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1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83297.0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突水溃沙模拟实验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突水溃沙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第一钢板、第一运动钢板和第一控制机构;第一钢板设置在实验箱内,第一运动钢板设置在第一钢板上,第一控制机构与第一运动钢板传动连接;该装置能够随时控制第一导流孔的连通和交错,即渗流通道的关闭和开启,且可通过控制第一运动钢板的运动量从而控制渗流通道连通的面积大小,可实现在渗流通道完全关闭至完全开启这一范围内任意调节渗流通道的开启大小;方便实验员针对现实情况中不同大小的渗流情况作模拟,使模拟情况更接近现实情况;另外使模拟结果具有多样性,具有对比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7068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16987.2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1/02 , F17C7/00 , F17C13/04 , F17C2223/0123 , F17D3/0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气体传输控制系统。该气体传输控制系统应用于岩土体的气体渗透试验,包括第一输气管路,第二输气管路,依次设置于第一输气管路的总储气瓶、调压阀以及第一开关阀,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二输气管路的第一缓冲储气瓶、第一压力计以及第二开关阀,第一输气管路与第二输气管路相互连通,第一开关阀设置于第一输气管路与所述第二输气管路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气管路远离所述第二输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输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阀与三轴压力室的第一通气口相连,所述三轴压力室内设置有用于进行气体渗透试验的岩土体试样,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岩土体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51988.3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28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F17/10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55 , G06N3/0895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压裂震源团簇中智能识别宏观裂缝延伸轨迹的方法,包括:采集岩石断裂或破裂所释放的弹性波波形,对弹性波波形进行滤波;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获取优质波形的头部起振点;划分动态时间步长,按照动态时间步长对震源团簇进行划分;将单个时间步长内的震源数据体进行多级空间单元体划分;综合各参量识别的宏观裂缝得到单元体内宏观裂缝延伸轨迹;将各空间单元体中识别的裂缝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进行重构,得到压裂扩展全过程中宏观裂缝延伸轨迹。本发明通过将宏观缝与次级小尺度裂缝区进行区分,可以实现宏观裂缝扩展轨迹的高精度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3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000851.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03G4/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规模储能的方法,构造能够进行循环取热与发电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储层裂缝网络封堵;将注入管道接入热力发电站,将取热管道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入热力发电站;使用富余风电、富余光电驱动辅助加热系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热力发电站通过注入井内的注入管道向地热储层注入取热流体,使取热流体由注入井向地热储层的裂缝网络内部流动扩散,并与地热储层充分接触进行换热后转变成高温取热流体;利用生产井中的取热管道将地热储层中的高温取热流体抽采到地面,然后经过辅助加热系统的二次加热保温后流入热力发电站进行发电;交替进行储热和取热发电过程,从而保证电能稳定输出并网。该方法能实现风、光和地热等新能源的协同开发与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08813.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3323 , G06T7/11 , G06F30/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数字图像降尺度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检测材料的SEM图像,对SEM图像进行等效分割得到若干块体;对若干块体进行孔径分布统计,获得待检测材料的孔径分布状态,并基于孔径分布状态计算分割后若干块体的块体渗透率;基于若干块体渗透率,利用等效电阻网络模型计算待检测材料的整体渗透率。本发明通过图像降尺度的方法,并统计降尺度之后的区域孔径分布特征,能更容易的反映孔隙的区域复杂程度以及区域孔隙对于整体渗流特征的贡献。同时通过考虑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渗透率的计算,能够有效实现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的流体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以及孔隙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43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080303.3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子磁力仪检测注浆扩散范围的识别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施工。