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3300.5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反应器和合成气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U型回流式生物反应器及模拟方法。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侧壁固定连通有U型管路的两端,所述U型管路上设有气液混合结构、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出液端与所述气液混合结构的进液端相对应,所述罐体顶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利用这些结构,实现了一种能够使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大幅度增加,能够使反应器拥有更高的气含率和传质能力,对于合成气发酵过程中气态底物的低溶解度和低通气率造成的气液传质限制有着极大的改善的双循环U型回流式生物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23608.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高绝缘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依靠聚氨酯发泡过程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带来的聚合驱动力,氧化铝被聚氨酯支撑形成氧化铝/聚氨酯复合泡沫,再通过高温烧结得到三维氧化铝骨架。在真空辅助浸渍硅橡胶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引入碳纳米管,凭借着0维的微米氧化铝和1维的碳纳米管的多尺寸协同效应,构建更为致密、更低热阻的传热通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为更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和电器领域,引入的碳纳米管被三维连续的氧化铝网络阻隔,保证了形成导热网络的同时未形成电子传输通路,实现了该硅橡胶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导热和高绝缘的优异性能,以保证电子和电器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14391.1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备α‑烯烃的方法:将原料气CO2和H2以及循环气混合后作为反应进料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反应进料进行加氢反应,反应流出物从反应器出口流出;反应流出物经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相经吸收剂吸收其中的轻烃组分、再经纯化作为循环气使用;分离出的液相烃类进入脱轻塔进一步分离成C1~C6的轻烃和C6+的重烃,C1~C6的轻烃作为产品,C6+的重烃进入脱重塔进一步分离成C7~C10的轻烃和C11+的重烃,C7~C10的轻烃作为产品;C11+的重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吸收剂使用,另一部分作为产品。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单程转化率和α‑烯烃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5898.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垂直取向三维膨胀石墨导热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增强的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涉及垂直取向三维膨胀石墨导热体、其制备方法及其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特性的用途,本发明中的垂直取向三维膨胀石墨导热体具有连续的垂直取向三维填料网络结构,由片状膨胀石墨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组成,且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支撑膨胀石墨形成三维结构的骨架材料。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该垂直取向三维膨胀石墨导热体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中垂直取向三维膨胀石墨导热体作为连续的声子传输骨架用于高效地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该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纵向导热性能可达10~40W/(m·K)。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8307.0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机理融合模型的高效发酵生产槐糖脂的方法,包括:摇瓶种子培养的步骤,接种摇瓶种子入发酵罐的步骤以及发酵培养的步骤,其中,发酵培养的步骤中,底物的补料量通过构建基于数据机理融合的补料反馈模型并根据模型调控而得到。利用基于数据机理融合的补料反馈模型能够对发酵过程实现补料的稳定、实时、理性调控,从而实现槐糖脂的高效发酵。
-
公开(公告)号:CN112553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606657.4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乙醇浓度响应值监测的葡萄糖补料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发酵培养生产乙醇的步骤;在所述发酵培养生产乙醇的步骤中,在线监测乙醇浓度响应值,当所述乙醇浓度响应值呈下降趋势时,开始进行葡萄糖补料,继续发酵。本发明的方法中,将电子嗅引入到乙醇发酵过程中,通过建立电子嗅与乙醇浓度的关系,证明了电子嗅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实现关键指标参数产物乙醇浓度的在线监测,进而在线指导乙醇发酵过程中的分阶段添加葡萄糖,缓解发酵过程中对细胞生长和乙醇合成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乙醇生产效率及糖醇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2980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54482.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辅助槐糖脂沉降的半连续发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子培养的步骤;槐糖脂发酵的步骤;其中,在所述槐糖脂发酵的步骤中,对发酵液进行超声波处理,辅助槐糖脂沉降。本发明的半连续发酵方法,在槐糖脂发酵过程中引入超声波以加快槐糖脂的沉降速率,降低原位分离底物和细胞的损失。本发明能够有助于在油脂比例较低环境中的槐糖脂沉降,不仅能够降低油脂对发酵液粘度等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原位分离过程中油脂的损失,加快槐糖脂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46992.6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筛选高产槐糖脂菌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的步骤;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与亚硝酸钠组合诱变的步骤;松弛培养的步骤;多重压力培养的步骤;其中,所述菌种为假丝酵母菌;所述多重压力培养的步骤中采用碘乙酸和丙二酸结合进行双压力培养筛选。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与亚硝酸钠组合诱变,并采用松弛培养与碘乙酸和丙二酸双压力结合进行筛选,增加菌株的突变率以及正突变率,增加得到高产菌株的概率,进而得到遗传稳定性量好的高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8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06344.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L-乳酸的方法,偶联细胞生长和细胞非生长生产L-乳酸,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发酵:包括利用干酪乳杆菌生长代谢葡萄糖生成L-乳酸的步骤;第二阶段发酵:包括利用静息细胞发酵代谢葡萄糖快速生成L-乳酸的步骤;所述静息细胞为所述第一阶段发酵步骤后离心收集得到的稳定期的干酪乳杆菌细胞。本发明高效生产L-乳酸的方法,通过偶联干酪乳杆菌的细胞生长和细胞非生长来生产L-乳酸,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对底物的转化,提高底物葡萄糖转化率,进而提升反应罐的体积产率和发酵过程整体生产L-乳酸的效率,最终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8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00510.7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控制比生长速率的半连续生产庆大霉素C1a的方法,包括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生产步骤,发酵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发酵液进行补料与补水操作,同时控制发酵液出料,保持发酵液培养体积恒定,维持发酵过程中比速率在0.015-0.025h-1的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方法有效地维持了庆大霉素C1a在产物合成期持续保持代谢活性,延长了培养周期至300h,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工艺方法确定了在实际半连续发酵生产过程中维持发酵过程中比速率在0.015-0.025h-1的范围内对产物合成最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