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矩检测结构及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410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5713.6

    申请日:2022-10-21

    IPC分类号: G01L5/00

    摘要: 本申请涉及检测领域,提供一种摩擦力矩检测结构及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加载支架、第一加载轴承、第一加载转轴、第一加载轴承座和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一加载转轴与加载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加载轴承套设在第一加载转轴上,第一加载轴承座套设在第一加载轴承上;第一加载轴承座包括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向远离第一加载轴承座轴心的方向突出;第一扭矩传感器设置在加载支架上,第一扭矩传感器与第一突出部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实现了径向载荷与第一扭矩传感器的相对独立,即第一扭矩传感器的扭矩值不再用于直接表征待测轴承内部的摩擦力矩值,从而减少检测误差,提高检测准确度。

    用于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444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088230.4

    申请日:2021-09-16

    IPC分类号: B60T8/17 B60T8/17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待配置列车的系统指标数据,获取所述待配置列车的最大制动力和最大动能转移量;根据所述最大制动力和预设制动力阈值,确定所述待配置列车的风源子系统;根据所述最大动能转移量和预设动能转移阈值,确定所述待配置列车的制动子系统;根据所述风源子系统和所述制动子系统,构建所述待配置列车的制动系统配置方案。本发明根据待配置列车的最大制动力和最大动能转移量,通过构建的预设制动力阈值和预设动能转移阈值,确定所述待配置列车的风源子系统和制动子系统,加快了轨道交通的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轨道交通产品的生产效率。

    高速列车产品结构树知识融合方法、装置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4996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54049.3

    申请日:2022-06-09

    发明人: 任坤华 齐洪峰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产品结构树知识融合方法、装置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速列车多元数据的组织分析数据,构建本体模式,并根据本体模式构建领域知识图谱;将领域知识图谱融合为阶段知识图谱,其中,阶段知识图谱的本体融合是基于实例数据的命名实体识别输出的本体概念进行映射对齐而实现,阶段知识图谱的实体融合是基于聚类实体利用多信息融合相似度进行实体对齐而实现;基于组织分析数据的阶段领域结构树,进行阶段领域结构树本体的映射融合,用以实现各阶段知识图谱的融合。本发明可实现各阶段知识图谱融合,使各阶段领域知识互通互联关系更加清晰,解决高速列车数据冗余且异构的缺陷。

    一种永磁磁悬浮轨道、磁悬浮机构及磁悬浮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3882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35956.6

    申请日:2021-10-22

    IPC分类号: E01B25/30 B60L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磁悬浮轨道、磁悬浮机构及磁悬浮列车,所述永磁磁悬浮轨道包括:多个轨道节段;所述多个轨道节段沿所述永磁磁悬浮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多个轨道节段当中相邻的两者的相对端面之间设有对接缝;所述对接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缝段,所述第一接缝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长度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本发明基于对对接缝结构的优化,降低了磁悬浮列车过对接缝时的悬浮力损耗,可以拉长磁悬浮列车过对接缝时悬浮力下降与上升的位移区间,有效缓解了悬浮力的急降与急升给乘客带来的不适,确保了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种列车表面压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8368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88913.X

    申请日:2021-09-1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表面压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测列车体表面上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压力系数;投影得到与所述待测列车体表面上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压力系数对应的第一模态系数;将所述待测列车体表面上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压力系数,和,与所述待测列车体表面上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压力系数对应的第一模态系数输入至所述预设的模型,得到由所述预设的模型输出的待测列车体表面的压力系数分布。本发明能够根据待测列车体表面上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压力系数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直接预测,从而快捷方便且精准的确定待测列车表面的压力系数分布,适用性和应用性极强。

    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设计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6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90652.9

    申请日:2021-01-22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111/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设计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产品元结构树,生成至少一个车种的实例结构树;模块元模型构建:生成至少一个车种的模块元模型;产品平台信息字典构建;产品平台元模型构建:形成产品平台规划模板;产品平台构建:基于所述实例结构树、模块实例以及产品平台规划模板,构建产品平台;需求模块映射规则构建:将采集到的客户需求映射到产品族主结构的模块属性参数;模块层级映射规则构建:构建模块层级映射规则;模块配置规则构建:基于所述模块层级映射规则,配置产品模块。通过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使用已有模块化零部件,同时可基于相关变化快速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3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96805.1

    申请日:2020-09-21

    IPC分类号: B61H11/06 B60T13/6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该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机车和作业车,机车和作业车之间分别连接有列车管、第一单独制动管和第二单独制动管,机车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作业车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单独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第一自动制动阀和第二自动制动阀分别与列车管的两端相连。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实现机车和作业车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而且无需设置单独缓解机车或单独缓解作业车的功能,简化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功能,提高了制动效率。

    一种铁路智能清障设备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8717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119457.2

    申请日:2018-02-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智能清障设备,其包括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以及设在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上的机械手,在机械手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夹持机构和视觉感知系统;铁路智能清障设备还包括与机械手、夹持机构、视觉感知系统连接的控制系统,其中,视觉感知系统用于采集轨道上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计算,识别障碍物并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将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将夹持机构运送至障碍物所在的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对视觉感知系统所识别出的障碍物进行夹持并清除。该智能清障设备能够解决轨道交通线路上的意外障碍的及时清理,降低了人工强度,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升降旋转机构以及包括升降旋转机构的铁路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4820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117936.0

    申请日:2018-02-06

    IPC分类号: B60F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旋转机构以及包括该升降旋转机构的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旋转缸体以及设置在旋转缸体内的升降活塞缸,旋转缸体的中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与升降活塞缸的升降缸体侧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且环状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活塞部,活塞部与升降缸体侧壁形成动密封,升降缸体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并能够与活塞部配合用于对活塞部进行限位的止动部,止动部与环状凹槽形成动密封,升降旋转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止动部用于向止动部的两侧注入液压油或气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该升降旋转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8215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8669.9

    申请日:2024-06-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故障数据,确定待测目标的多个无故障工作间隔时间,待测目标包括车辆中的部件,和/或,多个部件构成的系统;根据多个无故障工作间隔时间,确定目标故障分布函数;根据目标故障分布函数,确定可靠性指标关系模型;根据可靠性指标关系模型,确定待测目标的可靠性指标。该方法基于多个无故障工作间隔时间,确定相应的目标故障分布函数,该目标故障分布函数可以准确反映待测目标的故障分布特性,进而确定相应的可靠性指标关系模型,基于可靠性指标关系模型,可确定较为准确的可靠性指标,有助于提高可靠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