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管道交叉节点保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889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4363.3

    申请日:2015-08-17

    Inventor: 陈娟 袁枝 蔡晶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管道交叉节点保护结构,包括有路面预埋槽,该路面预埋槽内设置有承载基层,其特点是:在承载基层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组件,其上开设有对应的管道通孔。同时,支撑组件顶端连接有盖板,该盖板上设置有分隔组件。并且,承载基层上设置有呈上下非水平面交叉分布的管道加固组件,位于上层的管道加固组件两端与管道通孔相连,管道加固组件之间分布填充层。由此,可以满足位于上层的管道加固组件的衔接定位,实现交叉式布局的管道保护。并且,既可以有效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外部应力,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腐蚀,可以满足拥有交叉管道布局的路面管线预埋。

    一种适用于沉井周边土体加固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57189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406148.9

    申请日:2020-10-26

    Inventor: 陈娟 高天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沉井周边土体加固的结构,包括沉井,沉井的外沿环形成排分布有注浆孔,邻近沉井的第一排注浆孔与沉井之间的间距在1米至1.1米,相邻两排的注浆孔的排距为1米至1.5米,且相邻两排的注浆孔之间呈错位结构设置,每排注浆孔之间相邻两注浆孔的间距在0.5米至0.8米,使注浆孔呈梅花形结构布置,注浆孔由上注浆孔和下注浆孔构成,下注浆孔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若干加固筋环,所述加固筋环固设在对应的每一环上的注浆孔上,上下相邻的所述加固筋环之间的间距在0.5米至0.7米,前后相邻的所述加固筋环之间设置有连接筋相连,所述加固筋环和连接筋上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沉井结构不稳定。

    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11605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584915.1

    申请日:2018-09-28

    Inventor: 陈娟 蔡金荆 袁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包括第一倒虹井井体、第二倒虹井井体及倒虹管,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分设在河边的左右两侧,第一倒虹井井体的底端高于第二倒虹井井体的底端,倒虹管穿过河床将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相连通设置,且倒虹管呈倾斜设置,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落底槽,落底槽在倒虹管的下方设置,倒虹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有闸门,闸门上通过传动杆与启动装置相连,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倾斜的倒虹管能放置淤泥的堆积,能将淤泥都存入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使其便于清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用于桥梁的伸缩缝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99165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588177.8

    申请日:2018-09-28

    Inventor: 陈娟 张德宣 韩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的伸缩缝结构,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缝固定区和第二伸缩缝固定区,第一伸缩缝固定区的长度从伸缩缝的一端至桥台的内侧设置,第二伸缩缝固定区的长度从伸缩缝的另一端至桥面铺装侧设置,第一伸缩缝固定区包括设置在桥台的钢筋保护层和钢纤维混凝土层,桥台上的钢纤维混凝土层在浇筑固化后形成钢筋保护层的上方,第二伸缩缝固定区包括设置在主梁的钢筋保护层和钢纤维混凝土层,主梁上的钢纤维混凝土层在浇筑固化后形成钢筋保护层的上方,钢纤维混凝土层内还设置有若干层防裂钢筋网。本实用新型能提高伸缩缝的强度,确保了行车通畅,同时还能降低维护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人行道路面结构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9911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743014.2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道路面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有碎石层,其厚度在8厘米至15厘米,所述碎石层的上方铺设有透水混凝土层,其厚度在12厘米至18厘米,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砂浆垫层,其厚度在1厘米至3厘米,所述砂浆垫层的上方铺设有陶瓷透水砖,所述陶瓷透水砖的厚度在5厘米至8厘米,所述述陶瓷透水砖的四周的侧边上设置有联锁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透水性好、耐久性好、砖体稳定性强的人行道路面,同时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降低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检查井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53126U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21718039.7

    申请日:2018-10-23

    Inventor: 陈娟 蔡金荆 袁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包括井身,所述井身由井筒和井底板构成,所述井筒设置在垫层上,所述井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植筋,所述植筋位于井筒的底端设置,所述植筋围绕井筒的内壁设置,所述井筒上的植筋至少分设有2层,呈上下设置,且上下分布的植筋呈错位或对齐设置,每一层的植筋均在同一平面设置,每一层的所述植筋上设置有加强网,所述井底板通过植筋和加强网铺设在井筒的底部,并与井筒构成一整体设置。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在较差地段上出现沉降后使井筒和底板分离,有效的杜绝该情况的发生,提高其稳固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后期维护和修缮的工作,并降低其成本。

    多组式路面预埋防护管道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00053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619141.1

    申请日:2015-08-17

    Inventor: 陈娟 袁枝 蔡晶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组式路面预埋防护管道,包括有路面预埋槽,在路面预埋槽内设置有基础层,其特点是:基础层上设置有管道加固组件,管道加固组件内分布有支撑通道,该支撑通道内设置有辅助支撑杆。同时,支撑通道外围分布有分隔组件,分隔组件与支撑通道外围之间设置有填充层,在路面预埋槽内分布有回填层,且回填层上分布有阻挡层。由此,在满足多足管道铺设的同时,有效承受来自外部的应力,保护内部管道不受冲击。并且,防止地下水渗入腐蚀。再者,可承受来自于地面向下的纵向应力,避免后续的管道受到纵向挤压。

    一种基于原有管线的桥梁承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982689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655154.4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原有管线的桥梁承台结构,包括外加基础结构,其分别设置于承台本体结构两侧,包括新加桩位基台、新加桩位、位于新加桩位基台下方的新加基台垫层,承台本体结构的钢筋与所述新加桩位基台的钢筋连接固定,新加桩位之间的间距是所述原桩位之间的间距的1~2倍,新加桩位基台与承台本体结构上部齐平,新加桩位基台的底部与承台本体结构的底部齐平、或新加桩位基台低于所述承台本体结构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承台改造方案是非迁移式,避免二次施工造成的费时费力、施工难度大等缺点,节约成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叠合设计巧妙的叠合桩结构,使改造后的承台结构更加稳固。

    一种桥梁排水防堵结构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43893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1040973.3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排水防堵结构,包括排水管,排水管的外表面靠顶端的位置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顶面开设有四组安装孔,四组安装孔的内部均通过安装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环,且安装环的内部安装有锥形筒,锥形筒的顶面开设有四组安装槽。通过固定环、安装孔、锥形筒、安装槽、螺纹孔、沥水孔、流通孔、安装环、安装螺栓、手持杆、过滤板、固定板和固定螺栓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解决桥梁上的水含有大量的杂质垃圾,很容易导致排水管道形成堵塞,为了防止堵塞,现有的技术通常是通过添加过滤网来实现,但是过滤网上残留的垃圾难以得到良好的清理,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会造成过滤网的堵塞,继而引发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适用于桥梁的简易式可伸缩桥台

    公开(公告)号:CN204875494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01891.6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的简易式可伸缩桥台,包括有至少两个呈镜像对称分布的梁组件,在梁组件之间分布有预设伸缩结构,其特点是:该预设伸缩结构为伸缩缝,且伸缩缝的宽度为30毫米至50毫米,在伸缩缝内设置有填充层。同时,在梁组件之间还连接有伸缩装置。由此,当桥台因为温差或是外界应力出现形变时,可以传递至伸缩缝,不会对的梁组件造成硬性冲击。并且,依托于填充层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应力的吸收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构造简单,减少了后续桥面铺装工艺的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