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差异化激励机制的UVPP与需求响应双层联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9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4992.8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入差异化激励机制的UVPP与需求响应双层联合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控制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激励机制灵活性差导致的UVPP与需求响应双层联合优化调度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融入差异化激励机制的城市虚拟电厂与需求响应双层联合优化框架;所述双层联合优化框架包括上层UVPP优化运行模型和下层IDR优化模型;UVPP获取第N‑1个交易日中每个时段的历史数据,并将所述历史数据代入双层联合优化框架;求解代入历史数据的双层联合优化框架,得到所述双层联合优化框架的决策变量,并将所述决策变量作为UVPP在第N个交易日的优化调度结果。

    不同时间尺度下基于混合储能调度的微网能量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75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10721711.8

    申请日:201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时间尺度下基于混合储能调度的微网能量优化方法,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将微网优化调度分为日前调度和实时调度,日前调度提前一天给出未来24h的运行计划,时间粒度取1h,根据峰谷时段电价差异,优化联络线交互功率和燃料电池FC出力,调度蓄电池SB低储高发套利;实时调度配合日前调度,按照日前计划安排各微源出力,时间粒度取1min,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算法平滑微网内功率波动,应用滑动平均滤波算法对滤波后的波动功率在蓄电池储能和超级电容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为混合储能的优化调度提供了参考。实时跟踪个单元运行状态,及时对日前计划进行调整,提高了优化的精度,更加符合实际调度需求。

    面向韧性提升的分布式资源辅助主网关键节点黑启动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269343.2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韧性提升的分布式资源辅助主网关键节点黑启动策略,包括:步骤1,分析配电网内各DER的出力特性与调控策略,形成DER支撑主网关键节点快速恢复可行性评估方法,建立黑启动可执行性评估指标,选择DER控制策略;步骤2,基于DER控制策略,建立配电网DER启动与网架重构联合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与弗洛伊德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得到各DER的最优启动顺序,各DER按最优启动顺序平稳启动并网,并聚合形成区域电源;步骤3,区域电源分批次启动火电厂辅机,待火电厂辅机完全正常运行后启动火电机组,恢复后的火电机组陆续接入周边配电网负荷,并为其他火电厂提供启动电源支持,从而逐步扩大恢复范围直至全系统恢复。

    一种新型配电系统协同规划-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7649.6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系统协同规划‑运行方法,方法包括:构建面向HESS‑SOP节点‑网络灵活性的新型配电系统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分为规划层和运行层,所述规划层的约束包括灵活性供需平衡约束,所述运行层的约束包括HESS‑SOP运行约束;基于混合优化算法求解所述联合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规划配置和运行策略结果,所述最优规划配置包括最优SOP容量和最优DCDC转换器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时空双重层面缓解灵活性供需不平衡问题等优点。

    基于分布式资源的配电网自我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1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96407.X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资源的配电网自我恢复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电源构建黑启动过程恢复特性模型;其次,以最大化可用发电量和有功负荷恢复量为目标构建分布式资源启动顺序优化模型,并基于节点重要度和路径恢复时间构建综合路径评价指标以优化待启动机组的恢复路径,进一部根据时步重复求解启动次序优化模型、恢复路径优化模型以及负荷恢复优化模型,以此得到最终的配电网恢复方案,从而分时步投入停电负荷以最小化停电损失,同时考虑负荷恢复顺序,有效调配恢复资源,提升配电系统恢复过程的快速性与稳定性。

    面向高校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1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34517.6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高校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方法,依据高校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能耗、环境、能源四个环节建立指标体系,并按各个体系侧重点建立二级指标,采用主观网络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获取二级指标的耦合权重;依据德尔菲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系统评分函数,得到各个环节评估的总得分。多目标评价指标从多个角度分析综合能源系统的性能;本发明设置的评估指标在兼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提出将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为提出考虑效率的能耗指标;对赋权方法的改进,提出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方法,此法赋权方法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不足,比起单一的主观方法和单一的客观方法更加合理,使得评估更合理准确。

    基于动态耦合模型的热泵储能系统设计控制共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518062.7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耦合模型的热泵储能系统设计控制共同优化方法,包括:基于CFD数值模型优化储冷储热水箱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的储能水箱内部结构;根据优化的储能水箱内部结构,建立储冷储热水箱动态模型,而后与热泵系统动态模型耦合关联,得热泵储能系统动态耦合模型;确定两阶循环优化方法、优化指标和优化目标函数,得优化结果,其中,两阶循环优化方法包括:随机选取系统结构参数,进行运行优化,得优化的运行参数;固定优化的运行参数,进行系统结构优化,得优化的结构参数;重复上述两步,直至连续两次优化的结构参数之间的差异小于容许误差,得最优系统结构参数;输入该最优结构参数进行整个储能过程运行多目标优化,得全部优化结果。

    基于双模式热泵储能协调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8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591236.2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模式热泵储能协调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全年气象数据、分时电价、建筑室内人员占有率和风险评估信息;步骤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耦合模型;步骤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新指标,确定优化场景;步骤4,建立上层优化模型;步骤5,建立下层优化模型;步骤6,将下层优化模型嵌套入上层优化模型中得到双层优化模型,通过多轮循环得到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结构参数和最优运行参数;步骤7,输出不同优化场景下的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运行参数和最优结构参数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全局最优配置、运行策略以及风险防御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