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变换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0109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4929.4

    申请日:2001-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28 F16H45/00 F16H2041/246

    Abstract: 一种转矩变换器包括与泵叶轮整体相连的透平叶轮、具有凸台且覆盖透平叶轮的侧罩和穿过凸台且连接于透平叶轮的透平轴。径向轴承和单向离合器在侧罩的凸台和透平轴之间彼此轴向相邻地设置。径向轴承用于同心地保持凸台和透平轴,当反负载作用于透平轴时,单向离合器使透平轴和侧罩彼此相连。因此,单向离合器的离合器构件如透平轴和侧罩之间的挡圈接受的负载被均衡,因此,当反负载作用于透平轴时,可防止透平叶轮和泵叶轮之间的滑动,从而提供良好发动机制动作用。

    小型车辆的传动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95944A

    公开(公告)日:2001-05-23

    申请号:CN00133786.6

    申请日:2000-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5/02 F16H47/06 F16H2045/002 Y10T74/19149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传动系统中,曲轴和变速箱输入轴通过液力传动装置如液力变矩器彼此连接。一主减速装置、液力传动装置和一换档离合器从借助轴承支承曲轴的曲轴箱的一个侧面向外侧顺序安装在曲轴上,输入件、泵叶轮和透平叶轮在曲轴上的轴向运动被轴承和一个旋在曲轴末端上的螺母所限制。因此,液力传动装置的蠕动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换档离合器来消除,变速箱的操作可轻便地进行。另外,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可组装性能得到改善。

    离心式液压离合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63216A

    公开(公告)日:2000-08-16

    申请号:CN00104200.9

    申请日:2000-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3/284 F16H2045/002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液压离合器,在离合器壳体(20)中,一个摩擦离合器盘(23)通过液压压力被卡紧在加压盘(21)和压力承受盘(22)之间,该液压压力是由供给到离心液压腔(25)的工作油液接收到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在这个离心式液压离合器中,一个输入阀(26)位于离合器壳体(20)的轴毂(20b)上,以把曲柄轴2内的工作油液供给油路(271)和离心液压腔(25)连通或断开,同时一个输出阀(28)位于壳体(20)的外周边上,以相对外部打开或关闭离心液压腔(25)的内部。输入阀和输出阀通过一个共同的阀控制板34交替地打开和关闭。于是,将工作油液供给油路(271)和离心液压腔(25)彼此连接起来的油液通道长度很短,于是,油液可以很快地供给到离心液压腔,因此,离心式液压离合器到达开的状态时的响应加强。

    热交换器
    26.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0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089019.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由多个热交换单元配置为层状而构成。热交换单元由第1板材和第2板材重合而构成。第2板材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并且宽度方向设定为水平。第2板材的上表面具有第1冷凝水接受部,该第1冷凝水接受部能够接受在上表面流动的冷凝水。第1冷凝水接受部具有贯穿第1板材和第2板材而能够供冷凝水通过的至少一个冷凝水通过孔。

    变矩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23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3673.7

    申请日:2018-02-19

    Abstract: 一种变矩器,在锁紧时的转矩传递路径中介入设置有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在这些减振器之间,在转矩传递路径中附设有动力减振器,其中,动力减振器(49)具备:惯性旋转体(41),其是将重量部件(62)安装于惯性板(61)的外周部而形成的,所述惯性板(61)被夹在一对保持板(50、51)之间;和弹性部件(58),其被设置在惯性板与保持板之间,在相对于惯性板配置在与离合器构成部件(43)相反的一侧的一个保持板(50)上设置有爪部(68),所述爪部(68)在与离合器构成部件之间夹着第一减振弹簧(55),在惯性板上形成有供爪部贯穿插入且在该惯性板的周向上较长地延伸的长孔(69)。由此,能够确保充分的惯性质量而低价地制造动力减振器,并且能够实现轴向上的小型化。

    排气消音器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442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42169.9

    申请日:2013-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消音器装置,其具备催化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焊接产生背面焊道,并且能够确认催化装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的内部的状态。排气消音器装置具备排气管上游部(61A)和催化装置(63),排气管上游部形成为分别焊接排气口连接部、筒状管部及与催化装置连接的下游锥面管部(74)而成为一体的小组装体(90),催化装置具有催化剂体(80)和保持筒(82),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74B)与催化装置的保持筒通过焊接而成为一体地组装,下游锥形管部的板厚(T1)形成为比保持筒的板厚(T2)厚,并且焊接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与催化装置而使保持筒的端部(84)与下游锥形管部的外周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