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63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14209.6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65 , H01G9/20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优异的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层(6)、第二电极层(7)、以及充电元件(3),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一充电电压作用于该充电元件,所述充电元件(3)用于通过被绝缘物质所覆盖的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一光激励结构性改变,而在一能带隙中形成一能阶,并由此捕获电子,例如,该电池具有该充电元件(3)设置于其内部的结构,该充电元件为三维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69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280073641.9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67 , G01R1/06744 , G01R1/06761 , G01R31/3624 , G01R31/3665 , H01L2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半导体探针测试量子电池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能够在量子电池的制作工艺中途评价充电层的电特性而不引起损伤。在由电极(54)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56)层叠在支持体(52)上所构成的半导体探针(50)上,使用与量子电池相同的材料制作探针充电层(58),并照射紫外线。使用与量子电池相同的材料在半导体探针(50)上形成探针充电层(58),使得可以在不损伤量子电池的充电层的情况下进行评价。提供使用设置有探针充电层(58)的半导体探针阻(66)来测定量子电池制作中途的充电层(18)的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50),通过电压计(64)和恒流电源(62)或放电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02527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180074539.6
申请日:2011-10-30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37 , B82Y10/00 , G01R1/06744 , G01R31/3641 , G01R31/3665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量子电池的制作工艺中途进行充电层的电特性评价的采用半导体探针的量子电池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具备:将导电性的电极54和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56层叠在支持体52上所构成的半导体探针50,对半导体探针50所具备的电极54与层叠有二次电池用充电层18的基极电极14之间施加电压的电压源62,和对半导体探针50所具备的电极54与层叠有充电层18的基极电极14之间所流动的电流进行测定的电流计64;对充电层18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8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480018729.X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204 , H01M2/22 , H01M2/266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当薄膜固体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被堆叠时,该结构具有被限制的厚度和高密度。相邻的电池单元被堆叠,以致负电极彼此接触且正电极彼此接触,并且被设置为拔出的引出电极被夹在两个彼此接触的负电极之间或者两个彼此接触的正电极之间,该拔出的引出电极小于负电极表面或正电极表面,并且被夹在不同层电极之间的引出电极被设置为当从平面布置中观看时不存在所有引出电极彼此同时重叠的区域。至于引出电极的形状,可以是带状引出电极以及线状引出电极。此外,形成电极的导电片被延伸以同样作为拔出的电极,因此能够减少引出电极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16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080069428.1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中泽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84 , H01G9/2027 , H01G9/2031 , H01G9/2036 , H01G9/204 , H01L31/022425 , H01L31/022466 , H01L31/02366 , H01L31/0296 , H01L31/0352 , H01L31/0392 , H01L31/072 , H01L31/1828 , H01L2251/308 , H01M14/005 , Y02E10/50 , Y02E10/542
Abstract: 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低成本化和稳定的动作、并通过在能带隙中形成能级的新技术实现转换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通过层叠基板、导电性的第一电极、电动势层、p型半导体层、以及导电性的第二电极而构成,在所述电动势层,使被绝缘性物质覆盖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发生光激发结构变化,由此在能带隙中形成能级而捕获电子,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照射光来光激发电动势层的能带隙中的电子,从而产生电动势。电动势层被填充被绝缘性的覆膜覆盖的微粒子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通过照射紫外线发生光激发结构变化,由此在能带隙内形成新能级。通过在第一电极与所述电动势层之间设置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层,由此能够进行效率高且稳定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80014209.6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65 , H01G9/20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优异的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层(6)、第二电极层(7)、以及充电元件(3),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一充电电压作用于该充电元件,所述充电元件(3)用于通过被绝缘物质所覆盖的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一光激励结构性改变,而在一能带隙中形成一能阶,并由此捕获电子,例如,该电池具有该充电元件(3)设置于其内部的结构,该充电元件为三维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80018729.X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204 , H01M2/22 , H01M2/266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当薄膜固体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被堆叠时,该结构具有被限制的厚度和高密度。相邻的电池单元被堆叠,以致负电极彼此接触且正电极彼此接触,并且被设置为拔出的引出电极被夹在两个彼此接触的负电极之间或者两个彼此接触的正电极之间,该拔出的引出电极小于负电极表面或正电极表面,并且被夹在不同层电极之间的引出电极被设置为当从平面布置中观看时不存在所有引出电极彼此同时重叠的区域。至于引出电极的形状,可以是带状引出电极以及线状引出电极。此外,形成电极的导电片被延伸以同样作为拔出的电极,因此能够减少引出电极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380022417.1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263 , H01M10/045 , H01M10/0454 , H01M10/0459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3 , H01M14/00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用了由正极层和负极层夹着蓄电层的全固体型的二次电池结构的、从容积方面、制造方面、定位方面等一个以上的观点来看都比以往良好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适用将片状的单层二次电池折叠成两折或者四折的弯曲结构的单层二次电池,所述片状的单层二次电池的蓄电层由正电极层以及负电极层夹着。在此,优选为,使弯曲结构的多个单层二次电池并列设置,使相邻的弯曲结构的单层二次电池间直接电接触、或通过正极端子构件或者负极端子构件而接触,以实现电流容量的增大化以及端子电压的高压化的至少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54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180074825.2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刮拉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 , H01L31/186 , H01L31/208 , H01M10/4242 , Y02E10/50 , Y02P70/521 , Y10T29/531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电池的修理装置,其能够对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片状电池的缺陷进行适当地修复并将其无害化。修理装置是对蓄电层被正电极以及负电极的层夹着的、至少蓄电层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片状电池进行修理的修理装置。修理装置具有在正电极以及负电极之间施加电刺激的电刺激源、在电刺激的施加时对片状电池的电特性进行测量的电特性测量单元以及一边参酌测量到的电特性,一边指示电刺激源的电刺激值的控制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402532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74544.7
申请日:2011-10-30
IPC: H01L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4/005 , H01L31/022425 , H01L49/00 , H01M10/00 , H01M10/02 , H01M14/00 , H02J7/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通过使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而充电且能够低成本化及进行稳定动作的量子电池的电极的氧化,并防止历经长期经年变化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量子电池。能够反复使用的量子电池,是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1金属电极12、通过使被绝缘性物质覆盖了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从而在带隙中形成能级而捕获电子的充电层14、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6、以及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2金属电极18进行层叠而构成,电极具备抗氧化功能。金属电极12及18是为了保持抗氧化功能而由具有钝态特性的金属所构成的钝态金属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