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757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2276.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经由连接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架(12)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和具备排气管(121)及催化剂装置(140)的排气装置(120),其中,将连接部件(38)配置于曲轴箱(34)的上方,在侧视时,将催化剂装置(140)的至少一部分与汽缸部(35)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使其位于对将连接部件(38)连结于车身架(12)的连接部件连结部(61)和曲轴箱(34)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1)、与对与排气管(121)的一端连接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和连接部件连结部(61)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曲轴箱(34)与排气装置(120)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135),由此,能够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并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即使排气装置和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也能稳定且牢固地支承催化剂装置。
-
-
公开(公告)号:CN113165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80100116.9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Abstract: 该跨骑型车辆(1)具备:发动机(2);燃料箱(50),其积存所述发动机(2)的燃料;以及燃料泵(38),其配置在所述燃料箱(50)的外部,向燃料喷射阀(39)供给所述燃料箱(50)内的燃料,其中,所述燃料泵(38)呈在轴向上长的筒状的外形形状,并将所述轴向朝向车宽方向配置,在从所述轴向观察下,在所述燃料泵(38)的外周部配置有配管连接部(45),所述配管连接部(45)向所述燃料泵(38)的外侧突出,且能够从所述燃料泵(38)的外部连接燃料配管(41~43),所述配管连接部(45)具备在所述燃料泵(38)的外侧朝向车辆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配管接头(49)。
-
公开(公告)号:CN110775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628123.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久保俊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既能够提高外观性又能够有效配置燃料泵。燃料箱(61)以在车宽方向上跨主车架(22)的方式支承在主车架(22)上。燃料泵(91)将燃料箱(61)中贮存的燃料供给到发动机(36)的进气装置(51)。燃料泵(91)配置在主车架(22)的下方、且气缸部(42)的上方,并且配置在比气缸部(42)的最上部(48a)靠车辆前方的位置。燃料泵(91)的至少一部分被燃料箱(61)从上方及侧方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2351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80095140.8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1)的氧气传感器(25)配置结构,该机动二轮车(1)在从发动机(12)延伸的排气管(13)的中途设置催化剂(14),并且在该排气管(13)的上述催化剂(14)的下游侧安装有氧气传感器(25),作为该氧气传感器(25)配置结构采用如下结构:将上述氧气传感器(25)配置于比上述排气管(13)靠车宽方向内侧、且在仰视时与上述发动机(12)重叠的位置,将保护上述氧气传感器(25)的保护壁(29)在该氧气传感器(25)的前方安装于上述排气管(13)。由此,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氧气传感器配置结构,无论机动二轮车的形态如何,在所有的机动二轮车中均能够保护氧气传感器免受飞石等干扰的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103162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21962.2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将大型化的电子控制单元可靠地配置于主车架上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11)具有:主车架(23),其从头管(14)向后下延伸,摆动自如地支承将车轴(33)支承于后端的摆臂(32);下伸车架(24),其与主车架相比在下方从头管向下方延伸;内燃机(34),其支承于主车架以及下伸车架,在与车轴平行的曲轴(53)的一端具有交流发电机起动器(48),该交流发电机起动器在行驶时根据曲轴的旋转来发电并在起动时根据电流的供给来驱动曲轴;空气滤清器(77),其在主车架的后方与主车架连结,净化向内燃机供给的外部空气;和电子控制单元(87),其固定于空气滤清器的外表面,控制交流发电机起动器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7177.9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F01M13/00 , F02B67/00 , F02M35/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载内燃机的进气结构,其中,可容易地制造具有弯曲部分的进气连接通路管(连接管)。在该车载内燃机的进气结构中,设置进气连接通路管34,空气滤清器壳体41中的净化室Cb和进气管31通过该进气连接通路管连通。在该进气连接通路管34内,内进气连接通路管35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41内的净化室Cb中,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内进气连接通路管35通过将沿着包括内进气连接通路管35的大致中心轴线的表面S分为两个的半连接通路管35U、35D组合而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140.8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4 , B62J23/00 , B62J35/00 , B62J99/00 , B62M7/02 , F01N3/00 , F01N3/20 , F01N13/00 , F01N13/08 , F01N13/18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能够确保车辆的侧倾角,同时容易使催化剂活化。自动二轮车具备:燃料箱(56),其配置在底踏板(63)的下方;动力单元(14),其配置在底踏板(63)及燃料箱(56)的后方,借助连杆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1);排气管(51),其与动力单元(14)连接;以及催化转化器(54),其设置在排气管(51)中,催化转化器(54)以其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催化转化器(54)以从车辆正面观察时催化转化器(54)整体与燃料箱(56)重合的方式配置在燃料箱(56)的后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70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103468.9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4 , F02M6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使气缸盖与配置在气缸盖后方的进气量控制机构经由树脂制的进气管连接,该进气管通过使厚壁部及外径比厚壁部小的薄壁部在相互之间形成阶梯部同时一体且同轴地连接设置而形成,进气管(48)以其中心轴线(C)呈直线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53)形成为沿着与中心轴线(C)倾斜交叉的假想平面(PL1)。根据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既能够确保刚性又能够使进气管轻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