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7579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50522.X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B2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1/12 , B60B2900/133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具备即使在车轮直径或车轮宽度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副气室构件。车辆用车轮具备向车轮的第一纵壁面(16a)与第二纵壁面(16b)之间嵌入的主体部(13)、从主体部(13)朝向第一纵壁面(16a)延伸出的第一缘部(14a)、从主体部(13)朝向第二纵壁面(16b)延伸出的第二缘部(14b),该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一方的缘部(14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另一方的缘部(14a)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80013096.8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1/12 , B60B21/02 , B60B21/026 , B60B2900/131 , B60B2900/13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车轮(1)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纵壁面(16a),其由形成凹下部(11c)的轮辋(11)的一方的立起部(S1)规定;以及第二纵壁面(16b),其由另一方的立起部(S2)规定,其中,副气室构件(10)具有:主体部(13),其在内侧具有副气室(SC);以及缘部(14a、14b),其从主体部(13)的车轮宽度方向(Y)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副气室构件(10)的缘部(14a、14b)分别嵌入在第一纵壁面(16a)及所述第二纵壁面(16b)上分别形成的各槽部(17a、17b),由此将副气室构件(10)安装在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70925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123978.7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山洋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1/12 , B60B2900/133 , B60C19/002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即使在为了防止消声不均的发生而在车轮上具备四个亥姆霍兹共鸣器的情况下,与以往的车轮相比,也能够实现制造成本和重量的降低。车辆用车轮(1)中,亥姆霍兹共鸣器(19a、19b、19c、19d)的各连通孔(20a、20b、20c、20d)绕着车轮旋转中心(Ax)以大致90°的角度间隔配置,亥姆霍兹共鸣器(19a、19b)彼此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副气室构件(10a),亥姆霍兹共鸣器(19c、19d)彼此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副气室构件(10b),副气室构件(10a、10b)分别将内侧分隔成两个副气室(SC),各连通孔(20a、20b、20c、20d)使上述的副气室(SC)单独与轮胎空气室(MC)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49085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04444.4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B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具备与以往相比能够充分大地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副气室构件。本发明的车辆用车轮(1)的特征在于,副气室构件(10)的主体部(13)在沿着车轮宽度方向(Y)的剖视观察下,与车轮宽度方向(Y)的一端侧(第二区域(13b)侧)相比,另一端侧(第一区域(13a)侧)的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上的高度形成得更高,主体部(13)的两缘部(14a、14)中,与一端侧的缘部(14a)的位置(hel)相比,另一端侧的缘部(14b)的位置(he2)向车轮径向(Z)的外侧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842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93198.7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1/026 , B60B3/044 , B60B21/023 , B60B21/12 , B60C19/00 , B60C19/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量产性的车辆用轮。本发明的车辆用轮(10)在轮胎空气室内将附加气室部件(13)固定在井部(11c)的外周面(11d)上,其具备:从所述井部(13c)的外周面(11d)向径向外侧立起、并沿所述外周面(11d)的周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纵壁面(15),以及与所述第一纵壁面(15)相对向形成在井部(11c)上的第二纵壁面(16),所述附加气室部件(13)具有在其内部形成的附加气室(SC)和连通该附加气室(SC)和所述轮胎空气室(MC)的连通孔(13b),并且被嵌入在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之间,其两端缘(13c、13c)被分别卡止于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
-
公开(公告)号:CN110722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10644926.7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轮毂,其能够将轮毂现有的构造用于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安装而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车辆用轮毂(1)的特征在于,作为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副气室部件(10)和胎压传感器单元(20)一体地借助空气阀(26)安装在轮辋(11)上。优选胎压传感器单元(20)与空气阀(26)成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3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780018056.1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山洋一
Abstract: 副气室部件(10)包括:下面部(25b),其配置在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侧;上面部(25a),其与下面部(25b)相比配置在径向外侧;以及一对缘部(14a、14b),其与凹下部(11c)卡合,由上面部(25a)的一部分和凹下部(11c)的内壁面(17)形成的空间部(19)位于上面部(25a)的上方,轴垂直截面上的副气室部件(10)的截面主轴的强轴(PA1)相对于轮毂宽度方向(Y)以第1规定角度(θ1)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33548.9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山洋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由于连通孔形成部的壁厚的不均而产生的设计上的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与成形件的流路截面积之间的差距抑制得小并且共鸣音的衰减效果优异的车轮用共鸣器。本发明的车轮用共鸣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共鸣器主体,其在处于车轮与轮胎之间的轮胎空气室内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形成副气室;以及连通孔,其将所述副气室与所述轮胎空气室连通,所述连通孔具有:第一截面积部,其具有第一流路截面积;第二截面积部,其具有第二流路截面积,所述第一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二流路截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2786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80069756.8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山洋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轮毂,其阻止轮胎空气室内的水、水分等经由连通孔进入副气室内。车辆用轮毂包括:第1侧壁(25c),其设置于轮辋(11)的形成凹下部(11c)的一个立起部;以及第2侧壁(25d),其设置于轮辋(11)的形成凹下部(11c)的另一立起部,副气室部件(10)在内侧具有副气室(SC)和形成有使副气室(SC)与轮胎空气室连通的连通孔(18a)的管体(18),管体(18)分别配置在副气室部件(10)的沿着车辆用轮毂的周向的两个端部,在连通孔(18a)与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之间形成有间隙(42)。
-
公开(公告)号:CN111098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001044.5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轮毂,其具有能够与以往相比更大地确保副气室的容积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副气室部件),并且能够削减制造成本。本发明的车辆用轮毂(1)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导轨部件(20a、20b),其相对于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分体固定;和副气室部件(10),其配置于所述一对导轨部件(20a、20b)彼此之间并由所述一对导轨部件(20a、20b)支承,所述一对导轨部件(20a、20b)彼此的间隔随着从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c)向轮毂径向(Z)的外侧远离而逐渐变窄,所述副气室部件(10)以沿着所述一对导轨部件(20a、20b)的轮毂径向(Z)的内侧面(22a)的方式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