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3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5215.2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园区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平台中心用于为各个模块提供操作后台,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角色管理员模块用于对各个角色的账号进行管理;用户账号单元用于对账号信息进行管理;园区企业模块用于企业权限的账号执行碳排放关联信息上传操作;管委会模块用于管委会权限的账号执行碳排放报告审核操作;第三方机构模块用于第三方权限的账号执行碳排放报告预审核操作;温室气体上报单元用于接收园区企业模块上传的碳排放信息并形成碳排放报告,将碳排放报告发送至管委会模块和第三方机构模块,接收审核和预审核结论。本发明能够提高园区内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7756.2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华中师范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电力流动的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分析地区待分析年份的电力数据;统一折算第一数据渠道和第二数据渠道的电力数据单位;以第二数据渠道的电力数据补充第一数据渠道缺少的电力数据,从电力数据中获取工业领域各细分行业的用电情况数据;将待分析地区待分析年份的工业领域各细分行业的用电情况数据中的工业总量进行调整与折算;获取待分析地区待分析年份的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用电量情况;将用电量情况按照来源、目标和用电量三项整理成表格;基于整理生成的表格中的各项数据绘制电流桑基图。本发明通过多维度数据间的比对、调整、补充,将各行业用电数据更详尽、准确得以统计,绘制出更准确的电流桑基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3837.9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山 , 李智威 , 柯方超 , 唐学军 , 董弘川 , 陈然 , 周蠡 , 张赵阳 , 高晓晶 , 周英博 , 雷何 , 王雅文 , 齐剑 , 刘兴超 , 朱力 , 邹书星 , 张群辉 , 周启虎 , 张朝华 , 李修鹏 , 徐敬华 , 王鼎东 , 陈国辉 , 徐红兵 , 万千 , 程锋
Abstract: 一种基于LCC模型的设备成本核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分别获取个变电设备在同一全寿命周期的个源费用数据集,再通过预设等年费用测算模型分别对个源费用数据集进行时序性分项测算,得到个变电设备在全寿命周期的个等年费用集;然后通过预设全寿命周期LCC模型分别对个等年费用集进行时序性汇总,得到个变电设备在全寿命周期的个总成本序列;再将个总成本序列分为个第一总成本序列和个第二总成本序列;然后根据个第一总成本序列对个第二总成本序列进行优劣性检验。本设计能对变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优劣性核定,具有简易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以为未来部署变电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57185.6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比例风光孤岛微电网群能量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测未来时段微电网的发电功率、负荷功率以及获取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微电网群采用主从博弈方法,微电网群能量管理中心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购电和售电价格,微电网根据购电和售电价格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负荷转移量和充放电功率,并更新购电量或售电量,博弈至获得最佳交易计划;微电网群能量管理中心通过储能装置与需求响应机制进行能量调度以平衡购电量和售电量的差额;微电网群能量管理中心计算微电网群下一时段的电能供需状态,若难以维持电能供需平衡,则采用备用电源或并网运行。本设计不仅降低了发电成本,而且提高了微电网群运行稳定性与微电网运营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31104.3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28 , H02J3/24 , G06F30/25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N3/00 , G06N7/08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二阶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群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先分别构建微电网群内部各类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以微电网群综合运行成本最小、风光消纳率最大、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群优化调度模型,然后以风电、光电、储能、柴油机组出力作为粒子群的位置,适应度函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二阶粒子群算法求解上述优化调度模型,以得到微电网群的优化调度方案。该方法不仅在使微电网群整体的运行成本最低的同时降低了微电网并网对配电网的冲击,而且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229811.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非计划孤岛模式切换及谐波补偿装置,包括DC/AC变换器、DC/DC变换器、储能电容器与控制分析模块,储能电容器一端接地,储能电容器另一端依次经DC/DC变换器、断路器后与直流母线连接,储能电容器另一端依次经DC/DC变换器、断路器、DC/AC变换器、变压器并联至主电源逆变器的交流端口,控制分析模块与各个器件连接;微电网存在电流谐波时,储能电容器作为供电电源,经DC/AC变换器向微电网提供补偿电流;微电网发生非计划孤岛时,储能电容器作为供电电源,经DC/AC变换器向交流侧输出功率,或者储能电容器作为负载吸收功率,经DC/AC变换器从微电网中吸收电流。本设计提高了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456740.9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H7/22
Abstract: 一种线路T接方式提高变电站短路电流开断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先从电网各变电站中筛选出母线以及分支线路的短路电流均满足特定要求的目标变电站,再根据变电站结构布局以及各支路短路电流大小选择超标线路和伺服线路,然后将超标线路T接至伺服线路。该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220KV变电站对短路电流的开断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技术性以及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2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087445.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TOPSIS的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B、根据步骤A中的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专家的试验数据和智能电网的统计数据计算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中各指标评估值;C、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对智能电网的自愈性水平进行评估。本设计的评估方法全面客观,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了电网自愈性的工程实现,方法科学合理,对智能配电网自愈性水平的探索性发展具有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5347.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碳足迹的产品生产用电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针对产品生产的电网节点所在区域,核算该区域内电源、变电站以及输配电线路的碳足迹因子,然后将区域内电源、变电站以及输配电线路的碳足迹因子通过潮流叠加至电网节点碳势分布,形成电力碳足迹流,再基于电力碳足迹流构建以产品电力碳足迹最小为目标的产品用电方案优化模型,最后根据产品用电方案优化模型确定产品生产用电最优方案。本发明实现了产品电力碳足迹的精准核算,保证了产品用电方案优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3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44814.2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Q50/26 , G06F18/2337
Abstract: 一种企业原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系统,根据企业地理位置建立坐标系,确定企业CO2质量浓度的最优监测点,并在最优监测点检测得到CO2质量浓度实际值,以最优监测点的CO2质量浓度实际值与模拟值之间的误差最小为目标,反演出排放源的碳排放强度,基于反演出的排放源的碳排放强度,核算出实际各燃烧原料的碳排放因子。本发明在企业工业生产排放源附近合理选取最优监测点,开展碳排放的直接有效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够实时更新碳排放因子的碳监测系统,不仅提高了碳排放监测的精确度,还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碳排放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