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0868.2
申请日:2023-05-26
IPC分类号: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6 , G06F30/367 ,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3/06 , G06F119/06
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场的稳态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海上风电场中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稳态工作特性,将每个风电机组等效为恒定电流源,并计算每个恒定电流源的等值电流相量;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线路的拓扑结构和线路参数,以及同一汇集母线下的每个风电机组的等值电流相量,将集电线路中的每个汇集母线等效为由等效电流源和等效阻抗并联的等值模型;根据全部的汇集母线对应的等值模型生成海上风电场的等值计算模型,并通过等值计算模型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获得海上风电场的多个参数的稳态分析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稳态分析计算,提高了稳态分析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01871.9
申请日:2023-03-03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的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优化求解满足电力系统鲁棒稳定的电力系统控制器配置时的加权函数参数,从而快速得到满足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配置要求的最优加权函数,保证所配置的鲁棒电力系统控制器在系统受到扰动时出现不确定低频振荡时的鲁棒振荡抑制特性。该方法可使没有相关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加权函数配置经验人员能够快速得到鲁棒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器设计时所需的最优加权函数,更有利于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配置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1354.5
申请日:2022-12-20
IPC分类号: F03D7/04
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电场级MPPT预测模型控制方法,涉及风机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长的风电场范围的风速场时空序列数据;基于风速场时空序列数据,使用训练好的风速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第二预设时长的风速场时空序列预测结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相邻;根据风速场时空序列预测结果计算各个风机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控制量序列,并根据控制量序列中的第一个控制量,控制风机下一时刻的转速。本申请能够实现更优化的控制风机转速,从而提高风力机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46124.8
申请日:2022-12-20
IPC分类号: F03D7/00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126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F113/06 , G06F111/08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电场风力发电机桨距角联合预测控制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通过对各站点测风雷达进行整合,将每个时间步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值为2D风速场数据,从而得到时空序列数据,对时空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个风电场的风速变化估计结果,基于该预测结果对预测时间段内的每台风机桨距角进行预测模型控制,并在每个时间步进行滚动优化,以使桨距角控制结果接近最优控制。通过本发明,能够明显改善且能明显的提升桨距角的预测控制的动态性能,并在整个过程也能略过试凑PI参数的繁琐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68016.1
申请日:2022-10-17
申请人: 盛东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杨立华 , 郭小江 , 刘溟江 , 申旭辉 , 牛晨晖 , 孙栩 , 汤海雁 , 陈怡静 , 李春华 , 赵瑞斌 , 李铮 , 奚嘉雯 , 彭泳江 , 严祺慧 , 秦雪妮 , 陈磊 , 唐建辉 , 张钧阳 , 安少帅 , 宋慧慧 , 胡家兵 , 尚磊 , 李英彪 , 林晨升
IPC分类号: G01R19/165 , H02J3/38
摘要: 本申请提出风电并网两相接地故障的电压及电流确定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发生两相接地故障时对应的故障电流和非故障相的电压;根据所述故障电流确定所述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在两相接地故障时的负序过电流;根据所述非故障相的电压确定所述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在两相接地故障时的过电压。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过电压最大值和负序过电流最大值的精度,进而提高了两相接地故障穿越的控制策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4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98601.6
申请日:2021-08-27
发明人: 郭小江 , 车延博 , 杭兆峰 , 杨立华 , 申旭辉 , 汤海雁 , 江明达 , 梅名皖 , 伊萨克 , 姜绪良 , 戴乐 , 王有超 , 张颖 , 倪雪祥 , 严祺慧 , 李铮 , 赵瑞斌 , 付明志 , 孙栩 , 潘霄峰 , 秦猛 , 李春华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关频率调节的3x5直接矩阵变换器控制装置、方法及系统,包括三相电源、滤波器、3x5直接矩阵变换器和负载,其中,三相电源经过滤波器与3x5直接矩阵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3x5直接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负载为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本发明采用的预测控制模型能够有效跟踪正弦的参考电流,由于输出波形的频率取决于参考波形的频率,因此当参考波形的频率发生变化时,控制算法调整应用的开关状态,以确保达到所需的输出频率。由于DMC采用开关器件众多,存在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本发明能够通过预测控制模型中的开关组合调节单元降低开关频率,降低开关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8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201871.9
申请日:2023-03-03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的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优化求解满足电力系统鲁棒稳定的电力系统控制器配置时的加权函数参数,从而快速得到满足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配置要求的最优加权函数,保证所配置的鲁棒电力系统控制器在系统受到扰动时出现不确定低频振荡时的鲁棒振荡抑制特性。该方法可使没有相关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加权函数配置经验人员能够快速得到鲁棒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器设计时所需的最优加权函数,更有利于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配置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1668.9
申请日:2024-05-30
IPC分类号: H02H7/045 , G01R19/165 , H02J3/36 , H02M7/48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输电系统阀侧故障导致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和装置,包括采集所述MMC输电系统阀侧的三角形侧电流,并对所述三角形侧电流进行折算,将折算后的所述三角形侧电流转换成星形侧电流;基于所述三角形侧电流、所述星形侧电流和预设特征阈值,得到差动电流特征值;根据所述差动电流特征值判定是否阀侧故障导致的励磁涌流,若是,则生成闭锁指令,以使得变压器差动电流保护闭锁。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识别MMC输电系统阀侧故障导致励磁涌流,从而可以避免励磁涌流造成换流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发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33882.6
申请日:2022-12-19
发明人: 张钧阳 , 郭小江 , 杭兆峰 , 申旭辉 , 孙栩 , 李铮 , 陈怡静 , 李春华 , 彭程 , 奚嘉雯 , 赵瑞斌 , 袁辉 , 王瑞 , 严祺慧 , 桂洪波 , 夏伟 , 赵若涵 , 徐琪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电力系统模型联合仿真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交流输电线路的解耦点拆分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为至少两个子模型,并将子模型分别部署于至少两台仿真器中;基于过零点同步相角测量算法获取全局同步相量,并根据全局同步相量获取电能信号;将电能信号发送至各子模型,并根据电能信号执行各子模型的联合仿真。本申请基于包括全局同步相量的电能信号进行各子模型的联合仿真,能够提高联合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57940.2
申请日:2022-09-22
IPC分类号: G01D18/0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故障自适应监测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监测值;根据多个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值获得实时监测平均值;针对多个传感器中任意第一传感器,根据实时监测平均值、第一传感器的历史监测平均值和第一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值,判断第一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将第一传感器隔离;第一传感器的历史监测平均值是根据第一传感器历史采集的监测值获得的。比较第一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值和实时监测平均值来验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考虑因使用时间久等因素导致的劣化,判断第一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故障时,将第一传感器隔离,继续使用其他未隔离的传感器进行监测,提高了传感器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