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轨式运输车及其平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10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572895.1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林青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轨式运输车及其平衡方法,轮轨式运输车包括承重车板和车桥,所述承重车板的底端安装有起到支撑作用的车架梁,车架梁与车桥之间通过平衡机构连接;引入液压平衡原理并结合刚体构件平衡原理,就可根据承载目标,按力矩平衡关系灵活安排液压缸的个数、大小、位置的不同,由此可以分别设定每个液压缸下的平衡臂级数、车轮数;因此在满足均衡明确受力前提下可较方便于整体或局部地调整车轮数和轮压。并且,由于平衡臂级数减少,使得机构简化结构紧凑;同时又由于简化和紧凑,较大地减少平衡臂长度即受力跨度,从而大幅减小平衡臂的断面尺寸并更大量地减轻其重量,即轻小化,并极易优化和模块化。

    铁轨车辆、特别是用于变换轨道的路轨两用车辆,以及相应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2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80034805.5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NT创新公司

    Abstract: 一种铁轨车辆(100)、特别是路轨两用车辆(100),其具有被设置成用于轨道/铁轨/导轨引导的底盘(101),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分别带有车轮(110)的轴,并且具有多个轨道引导单元(111),其可以经由铁轨车辆的至少一个驱动器(102)和/或致动器彼此独立地机械地和/或磁性地耦合到轨道/铁轨/导轨(121,122),其中各个轨道引导单元(111)可以彼此独立地单独移位和/或激活,使得铁轨车辆(100)可以在行驶期间与第一轨道/铁轨/导轨(121)解耦并且可以耦合到第二轨道/铁轨/导轨(122),以变换轨道。一种在轨道/铁轨/导轨上操作铁轨车辆、特别是路轨两用车辆独立变换轨道的方法,以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铁轨车辆和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轨道/铁轨/导轨的系统,其中,铁轨车辆可以与第一轨道/铁轨/导轨解耦并且可以耦合到第二轨道/铁轨/导轨。

    一种公铁两用焊轨车及切换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29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43153.9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铁两用焊轨车及切换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包括车架底盘;轮胎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底盘上;轮对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底盘上并在车架底盘的高度方向升降;支撑平移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底盘上的套筒,所述套筒长度沿所述车架底盘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两个沿套筒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结构,两个伸缩结构的一端位于套筒内,另一端分别在套筒的两端形成自由端。在两个伸缩结构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用于沿车架底盘的高度方向支撑伸缩结构,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用于沿车架底盘的高度方向支撑套筒,横移支撑系统使车辆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上下轨。

    转向架机构及包含该转向架机构的公铁两用车走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98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811447408.8

    申请日:2018-11-29

    Inventor: 高波 蔺绍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架机构及包含该转向架机构的公铁两用车走行系统,该转向架机构包括转向架构架、轮对组件和回转转向组件,转向架构架整体上为呈中部区域下陷的下沉式框架结构;轮对组件包括驱动轮对和从动轮对,驱动轮对设于转向架构架的一端,从动轮对设于转向架构架的另一端;回转转向组件包括固定架、回转芯盘、回转架和旁承结构,固定架设于转向架构架的中部区域上,回转芯盘设于固定架上,回转芯盘设有回转芯轴,回转架设于回转芯轴上,旁承结构设于回转架和固定架之间。该转向架系统通过整体配合可显著降低转向架机构的整体高度,结构更紧凑,所需的安装空间小,能够适用于汽车二类底盘安装使用。

    兼具公路运输和轨道病害检测与修磨维护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306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0220.0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兼具公路运输和轨道病害检测与修磨维护车辆,包括车厢及其底部固定的车架,车架底部四角连接有驱动轮,车架下方对应每个驱动轮通过模式切换机构连接有轨道轮,车架底部沿车厢宽度方向设置有相并列的两组滚珠丝杠副,每组滚珠丝杠副的丝杠上均配合有正反扣双螺母,位于车厢同一侧的两个螺母下方共同连接有上下移动的打磨支架,每个打磨支架侧部通过两组十字滑台机构分别连接有轨道顶端打磨机构和轨道侧面打磨机构,车架底部位于两组滚珠丝杠副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病害检测机构。本发明公开的兼具公路运输和轨道病害检测与修磨维护车辆,解决了现有列车轨道维护保养方式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公铁运输车和公铁运输车轮铁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2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8910.6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铁运输车和公铁运输车轮铁转换方法,涉及公铁运输车领域,公铁运输车包括车架、升降机构和位置检测传感器。升降机构设置于公路轮轴的行驶轮和车架之间,用于调整行驶轮与车架的距离。多个位置检测传感器呈直线排列在车架用于靠近路面的一侧,且位置检测传感器所在的直线与车架的中心线平行,定义位置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为定位传感器,每个公路轮轴均单独可转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可以定位传感器为圆心转动。公铁运输车垂直上轨后以定位传感器为圆心转动,直至各个位置检测传感器同时检测到轨道信号时停止,然后整车横移至车辆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对齐,再提升公路轮轴使铁路轮轴落轨,完成轮铁转换。

    一种多功能融合的电动载体平台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4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58060.X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融合的电动载体平台,涉及铁路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车以及通过挂钩和所述牵引车后端连接的拖车;所述牵引车和拖车上均设置有用于可拆卸连接若干设备的若干快拆接口;所述牵引车和拖车底部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和轨道连接的轨轮;所述牵引车和拖车底部两侧之间均带有移动轮;所述牵引车和拖车的两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侧面滚轮;从所述拖车前端到后端方向,所述拖车上分别通过快拆接口连接有巡检系统、探伤系统和轨检系统。通过设计了新型多功能融合的电动载体平台,具有体积小、模块少、重量轻,全车快拆的特点。

    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运载小车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53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74783.8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运载小车,属于野外轨道交通应急救援公铁两用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履带轮组、伸缩组件以及导向组件;车体;履带轮组设置于车体的两侧,履带轮组能够驱动车体移动和转向;伸缩组件分别与履带轮组和车体的底盘连接,以供推动两履带轮组远离车体移动至与铁轨的轨距等宽设置;导向组件设置于车体的前后两端,导向组件包括轨道轮以及驱动单元,轨道轮通过驱动单元与车体连接,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轨道轮移动并抵接轨道,以便顶起车体,使得履带轮组高于铁轨。本发明能够改变运载小车两相对履带轮组之间的距离,来与铁轨的轨距相适配,可以实现运载车辆的小型化。

    带有惰轮机构的公铁车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776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159321.0

    申请日:2018-09-30

    Inventor: 晁鲁强 冯晋祥

    Abstract: 带有惰轮机构的公铁车,包括动力车和牵引车,动力车和牵引车通过铰接轴连接,同时在动力车和牵引车的底部均设有第一轨道轮机构,并且两组第一轨道轮机构之间还设有两组第二轨道轮机构,采用前后两部分车架并配合液压转向系统在公路上实现灵活转向。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可保证在公铁车在转弯过程中不会产生行进阻力,并且允许经过半径更小的转弯,动力车和牵引车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轨道轮机构和第二轨道轮机构,增加了公铁车在导轨上的支撑点,均匀分散了对铁轨的压力,减轻了其运行对铁轨造成的损伤,所述第二轨道轮机构位于第一轨道轮机构之间,减少了轨道轮之间的横跨距离,使公铁车在转弯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