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炉炉缸高温熔体粘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40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410031144.7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熔体性质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炉炉缸高温熔体粘度预测方法及系统,以历史数据集的高温熔体的温度、成分、固相析出、液态结构作为输入变量,将高温熔体的粘度作为输出变量;选择SGD算法作为优化器,划分神经网络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调整隐藏层个数M、网络节点数目N,训练神经网络模型;选择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决定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各项评价指标的判别标准,获得训练效果良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待测高炉炉缸高温熔体粘度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半经验模型无法很好模拟多组元熔体粘度的问题,为高温粘度的预测提供新思路。

    一种测定液态碱金属对炭砖破坏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1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1000.X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液态碱金属对炭砖破坏作用的方法,包括:步骤S1、在室温下,将待测炭砖通过切割、打磨、抛光制成炭砖试样;步骤S2、根据高炉解剖后发现的炭砖碱金属含量,称取碱金属碳酸盐;步骤S3、根据反应称取过量的碳粉用于还原碱金属碳酸盐,并将碱金属碳酸盐和碳粉混合混匀,形成试剂;步骤S4、将试剂和炭砖试样放入密闭的反应容器中,并将反应容器置于加热装置的恒温位置处,持续通入保护气体,升温至1100‑1300℃保温1‑3h,然后降温至750‑900℃保温1‑3h,最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5、取出炭砖,测量碱金属侵蚀后的炭砖抗压强度,和/或将炭砖打磨、抛光制样,观察炭砖微观形貌。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工艺可控性强、能耗小等优点。

    一种冷却器有效长度确定及安装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7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61178.2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器有效长度确定及安装排布方法,冷却器有效长度随高炉炉身下部、炉腰与炉腹位置的不同而逐渐增加;随高炉炉役初期、中期、后期、末期不同时期而逐渐缩短;通过增加冷却器安装数量、增加安装列数、缩短安装间距、改善冷却器排布方式,达到增加高炉渣皮固定范围与渣皮附着点位,增强冷却器整体的挂渣能力,有利于稳定渣皮避免渣皮频繁脱落,延长冷却器使用寿命;本发明确定了冷却器有效长度的计算方法和确定了不同炉役时期与高炉不同部位冷却器的有效长度且通过改变冷却器的安装排布方式方法从而达到了增加渣皮固定范围与渣皮附着点位,增强冷却器整体挂渣能力的目的,有利于稳定渣皮避免渣皮频繁脱落,延长冷却器使用寿命。

    一种评价高炉炉缸热面黏滞层物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93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762906.2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评价高炉炉缸热面黏滞层物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通过将冷却装置插入耐火材料试样进行试验,将耐火材料试样同时置于渣铁中用以模拟耐火材料试样的实际服役状况,利用冷却水的冷却控制黏滞层的形成过程,试验后,测定黏滞层厚度、物相组成、气孔率、导热性能,热膨胀系数等多种物性,分别研究炉渣、铁水、温度、接触时间、耐火材料试样种类对黏滞层的影响,综合评价黏滞层的物性。通过本发明可以对高炉操作管理制度及耐火材料试样的选取提供有效的指导性意见。此种方法填补了目前关于黏滞层试验研究方法的空缺,能够较好的模拟高炉内部实际情况,可以对炉缸热面黏滞层的状态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评价高炉耐火材料抗水蒸气氧化侵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37984.1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高炉耐火材料抗水蒸气氧化侵蚀性能的方法,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确定实验相关参数,并进行模拟实验,得到水蒸气氧化侵蚀耐火材料的系列数据;采用限定公式进行侵蚀速率的计算,并将其与质量变化率、体积变化率、侵蚀度、微观形貌变化特征等指标结合,得到高炉耐火材料抗水蒸气氧化侵蚀性能的评价体系,对高炉耐火材料的抗水蒸气氧化侵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方法简单,实验成功率高,得到的评价指标全面、准确;在评价耐火材料抗水蒸气氧化侵蚀时引入了侵蚀速率的定义,并给出准确的计算方法,该指标科学合理、准确率高,与高炉炉缸耐火材料的实际侵蚀情况相吻合,为高炉炉缸长寿生产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一种检测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286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596710.3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系统、方法及装置,涉及高炉炉缸活性检测技术领域,计算得到渣铁滞留率可以实时准确的反映高炉炉缸的活跃性。该系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加热炉、温度传感器、测量装置以及处理器,其中,盛放渣铁的第一容器倒扣于盛放圆滑焦粒的第二容器上,两个容器悬挂于加热炉中;温度传感器置于第一容器上方指定位置,用于测量渣铁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容器盛放的初始渣铁质量、盛放渣铁的第一容器和盛放圆滑焦粒的第二容器的初始总质量以及加热后总质量;处理器用于根据上述三个质量,确定渣铁滞留率,以作为评价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第一参考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确定高炉炉缸活跃性的过程中。

