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506505.X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7C5/09 , C07C15/46 , C07C15/52 , C07C17/354 , C07C22/04 , B01J23/44 , B01J23/72 , B01J23/755 , B01J2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炔类化合物制备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炔类化合物在光催化剂、碱的存在下,在光照下进行反应,得到烯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的牺牲剂可以作为反应溶剂。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可抑制炔类化合物的过还原,得到烯类化合物。所述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以高效、绿色的合成烯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53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229158.9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2F1/30 , C02F1/72 , C02F1/74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乙酸的协同作用实现三氯乙酸光降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乙酸、三氯乙酸以及光催化剂TiO2在溶剂中搅拌混合,并在Xe灯下光照进行反应,通过乙酸的协同作用实现三氯乙酸的光降解。通过调节乙酸的不同浓度和不同的加入时间,利用TiO2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三氯乙酸的光降解,且降解产物主要为氯离子和CO2。所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毒性更大的有毒中间体和产物,更为经济、有效、绿色,能够实现三氯乙酸的有效降解,保证饮用水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8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194640.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主要包含Cu、N、C三种元素。所述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Cu‑ZIF‑8煅烧制得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本发明采用Cu‑ZIF‑8为前驱体,利用Zn原子的高温挥发,高温煅烧,制备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本发明首次将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CO2还原,为电催化CO2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5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205392.8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2F1/30 , B01J31/0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黑碳光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燃氧比可控的条件下燃烧C6‑C20烃类化合物制备黑碳。2)将上述制备的黑碳和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水溶液加入到光反应器中构成反应体系,将反应体系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搅拌,实现水体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黑碳的制备廉价且简单,光降解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操作简单,普适性广,可降解水体中的多种水体有机污染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98677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98581.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11/48 , C07C209/18 , C07C211/27 , C07C2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18 , C07C209/16 , C07C211/48 , C07C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催化实现胺化合物N‑甲基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光催化剂TiO2和N‑甲基化碳源加入到光催化反应器中构成反应体系,将反应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并搅拌;2)向步骤1)得到的反应体系中加入还原剂和胺化合物,继续在紫外光照射下搅拌得到N‑甲基化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选用的原料成本低、毒性小;此外,反应条件温和,耗能较小,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最后产物产率高,选择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7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75147.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纳米赤铁矿表面形成的Fe?O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生物酶活性的模拟及污染物转化中的应用。所述的活性物质是在纳米赤铁矿表面通过光电化学的方法活化氧气,然后活化的氧气与所述的纳米结构赤铁矿表面活性位点结合而得的一种Fe?O活性物质。在水溶液中,该Fe?O活性物质能够与4?甲硫基苯酚这类氧原子受体发生非自由基氧化过程,将其氧化成4?(甲基亚磺酰基)苯酚,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及选择性,其活性与生物体系中金属酶催化循环过程中生成的高价Fe?O中间体相似。在生物酶活性的模拟以及污染物的转化中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5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04800.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B41/06 , C07C47/02 , C07C47/228 , C07C45/29 , C07C271/18 , C07C269/06 , C01B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B41/06 , C01B3/22 , C01B2203/0277 , C07C45/29 , C07C269/06 , C07C47/02 , C07C47/228 , C07C27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化学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醇脱氢制醛酮的光化学氧化方法,包括:在光和光催化剂的存在下,醇在溶剂中经历脱氢反应得到醛或酮。本发明的利用光催化选择性醇脱氢合成醛酮的方法是溶解在惰性有机溶剂中的醇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诱导下,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醇被脱去两个氢生成醛酮,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得到较高产率的脱氢产物醛酮。反应后得到高选择性的醛酮类化合物和氢气,选择性最高可达99%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425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10621727.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83/06 , C08F8/30 , B01J3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价键合的具有广谱配位功能的固体光催化前躯体材料及应用。本发明的固体光催化前躯体材料是将4,4′-二羧基-2,2′-联吡啶衍生物分子和聚乙烯(PS)-聚乙二醇(PEG)-胺化(NH2)2接枝共聚物树脂以非离子型酰胺化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不但解决了传统上依赖静电吸附固定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所存在的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易流失的缺点,使得载体光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又利用了PEG链的特性保持了载体高度的亲水性,有利于改性后对水溶性污染物的捕获和降解。该前躯体材料能通过简单络合反应将不同的金属离子结合进来,得到系列的共价键合的光催化剂,可用于催化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5396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66782.3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5/06 , C07C25/08 , C07C17/20 , C07C43/29 , C07C41/22 , C07C43/225 , C07C25/22 , C07D213/61 , C07D333/28 , C07D215/18 , C07B39/00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化学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卤素转换反应制备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光化学催化合成方法。本发明是将溴代芳香化合物溶解在乙腈中,加入铁催化剂和无机氯盐构成反应体系,用光源照射反应体系,在空气、氧气或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高选择性的氯代芳香化合物,选择性达到9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