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6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916648.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73 , G01S19/42 , G06T7/62 , G06V20/52 , G06V40/20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距离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引入基于图像轮廓识别技术,为线路和施工人员的轮廓提供预训练模型。通过获取输电线路空间信息的三维点云数据得到目标对象的空间位置,计算带电体着力形变计算,并提供基于线路图像轮廓识别的方法结合着力点位置的北斗坐标对形变坐标序列进行矫正。基于计算所得空间位置信息自动测算典型等电位体进出方式的危险识别区域,并通过北斗双频查分定位信息与危险识别区域构建实时防护预警机制、形成面向作业过程的安全距离防护核心技术与系统。本发明通过对作业人员轮廓进行监控,基于单位置源计算作业人员肢体的空间坐标,为高精度安全防护提供实时位置参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24894.4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健犇 , 赵军 , 倪园 , 张业茂 , 刘兴发 , 周兵 , 李妮 , 谢辉春 , 路遥 , 张建功 , 干喆渊 , 王延召 , 胡静竹 , 刘艳 , 万皓 , 刘震寰 , 黄锐 , 陈玉龙 , 于卉 , 余瑶 , 徐吉来 , 滕子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PWM整流器网侧电流谐波的优化控制系统,包括:锁相环模块、直流电压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其中所述锁相环模块用于对整流器网侧交流电源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正弦信号;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整流器直流电压指令值与整流器直流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输入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正弦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所述整流器网侧交流电源以及整流器交流侧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功率桥调制信号;所述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功率桥调制信号与三角载波相比较,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本发明降低了整流器交流电流的谐波含量,有效提升了单相PWM整流器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50794.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抗灾骨干网架与量测设备的协同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多个节点信息;将所述多个节点信息组成原始矩阵输入至协同规划模型中,得到所述电力系统对应的初始矩阵,所述初始矩阵中包括多个元素,各元素分别对应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一个节点,且各元素分别为一个向量,所述向量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为骨干节点、是否需要配置为测量装置;判断所述初始矩阵是否满足交流潮流约束,若不满足,则对所述初始矩阵中的各节点进行线性割约束,得到满足所述交流潮流约束的新的初始矩阵,将满足所述交流潮流约束的新的初始矩阵作为目标矩阵。使得到的电力系统的骨干网架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411947.1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75/04 , C08K3/22 , C08J9/40 , G10K11/162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及其构成的共振腔结构,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骨架上附着有氧化铝纳米粒子,所述的共振腔结构由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吸声除噪效果较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7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6327.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的工频放电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工频放电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接地极板、接电电极、悬浮电极、工频电压发生器和测量计算装置,所述接电电极设于所述接地极板上方并与所述接地极板形成长空气间隙,所述悬浮电极设于所述长空气间隙处,所述工频电压发生器用于生成工频电压,所述测量计算装置与所述工频电压发生器和所述接电电极电连接,当所述工频电压逐渐上升时,若所述长空气间隙处发生放电,所述测量计算装置用于测量当前的工频电压并计算对应的放电电流。本发明可确定长空气间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和对应的放电电流,测量得到的工频击穿电压和对应的放电电流可以指导输电线路的带电安全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2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12769.9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压法的特高压变压器直流偏磁等效试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等效缩比模型的铁芯有效面积,确定等效缩比模型的绕组匝数;计算串联绕组圆环半径、公共绕组圆环半径和低压侧绕组圆环半径;确定串联绕组电阻、公共绕组电阻和低压侧绕组电阻;计算负载运行时线圈电阻的电压;将变压器绕组两侧电压与负载运行时线圈电阻的电压做差,得到更新后的变压器绕组两侧电压;更新等效缩比模型的绕组匝数,生成特高压变压器的等效缩比模型;根据生成的特高压变压器的等效缩比模型进行特高压变压器的等效直流偏磁试验,得到励磁电流‑磁场强度‑直流偏置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够节约大量时间和实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39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24656.6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代少君 , 刘健犇 , 吴莉 , 李玮 , 王瑜 , 石莹 , 蔡万里 , 游力 , 张建功 , 路遥 , 干喆渊 , 蒙绍新 , 刘艳 , 谢辉春 , 张业茂 , 周兵 , 赵军 , 倪园 , 李妮 , 刘兴发 , 王延召 , 胡静竹 , 万皓 , 刘震寰 , 刘华钢 , 李文福 , 陈玉龙 , 黄锐 , 于卉 , 余瑶 , 万保权 , 王劲 , 刘皓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及充电站。该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AC/DC整流模块,其包括整流直流侧和整流交流侧;DC/AC逆变模块,其包括逆变直流侧和逆变交流侧;逆变模块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AC/DC整流模块向电动车充电时,根据获取的交流配电网侧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预先设定的谐波畸变率及功率因数,生成逆变控制指令;所述DC/AC逆变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指令,从AC/DC整流模块获取电能并逆变为与所述逆变控制指令对应的交流波形,以使得直流充电桩馈入到交流配电网侧的电流波形满足预先设定的谐波畸变率及功率因数。该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改善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28498.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2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支持安全距离计算的电力杆塔及环境点云分类方法及系统,对电力杆塔及其周边设施的激光点云进行空间分割,将每个空间单元的空间坐标xyz和三个分量颜色值RGB映射到每个激光点;对激光点进行采样,生成多个空间采样子集;基于激光点的空间坐标xyz和三个分量颜色值RGB建立原始矩阵;通过空间转换单元对每个空间采样子集中的样本点及预设数量的空间最邻近点生成的原始矩阵进行转换,生成特征转换矩阵;基于特征转换矩阵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多模态输入支持深度学习模型;获取多模态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中各个卷积层次上基于原始矩阵提取的多通道特征,对电力杆塔及其周边设施点云进行分类;基于点云分类结果,进行最小安全距离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5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669999.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8/06 , C04B33/138 , C04B33/13 , G10K11/162 , G10K11/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飞灰‑铝渣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飞灰和铝渣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润湿陈化,得到陈化料;将陈化料、造孔剂、环氧树脂和水玻璃混合均匀,干燥、烧结后,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飞灰‑铝渣复合吸声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发泡剂EPS和碳酸钠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通过添加水玻璃阻碍烧结过程中气体的释放,积累的气体产生足够的内压力,向外挤压陈化料,形成空腔,从而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飞灰‑铝渣复合吸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777387.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3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尺寸调整的压电圆盘厚度谐振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压电圆盘厚度振动模式下的等效电路模型;基于等效电路模型与DE算法拟合求解确定尺寸的压电圆盘等效电路参数;根据电路拓扑与压电圆盘尺寸关系构建谐振与尺寸关系方程;基于确定系数的关系方程计算压电圆盘厚度。本发明易于实现且准确度较高,通过此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预测压电陶瓷的导纳特性曲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