    一种冷却水管优化配置的方法及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8095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256635.0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炉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水管优化配置的方法及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所述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包括与总进水口/总出水口连接内径与总进水口/总出水口相同的第一大环;横向分流管;竖直分流管;连接所述竖直分流管和横向分流管的第二大环;连接竖直分流管和冷却壁水管的第三大环;所述第一大环、横向分流管、第二大环、竖直分流管和第三大环顺序连通;所述竖直分流管与所述第二大环不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大环与所述冷却壁水管连通。所述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可使高炉炉体冷却壁在周向方向上的水量分配更加均匀,并减少了冷却壁的破损,提高了高炉寿命。

    一种烧结配加炼钢污泥的处理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2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19375.5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配加炼钢污泥的处理工艺方法,以铁矿粉和炼钢污泥为主原料,以石灰石,白云石为熔剂,以焦粉和煤粉为燃料,以炼钢废水和清水为加入的水分,采用加入底滤泥和污泥浆的方式加入炼钢污泥到烧结工序中,得到的烧结矿的冶金性能为烧结矿的软化开始温度可达到1210℃,软化温度为110℃,还原性可达78%,低温还原粉化也为63%。该方法有提高污泥利用率,充分利用污泥处理过程的水,减少清水的使用量,节省水资源,降低烧结生产成本,提高烧结透气性,提高产量等优点;生产得到的烧结矿软熔性能、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符合高炉入炉要求;污泥处理成本低,节约水资源且避免了炼钢污泥对环境的污染,精简了工艺,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在价值。

    利用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86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31355.1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方法,将经过预热和预还原后的钒钛磁铁矿通过HIsmelt熔融还原炉的矿枪直接喷吹入炉,控制热风温度、热风含氧量、矿粉喷吹量、煤粉喷吹量以及熔剂喷吹量,控制炉渣中FeO百分比含量,遏制TiO2的过还原反应,降低炉渣与铁水中碳化钛TiC、氮化钛TiN以及碳氮化钛TiCN的生成。本发明可避免铁水和炉渣中高熔点固体质点碳化钛、氮化钛以及碳氮化钛的生成,从而实现全钒钛矿冶炼这个目前高炉炼铁长流程方式尚未实现的目标,有利于大规模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解决目前高炉渣中TiO2由于品位较低而无法继续利用的技术难题。

    一种检测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286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96710.3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系统、方法及装置,涉及高炉炉缸活性检测技术领域,计算得到渣铁滞留率可以实时准确的反映高炉炉缸的活跃性。该系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加热炉、温度传感器、测量装置以及处理器,其中,盛放渣铁的第一容器倒扣于盛放圆滑焦粒的第二容器上,两个容器悬挂于加热炉中;温度传感器置于第一容器上方指定位置,用于测量渣铁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容器盛放的初始渣铁质量、盛放渣铁的第一容器和盛放圆滑焦粒的第二容器的初始总质量以及加热后总质量;处理器用于根据上述三个质量,确定渣铁滞留率,以作为评价高炉炉缸活跃性的第一参考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确定高炉炉缸活跃性的过程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