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光传感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2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80658.5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光传感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主要涉及输电线路分布式光传感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光传感检测基点模块连接端设有输电线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端设有光纤收发器模块连接端设有摆动夹角检测模块,所述摆动夹角检测模块包括单片机模块连接端设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光纤收发器模块连接端设有线路输送模型架构模块连接端设有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端设有电流输送模拟模块连接端设有基点定位模块,所述基点定位模块包括故障点标记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运行安全、可靠、准确的特点,并真实有效的反映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况。

    将SVG图形转换为Visio图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336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453407.5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SVG图形转换为Visio图形的方法,该将SVG图形转换为Visio图形的方法包括:步骤1,识别SVG图形文件中的Tbl文件,创建图形结构模型、连接信息模型以及属性信息模型;步骤2,获取SVG图形元素的坐标和Visio模具VSS文件;步骤3,根据所述SVG图形元素的坐标和所述Visio模具VSS文件,进行坐标对比,建立Visio图形元素的准确坐标;以及步骤4,根据步骤1-3获得的数据信息,绘制Visio图形。该将SVG图形转换为Visio图形的方法可以极大的解决通过手工绘制图形的问题,转换过程系统自动完成,方便了设计人员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

    一种基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变压器油位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48317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95554.9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变压器油位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学成像装置,其设于变压器的油枕附近;第二光学成像装置;光纤传像束,其具有位于第一光学成像装置这一侧的输入端面以及位于第二光学成像装置这一侧的输出端面;红外探测器,其设于第二光学成像装置附近;控制装置,其与所述红外探测器连接;其中,第一光学成像装置将油枕红外辐射能量场映射到光纤传像束的输入端面,光纤传像束将所述油枕红外辐射能量场从输入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所述第二光学成像装置将所述输出端面的油枕红外辐射能量场耦合进所述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将油枕红外辐射能量场转换为与之对应的光信息,并传输至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一种输电线路异常监测分析方法、系统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4035.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异常监测分析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目标光缆所有检测段距离与对应相位变化量的数据关联矩阵;利用数据关联矩阵计算目标光缆各杆塔间舞动半波数;根据不同舞动半波数的值计算对应的舞动振幅;将各杆塔间舞动半波数和不同舞动半波数的舞动振幅输入到输电线路分析模型中输出各个杆塔间距的舞动幅值和目标水平应力,根据架空线路杆塔间距舞动幅值,识别导线舞动状态;依据架空线路杆塔间距目标水平应力与最大应力阈值比较,判断导线是否异常;输电线路分析模型采用ANSYS结构模态分析仿真模型。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异常监测分析系统和设备。本发明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与断线监测与分析。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75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977110.7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机械臂作业场景的环境地图;提取机械臂作业场景中的动态障碍点云;将距离机械臂上控制点最近的动态障碍点云设置为最近障碍点,并对最近障碍点的运动状态进行跟踪;基于机械臂作业场景的环境地图,离线规划机械臂的全局路径;基于最近障碍点,采用人工势场法令机械臂对动态障碍进行实时避障,输出机械臂的运行速度。本发明增强了机械臂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操作安全性,提高了机械臂的任务完成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