艺利用可再生的碳中性生物质焦粉代替煤粉,将生物质焦粉与铁矿粉按C/O=1.1~1.4进行配合,并加入合适粘结剂混匀造球,进入转底炉进行加热、还原得到金属化球团。生物质焦具有碳中性,可从根本上降低煤炭消耗带来的CO2等污染物排放;生物质焦杂质含量少,可解决使用煤炭导致的产品硫含量过高的问题,并改善产品综合质量;生物质焦制备过程的能量可由生物质本身提供,基本实现绿色循环生产。本发明拓宽了转底炉炼铁的能量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

    一种焦炭反应性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55612.4

    申请日:2009-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炭反应性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首先将焦炭破碎至74~386μm,然后放入特制坩埚中,热天平以5~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1100℃,并通N2保护,到达指定温度后通CO2反应,反应过程中继续以1~10℃/min的速率升温,反应完成后做重量-温度图,得焦炭反应开始温度(TS),以焦炭反应开始温度作为衡量焦炭反应性好坏的标准。本发明与其它测定焦炭反应性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试验设备小型化,占地面积小,尤其是在试验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CO等有毒气体,安全性好,可广泛适用于工厂、学校及科研院所。

    烧结用固体燃料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097072.9

    申请日:2021-09-18

    Inventor: 左海滨 袁亚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用固体燃料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烧结用固体燃料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能量平衡原则在绝热体系下考虑不同种类固体燃料混合燃烧反应行为,主要建立在理论燃烧温度、有害气体排放指数和使用成本指数三个主指标上;S2,基于上述三个主指标,建立基于满足生产需求的燃料评价特征值K;S3,通过上述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预定种类和预定配比的固体燃料配料方案的燃料评价特征值K,对比分析K值的大小来定量评价不同燃料配料方案的优劣。该模型计算方便,对现场烧结生产燃料种类和配比的选择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相应指标的修改,亦可用于其它类型烧结用燃料的评价。

    一种针铁矿、制备方法及应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1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70207.9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铁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针铁矿、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褐铁矿粗破碎,过筛,得到粗破碎样品;S2细破碎、分级筛分,得到多批次细筛分样品;S3细筛分样品加热、保温;S4细筛分样品进行磁选,将磁性较弱的赤铁矿与强磁性物质一并提取出来;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直至剩余的磁性物质含量到设定阈值内;S6细筛分样品冷却到针铁矿的尼尔温度以下,再次进行磁选,分离出针铁矿。本发明方法处理量大,处理效率高,可连续生产,显著降低了针铁矿的获取难度。此外,与传统水热合成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去除了化工产品的使用,有效减少生产针铁矿过程的环境问题。

    一种高纯晶状石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66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783917.8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晶状石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墨资源生产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原料破碎、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然后经碳化得到生物质碳,并将所述生物质碳输送到晶状石墨生产设备内的铁水中;提高所述晶状石墨生产设备内的铁水温度以增加铁水碳含量,后使铁水温度快速降低,促使铁水中的碳快速析出形成晶状石墨并上浮于铁水表面;收集浮于铁水表面的晶状石墨,并采用超声波处理结合浮选的方式去除晶状石墨中的杂质,并采用酸浸法进一步提纯,最终得到高纯晶状石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生产优质晶状石墨,碳含量达到99.0‑99.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