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9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115443.6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S1:在目标山体中确定出评估指标列表中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S2:基于激光扫描技术在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获取对应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S3:基于评估指标的指标统计方式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S4:基于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获得目标山体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结果;用以基于预设的评估指标列表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实现对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的统一,提高了灾害预测精度,且利用激光扫描获取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提高了岩溶水突水灾害的量级评估效率。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隧道支护方案决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70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0754.9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隧道支护方案决策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隧道当前几何参数和地质参数;步骤2:生成可选支护方案;步骤3:选取部分备选支护方案建立数值模型,计算支护后围岩稳定性计算值及支护费用;步骤4:为其余可选支护方案生成围岩稳定性随机值;步骤5:基于步骤4选取新增备选支护方案,计算支护后围岩稳定性计算值及支护费用;步骤6:更新高斯分布参数,直到连续两次选取的新增备选支护方案间欧氏距离小于规定阈值,停止计算;步骤7:生成支护后围岩稳定性‑支护费用曲线,依据该曲线选取最佳支护方案。本发明通过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隧道支护方案进行主动决策,提升隧道支护方案选择的合理性。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盾构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1388877.3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盾构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既有隧道盾构参数样本;步骤2:计算参数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定值估计;步骤3:赋予超参数初始值,并采用吉布斯抽样获取基于既有隧道盾构信息的超参数稳定状态的概率分布模型;步骤4:收集目标隧道盾构参数样本,并计算目标隧道盾构参数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定值估计;步骤5:采用吉布斯抽样,获取当前区段盾构机姿态偏移量稳定状态的概率分布模型;步骤6:计算当前区段盾构机姿态偏移量,调整盾体油缸千斤顶顶推压力,减小盾构姿态失准。本发明对盾构机掘进姿态偏移量进行超前预测,为减小盾构机姿态失准提供指导。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795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15443.6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S1:在目标山体中确定出评估指标列表中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S2:基于激光扫描技术在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获取对应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S3:基于评估指标的指标统计方式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S4:基于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获得目标山体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结果;用以基于预设的评估指标列表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实现对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的统一,提高了灾害预测精度,且利用激光扫描获取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提高了岩溶水突水灾害的量级评估效率。

    一种地下工程耦合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118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2125.6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耦合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获取地下工程的宏观破坏特征;基于所述宏观破坏特征,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基于所述地质灾害类型和所述岩体各向异性类型,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发生的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和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阈值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当前监测数据;在所述当前监测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息的情况下,发出灾害预警消息。这样,通过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和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对地下工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预测,可以减少计算量,对地下工程进行持续监测,降低监测预警的难度,提高预警效率。

    高铁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渗蚀有限元-离散元耦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110039467.7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铁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渗蚀有限元‑离散元耦合评估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无砟轨道‑饱和路基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初始水力梯度;计算第n‑1步孔隙率以及基床表层离散元模型的形变;调整车辆‑无砟轨道‑饱和路基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底座板和基床表层接触参数、渗透系数,并计算第n步水力梯度;YADE软件计算n+1孔隙率以及基床表层离散元模型的形变;根据有限元模型的轨道路基等宏观响应参数判别孔隙率变化是否超出阈值并获取基床表层细颗粒损失动态全过程。本发明准确反映底座板与基床表层接触状况,获取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细观过程,并将宏观与细观进行耦合评估,有助于高铁运营预警,保障行车安全。

    螺旋桩承载性能实时预测的数字孪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7629.3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桩承载性能实时预测的数字孪生方法,属于智能建造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UE创建可输入参数的用户界面,创建根据参数自动化生成相应螺旋桩模型的蓝图。基于螺旋桩传感器协议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UE中,实时驱动UE中的虚拟螺旋桩。创建不同尺寸参数的螺旋桩,进行力学分析,获得各自的荷载‑沉降数据和曲线。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荷载‑沉降数据进行训练,得到螺旋桩荷载‑沉降预测代理模型。基于UE中的用户输入参数,将输入通过TCP通信传输到Python中的代理模型中。基于代理模型预测出对应沉降和极限承载力,传输回UE进行可视化。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螺旋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效率低下和限制较多的问题。

    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参数识别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32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253249.9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参数识别方法及设备,可以解决在隧道掘进工程中炮孔点位布置不精确的问题。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的爆破断面设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爆破设计参数与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以获取爆破质量参数;在多组所述爆破设计参数中选取最靠近预设质量参数的一组作为目标爆破设计参数,所述预设质量参数为所述隧道的验收等级标准;获取待爆破面的第一热点的第一热成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热点是在爆破炮孔布置前,基于所述目标爆破设计参数在所述待爆破面实际测量选取的炮孔点位布置的相同的热源发生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热成像信息和所述目标爆破设计参数,对实际孔间距参数进行校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