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211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039769.9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ARMA模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用于解决控制系统的在线评价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待评价控制回路被控变量PV的当前时刻数据;b.对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剔除异常数据和平稳化处理;c.计算控制回路的性能指标;d.根据控制回路性能指标给出PI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建议。本发明通过对一段时间的历史输出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控制回路的性能指标,根据控制回路的性能指标给出PI控制器参数的调节方向,使控制器性能达到最佳。本方法无需系统的精确模型和传递函数阵,只需要系统运行数据和迟延时间信息,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适用于工业现场进行在线性能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2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29619.1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类均值核主元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所述方法首先根据故障类型对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有故障类标签的数据集;然后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其类均值核矩阵,进行中心化;再计算中心化后的类均值核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抽取核主元成分,得到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用样本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设备进行故障识别。本发明将类均值核主元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不对被检测系统发出任何指令,只使用被检测系统的运行数据就能够实现对各种生产系统的故障诊断。本方法计算复杂低,具有诊断速度快、准确性高、泛化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58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828284.2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风速测量与估计的风电系统MPPT控制装置及方法,风电系统包括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整流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负载,MPPT控制装置包括MPPT控制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DC‑DC变换器和驱动模块。本发明对风速估计信号与地面风速测量信号进行融合,可有效提高寻找最大功率点的速度和准确度,降低扰动过程中的功率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4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389672.5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因子拟合模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在采集PM2.5浓度、PM10浓度、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实际样本的基础上,进行湿度修正、标高修正,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多因子拟合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估计,从而解决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精度不高、难以实时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23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487074.7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海洋装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摆板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主要包括发电舱、摆杆、摆板、立柱、弹簧、传动杆、T型杆、控制电路;所述传动杆包括传动杆a、传动杆b、传动杆c,传动杆d,T型杆包括T型杆a、T型杆b;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舵机、速度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整流器、MCU、DC‑DC变换器、驱动模块、第一电容、第二电容、负载;方法主要包括采集摆板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所在水域的波浪速度、波浪高度和摆板高度,根据波浪高度和波浪速度和当前时刻的摆板高度计算速度生成控制舵机转动的指令,在利用采用扰动观察法,发电系统寻找最大功率点,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摆板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45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133361.8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 Y02E10/723
Abstract: 一种基于万有引力神经网络的风电系统MPPT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构造大量功率‑转速‑风速样本的基础上,建立风速的万有引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风速估计,继而通过最佳叶尖速比法预测出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最优风机转速,然后将风机的转速调节到预测的最优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为初始值,采用占空比扰动观察法以设定的扰动步长跟踪风机的最大功率。本发明采用估计的方法获取风速,无需装设风速传感器,可有效节约系统的控制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该方法利用万有引力搜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提高风速估计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具有跟踪速度快的优点,可提高风机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35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402092.0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5387 , H02M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
Abstract: 一种离网型风力发电逆变器,构成中包括MPU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于风力发电机与负载之间的整流器、储能电容、反激变换器、工频逆变桥和LCL滤波器,所述MPU控制器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分别采集储能电容电压和逆变器输出电压,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LCL滤波器的工频逆变桥侧电感电流,并通过两个驱动模块分别控制反激变换器和工频逆变桥。本发明利用神经网络逆模型和PI控制器构成的复合控制器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在过零点附近以神经网络逆模型控制为主,以充分发挥其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在电网电压峰值附近以PI控制为主,以充分发挥其稳态性能好的优点,从而有效提高了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739281.1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雾霾积灰的光伏发电功率输出减少率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利用PM2.5累积浓度、PM10累积浓度表征光伏电池面板的积灰浓度,在构造大量PM2.5累积浓度‑PM10累积浓度‑光伏电池发电功率输出减少率实际样本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光伏发电功率输出减少率的估计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估计雾霾天气下光伏电池板的发电功率输出减少率。本发明有助于提高雾霾天气下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7770.6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一种可配置式风电场三维仿真二次开发平台,包括三维模型控件库、风电系统机理模型库、虚拟风电场配置模块、虚拟风电场配置文件存储模块、虚拟风电场仿真系统呈现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依据欲仿真风电场的实际环境、机组数量、机组类型与拓扑结构,通过对三维模型控件库中的风电场环境模型及其动画模型、风机设备模型及其动画模型以及风电系统机理模型库中的风速模型、机组模型、控制策略模型等进行选取,即可生成基于虚拟现实的风电场仿真系统,支持用户在风电场仿真环境中漫游,查看设备运行信息和播放动画。该平台可快速、灵活的构建出风电场三维仿真系统,以满足用户对于风电场仿真系统模型的多样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34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622989.X
申请日:2014-11-09
Applicant: 中科诺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一种小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采集大量风速向量-转速-功率的实际样本的基础上,建立风速的萤火虫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风速估计,继而通过最佳叶尖速比法预测出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最优风机转速,然后将风机的转速调节到预测的最优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为初始值,采用扰动观察法以设定的扰动步长跟踪风机的最大功率。本发明实现了无传感器风速估计,大大节省了发电系统的控制成本,提高了寻找最大功率点的速度与准确度,降低了扰动过程中的功率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