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662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71844.3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2 , B60H1/00478 , F24F3/0527
Abstract: 空气调节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空气调节热交换器的空调。一种空气调节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帕尔贴装置、多个第一热传递构件、多个第二热传递构件、空气调节通道以及热交换介质通道。空气调节通道在其中具有帕尔贴装置和第一热传递构件。空调调节通道允许待空气调节的空气流过其中。空气调节通道至少在第一热传递构件相对于空气流过空气调节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端部的下游位置处具有多个分隔通道。在每个分隔通道中的帕尔贴装置与在其余分隔通道中的帕尔贴装置分开地控制。热交换介质通道在其中具有第二热传递构件、并且允许流体流过热交换介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5997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80053647.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4/0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有:多个蓄电单体,其在层叠方向上层叠;以及温度传感器,其测定多个蓄电单体中的至少1个作为测定对象的蓄电单体的温度。多个蓄电单体各自具有:正极,其具有第1集电体以及设置在第1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具有第2集电体以及设置在第2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隔离物,其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以及封闭部,其设置于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第1集电体与第2集电体之间,以包围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进行封闭。从层叠方向来看,温度传感器配置在比测定对象的蓄电单体的封闭部靠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747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80080348.X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G11/52 , H01G11/80 , H01G11/84 , H01M10/0585 , H01M50/409 , H01M50/463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1),具备:正极(11)和负极(12),其彼此相对;多孔质的隔离物(13),其配置在正极(11)与负极(12)之间;以及树脂制的密封部(14),其密封正极(11)与负极(12)之间的空间(S),隔离物(13)构成为包含具有比构成密封部(14)的树脂材料的熔融温度高的熔融温度的材料,隔离物(13)的缘部(13a)在与构成密封部(14)的树脂材料的熔融凝固部(M1)结合的状态下被密封部(14)夹住并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12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80020280.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50/533 , H01M50/119 , H01M50/342 , H01M10/04 , H01G11/14 , H01G11/74 , H01G11/78
Abstract: 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壳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分别与对应的电极电连接。壳体具有压力释放阀所在的壁部。各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壁部的内表面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夹设部偏向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遮挡部相对于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1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391469.1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4658.4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2/34 , H01G11/78 , H01M2/18 , H01M10/04 , H01M10/058
Abstract: 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收纳有电极组装体的壳体;第1电极端子和第2电极端子;以及与第1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电流切断机构。电流切断机构具有如下结构:当壳体的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将电极端子与电极组装体之间的电气性通电路径的电流切断。电流切断机构具备:机构绝缘部,其将包括电流切断机构在内的第1电极端子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绝缘;以及端子绝缘部,其将第2电极端子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绝缘。从壁部到包括第1电极端子的机构绝缘部为止的突出尺寸与从壁部到包括第2电极端子的端子绝缘部为止的突出尺寸是相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80019362.9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5/346 , H01G2/14 , H01G9/0003 , H01G9/12 , H01G11/16 , H01H35/26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619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80030937.1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G11/12 , H01G11/52 , H01G11/78 , H01G11/80 , H01G11/84 , H01M10/0585 , H01M50/262 , H01M50/457
Abstract: 一种蓄电单体(2),具备正极(11)、负极(12)、隔离物(13)以及间隔件(14)。正极(11)具有第1集电体(20)和设置于第1集电体(20)的一个面(20a)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负极(12)具有第2集电体(21)和设置于第2集电体(21)的一个面(21a)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3)。隔离物(13)具有基材层(13a)、第1粘接层(13b)以及第2粘接层(13c)。第1集电体(20)的一个面(20a)粘接于隔离物(13)的缘部(13e)中的第1粘接层(13b)。间隔件(14)粘接于隔离物(13)的缘部(13e)中的第2粘接层(13c)。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80011738.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电极,其具有金属制的集电体(11),沿着第1方向(D1)层叠配置;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电极之间;多个间隔件(4),其沿着电极的周缘部(11c)配置,保持相邻的电极彼此的间隔;以及表面处理层(30),其在电极的至少周缘部(11c)覆盖集电体(11)的一个面(11a)。表面处理层(30)具有多个突起(31),多个突起(31)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配置,从一个面(11a)向第1方向(D1)突出。突起(31)具有随着从基端(32)侧去往顶端(33)侧而变粗的部分,间隔件(4)的一部分(4a)从顶端(33)侧到基端(32)侧介于相邻的突起(3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780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80083506.0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电池模块(1)具备:电池单元(2)的排列体(3);与排列体(3)相对配置的弹性体(5);约束构件(4),其隔着弹性体(5)在电池单元(2)的排列方向上约束排列体(3);多个线束(21),其沿着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前端的连接端子(25)连接到规定的电池单元(2)的电极端子(7);以及捆扎构件(22),其将多个线束(21)捆扎为线束捆(23),捆扎构件(22)对线束(21)的捆扎位置(26)相对于电极端子(7)和连接端子(25)的连接位置(28)而位于与弹性体(5)相反的一侧,在捆扎位置(26)与连接位置(28)之间从捆扎构件(22)分支的线束(21)具有挠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