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腰椎植入器械性能的仿生腰椎运动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30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5810.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腰椎植入器械性能的仿生腰椎运动模拟装置,包括仿生腰椎运动模拟装置、机械臂驱动装置、动作捕捉监测装置、夹紧装置和操作平台,所述的仿生腰椎运动模拟装置包括七组腰椎仿生韧带:仿生前纵韧带、仿生后纵韧带、仿生黄韧带、仿生棘上韧带、仿生棘间韧带、仿生横突间韧带和仿生囊韧带,通过机械臂驱动前臂驱动控制仿生腰椎运动模拟装置进行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等多种仿生运动姿态,以便进行腰椎植入器械的性能测试;本发明操作简便,仿真度高,测试效果精准。

    一种腰椎仿生韧带及其编织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5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96057.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腰椎仿生韧带及其编织方法,将传统线材以不同的编织方式制成仿生韧带;所述的编织方式有双结编织、单结编织及针织;本发明的仿生韧带编织方法得到的仿生韧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形态学模拟,其力学性能比较接近人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同时能满足接近人体韧带对应厚度、宽度等形态学特征;本发明的腰椎仿生韧带编织结构能够提供人型机器人腰椎部分的被动约束,进而模拟再现人体腰椎真实生理运动下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等的运动约束与受载。

    一种具备力学各向异性的仿生椎间盘

    公开(公告)号:CN115969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0888.8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备力学各向异性的仿生椎间盘,包括上终板、核心及下终板,核心上端固定于上终板下表面,核心下端固定于下终板上表面,核心包括外层的纤维环、中间的过渡区及内层的髓核,纤维环由胶原纤维片层和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附着于胶原纤维片层表面,并具有倾角,相邻胶原纤维片层交叉排列。过渡区的弹性纤维与基质层形成蜂窝状结构,该结构在靠近纤维环过渡区的蜂窝网格尺寸更小更紧凑,靠近髓核过渡区的蜂窝网格尺寸更大更稀疏。通过纤维环胶原纤维倾角和弹性模量的不同来调控椎间盘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从而实现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进而使得仿生椎间盘植入后与椎骨生理运动更自然地匹配。本发明具有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功能。

    一种具有界面应力刺激效应的椎间融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7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1451.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界面应力刺激效应的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主体呈箱型,主体前端有圆形倒角,主体中间设有植骨窗,用以填充植骨材料,植骨窗两端呈圆弧形,植骨窗中间为矩形,主体的上下表面设有固定齿,固定齿内部为孔隙结构。固定齿能在融合器植入体内后帮助固定,防止移位;孔隙结构允许150‑200μm范围内的微动,在融合器与界面处给予椎骨一定的应力刺激,使骨细胞更快速地增值分化,形成融合,降低发生沉降的概率,并且有利于骨细胞依附在其上面生长,为骨细胞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本发明可在椎体融合器界面给予椎体一定的应力刺激,加速骨细胞生长分化,快速形成骨性融合,减小融合器下沉的风险。

    用于人体上身多关节三维运动测试分析的标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308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5640.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人体上身多关节三维运动测试分析的标记系统,包括头部标记点簇系统、颈部标记点簇系统、上臂标记点簇系统、前臂标记点簇系统、手部标记点簇系统、肩部标记点簇系统、胸椎标记点簇系统、腰椎标记点簇系统、胸腔标记点簇系统和骨盆标记点簇系统,本发明可以较为全面地研究人体上身重要关节和节段的运动。对每个节段都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好人体贴合性的夹具或基板,可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的体形调节其夹具或基板的大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发明采用单头、双头和三头球头螺栓结合使用方案,能有效地减少丢点或掉点,提高捕捉精度,且方便拆卸,可多次重复利用。

    变刚度仿生椎间盘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17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9706.1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仿生椎间盘,包括上终板、核心和下终板,核心一端固定于上终板下表面,核心另一端固定于下终板上表面,核心包括外层的纤维环和内层的髓核,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板层和胶原纤维构成,胶原纤维附着于胶原纤维板表面,并具有倾角,相邻两层胶原纤维交叉排列。上终板上表面和下终板下表面均设置有固定齿,通过调节胶原纤维的弹性模量能够实现结构的变刚度,恢复生物椎间盘各向异性刚度的功能特征。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和变刚度的功能。

    一种抗疲劳断裂仿生椎间盘

    公开(公告)号:CN113017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9680.0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疲劳断裂仿生椎间盘,由上终板、下终板和位于上终板和下终板之间的核心构成,上终板上部和下终板下部分别设置有尖刺用于实现与椎骨的固定。核心两端分别固定于上终板下部和下终板上部。核心包括髓核和纤维环,髓核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纤维环为功能梯度材料,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模量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聚合构成,具有类似人体生物椎间盘的梯度特征,能有效避免人工椎间盘产品在长期往复运动过程中疲劳断裂。同时通过核心的变形,上终板和下终板能够产生相对运动,模拟实现人体椎间盘的生理运动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