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围堰钢管桩与圈梁受力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8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96851.2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围堰钢管桩与圈梁受力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管桩朝向圈梁一侧的半圆形侧壁记为A侧,将钢管桩的A侧通过与圈梁相接触处分成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形侧壁记为AA侧,在两个AA侧处每侧与圈梁之间均设有受力优化构件,受力优化构件外侧设置为直角面结构,内侧设置为弧面结构,弧面两端与直角面相应的两端处固接在一起,且弧面固接于AA侧处,直角面上朝向圈梁的一侧与圈梁抵接在一起。本发明有益效果:该方法可以将钢管桩与圈梁之间的线接触受力转化为均匀的面受力,避免钢管桩与圈梁之间接触处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并且保证了钢管桩与圈梁之间受力均匀,提高了钢管桩在圈梁处的抗弯刚度,提高了钢管桩的安全性。

    一种格构式型钢混凝土桥塔结构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4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2429.2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塔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构式型钢混凝土桥塔结构。其主要针对桥塔通常需要在现场完成大规模的钢结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往往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导致工期长,且容易发生因天气、材料供应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包括多组纵向钢管,相邻两组所述纵向钢管之间均连接有多组横向钢管,所述纵向钢管与横向钢管连通,所述主体骨架还包括倾斜设置的斜向钢管。本发明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增强了抗弯、抗压和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稳定性,改善了桥塔在强风条件下的稳定性,使得桥塔的结构性能、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均得到优化,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条件。

    一种组合梁有限滑移的连接结构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11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83016.7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梁有限滑移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锚钉件,所述锚钉件包括钉柱、盖帽、膨胀对接筒、分离块和扩展块,所述盖帽的顶端与钉柱滑动连接,所述钉柱的顶端上下滑动连接膨胀对接筒,所述膨胀对接筒的顶部与上层混凝土板接触,所述盖帽的中部处螺纹连接分离块。本发明通过膨胀对接筒受到上层混凝土板膨胀的下推力,以至于分离块下移将多个扩展块撑开,在上层混凝土板膨胀后其上的孔洞扩大时,利用扩展块撑开柔性套筒,减小上层混凝土板因膨胀对可移动范围的影响,避免上层混凝土板上孔洞扩大导致其可移动范围过大,使原本相邻位置的两个组合梁相互挤压,产生形变和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