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7400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4430.6
申请日:2011-03-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09/36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化学领域,涉及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和纯化,特别涉及一种从大青叶中提取高纯度总生物碱的工艺方法。一种从大青叶中制备靛蓝、靛玉红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大青叶干燥、粉碎、过筛,用含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将滤液回收乙醇,浓缩,用盐酸溶液调pH至中性,离心,沉淀用盐酸溶液溶解离心,上清液备用;将上述上清液在膜分离设备中进行微滤;将上述经过微滤的原液上树脂塔柱进行吸附,然后用水洗脱除去水溶性杂质,弃去水洗脱液,继以含水乙醇洗脱,收集该洗脱液;将上述洗脱液回收乙醇后,浓缩,干燥,得暗红色产品。本方法的优点在于产品中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路线简单,所用提取溶剂的毒性较小,提取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基于上述优点,本发明可进一步促进大青叶提取物作为药物、保健品等多功能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41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47052.3
申请日:2009-03-0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34 , C07D209/36 , C07D209/40 , A61K31/404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类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靛玉红类化合物,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靛玉红母核结构基础上,通过对合成方法的改进,在靛玉红的4位或6位引入取代基,合成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全新的4-取代靛玉红衍生物及6-取代靛玉红衍生物,可以在治疗肿瘤的药物中应用。其结构通式为: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287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26419.3
申请日:2009-04-23
申请人: 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C09B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合成靛蓝的制备方法:它将液态的金属钠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氨气在氨钠合成塔进行反应,生成氨基钠,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到碱中,然后连续或间隙加入混料反应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以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连续加入苯胺基乙酸盐,将苯胺基乙酸盐环合成羟基吲哚酚盐,再连续出料并用水稀释后,经氧化反应装置连续氧化得靛蓝。它提高了反应收率、产品品质,缩短了反应周期,减少了污染物的生成,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大幅降低能耗物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9C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99802151.2
申请日:1999-01-05
申请人: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B·拉马特施
IPC分类号: C07D209/48 , C07D235/26 , C07D209/36
CPC分类号: C07D209/48 , C07C209/36 , C07D235/26 , C09B29/0033 , C09B29/0807 , C09B29/337 , C09B29/338
摘要: 一种制备低溶解度芳香胺的方法,即在氢气、溶剂和粒度不小于0.5mm的催化剂存在下催化加氢相应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其中所选的芳香硝基化合物是这样的一种化合物,其相应的胺在氢化反应条件下、在所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高于50%(重量),还涉及它们用于制备偶氮化合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772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8016.6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广西师范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C07D209/38 , C12P17/10 , A61K8/49 , A61Q19/02 , A61P39/06 , C12R1/645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及日用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红树林真菌来源的两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两种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和式(Ⅱ)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Aspergillus sp.GXNUW29于PDA培养基中活化,然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得到种子培养液;将种子培养液中的菌株转接种到大米发酵培养基中,静置培养,获得真菌菌丝;真菌菌丝用甲醇提取三次,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浓缩萃取液得萃取物;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和重结晶技术,将所得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如式(Ⅱ)所示的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所得的两种聚酮类化合物(Ⅰ)和(Ⅱ)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美白化妆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5561.X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1/04 , A61K31/404 , A23L33/105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涉及马齿苋中一种亚硝基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用途。所述的新生物碱,分子式分别为C11H14N2O5,化学名为2‑(hydroxymethyl)‑5,6‑dimethoxy‑1‑nitrosoindolin‑3‑ol。还提供上述新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ODS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其结构采用质谱、氢谱、碳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新生物碱。新生物碱具有抗炎活性、抗胆碱酯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本发明新生物碱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2182.X
申请日:2024-05-20
申请人: 合肥达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29/60 , C07D209/36 , C07D473/16 , C07D211/58 , A61K47/18 , A61K47/22 , A61K31/708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组合物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对活性剂的包封率高,稳定性强,表达效率高,有利于活性剂释放入细胞内,提高表达量,能够递送核酸分子、小分子化合物、多肽或蛋白质等。使用本发明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制备的载体对核酸分子的包封效率高,可将核酸分子成功转运至细胞中并进行表达,本发明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拓宽了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的种类和范围,对核酸治疗药物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59925.0
申请日:2024-05-27
申请人: 扬州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C12P17/10 , A23B7/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酸‑2‑(1H‑吲哚‑3‑基)‑乙酯的制备及其在控制扩展青霉中的应用;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其制备步骤:以2‑(1H‑吲哚‑3‑基)乙醇和乙酸为底物,Novozym 435脂肪酶为催化剂,4A分子筛为吸水剂,反应得到乙酸‑2‑(1H‑吲哚‑3‑基)‑乙酯;本发明化合物是乙酸‑2‑(1H‑吲哚‑3‑基)‑乙酯,分子式为C12H12NO2。本发明以的2‑(1H‑吲哚‑3‑基)乙醇和乙酸为原料,在非水相中酶催化底物发生酯化反应,从而获得目标产物乙酸‑2‑(1H‑吲哚‑3‑基)‑乙酯的样品;再通过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纯的目标产物乙酸‑2‑(1H‑吲哚‑3‑基)‑乙酯;该方法的合成路径短,合成方法简单,副产物少,收率良好;此外,目标产物对扩展青霉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霉菌抑菌剂的开发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95139.6
申请日:2022-12-13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A61P31/04 , A61P3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2‑亚苄基吲哚啉‑3‑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由邻叠氮苯甲醛和炔为反应底物,在碱的催化下合成2‑亚苄基吲哚啉‑3‑酮化合物。后处理经过水和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柱层析分离得到2‑亚苄基吲哚啉‑3‑酮衍生物。本发明的应用在于以较高产率合成硝基烯烃类化合物,硝基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结构单元常作为前体用于合成一些药物中间体,如消炎镇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苯并噻喃、手性药物中间体‑哈利普兰、多环嘌呤核苷类衍生物‑曲西立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3831.7
申请日:2023-07-24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36 , C07D311/62 , C07C69/54 , C07C69/56 , C07C69/60 , C07C69/757 , C07D311/94 , C07H17/02 , C07C67/08 , C09B7/02 , C09B1/08 , C09B1/06 , C09B57/00 , C09B23/16 , A61K8/49 , A61K8/35 , A61K8/60 , A61Q5/10 , A61Q1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植物染料分子的染发色牢度与头发抗氧化性能的染发分子及其合成方法应用。本发明所述染发分子是通过将具有酚羟基、醇羟基、氨基或亚氨基结构的天然色素分子与含有α,β‑碳碳双键的有机酸,通过酯化反应或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具有α‑羰基的碳碳双键结构的天然色素分子衍生物。本发明通过将改造后的色素分子通过巯基点击反应,以化学键连接在头发的角蛋白上,从而大幅提升了色素驻留性能,进而达到提高色牢度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