在注浆阶段,首先通过在浆液中加入超细铁粉混合搅拌,使超细铁粉在浆液中均匀分布,然后利用磁化装置中形成的永磁场,将混有超细铁粉的浆液磁化后注入围岩体;在检测阶段,将金属探测器安置在巷道的顶部与两帮,接入质子磁力仪,利用质子磁力仪观察围岩体中不同磁场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浆液在围岩体中扩散范围。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经济适用、安全快速、立体直观的优点。(56)对比文件CN 113687445 A,2021.11.23CN 1944018 A,2007.04.11CN 207832735 U,2018.09.07JP 2008145246 A,2008.06.26JP 2010001524 A,2010.01.07JP H01176230 A,1989.07.12KR 20180086998 A,2018.08.01RU 2021522 C1,1994.10.15US 2016320323 A1,2016.11.03US 2021087931 A1,2021.03.25US 4153542 A,1979.05.08WO 2014052674 A1,2014.04.03WO 2015166281 A1,2015.11.05WO 2018233354 A1,2018.12.27WO 2019245218 A1,2019.12.26WO 2020192055 A1,2020.10.01WO 2020215469 A1,2020.10.29牛宏 等“.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采空区灌浆范围中的应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第27卷(第05期),第78-81页.孟庆彬 等.“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进展”《.采矿安全与工程学报》.2020,第37卷(第03期),第429-442页.姜玉松.“现代注浆技术的开拓应用及发展”《.现代隧道技术》.2008,第6-10页.Qingbin Meng 等“.Experimental studyof the spontaneous imbibitioncharacteristics of mudstone extractingwater from cement grout”《. Bulletin of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9,第1-15页.R.J. Lunn 等“.Could magneticproperties be used to image a groutedrock volume?”《.Journal of AppliedGeophysics》.2018,第162-17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13424.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压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压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设于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围岩内,为中空的圆柱结构,其内部空间用于存储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自巷道中心向巷道侧壁围岩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钢密封层、第一滑移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内衬层、第二滑移层、第二钢密封层、第三滑移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内衬层,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内衬层连接外部围岩层。本发明可解决利用浅埋煤矿软岩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面临的安全、密封难和造价高的瓶颈问题,为实现高效、经济、安全利用大量关退浅埋煤矿软岩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1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5574.8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微观图像的岩土材料有效渗流路径表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材料样本的三维微观图像,对所述三维微观图像处理,获取原始孔隙‑基质二值图像;将所述原始孔隙‑基质二值图像进行姿态调整,基于姿态调整后的孔隙‑基质二值图像,获取流入端和流出端接通的孔隙连通分量二值图像;对所述流入端和流出端接通的孔隙连通分量二值图像进行提取处理,获取孔隙网络骨架二值图;基于所述孔隙网络骨架二值图,获取所述目标材料样本的渗流路径拓扑结构;基于所述渗流路径拓扑结构,获取孔隙网络渗流路径总体有效迂曲度均值和孔隙网络渗流路径有效长度。本发明可获取对应的有效渗流路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00851.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03G4/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规模储能的方法,构造能够进行循环取热与发电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储层裂缝网络封堵;将注入管道接入热力发电站,将取热管道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入热力发电站;使用富余风电、富余光电驱动辅助加热系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热力发电站通过注入井内的注入管道向地热储层注入取热流体,使取热流体由注入井向地热储层的裂缝网络内部流动扩散,并与地热储层充分接触进行换热后转变成高温取热流体;利用生产井中的取热管道将地热储层中的高温取热流体抽采到地面,然后经过辅助加热系统的二次加热保温后流入热力发电站进行发电;交替进行储热和取热发电过程,从而保证电能稳定输出并网。该方法能实现风、光和地热等新能源的协同开发与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367031.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7/04 , E21B43/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煤层增透方法,按照从巷道底部向巷道上部的方式依次钻取水平钻孔,在已经形成的水平钻孔内,沿竖直向上和与水平钻孔垂直的水平方向钻出多组竖直钻孔以及侧向钻孔;在顶板下部钻出顶板水平井;在最上层的各个水平钻孔内向上钻出对应的竖直连通孔,使竖直连通孔连通最上层的水平钻孔与顶板水平井的水平段;对煤层内水平钻孔进行封堵,然后投放液态助燃剂;对煤层内甲烷进行预抽采,待抽采出甲烷浓度超过80%后,关闭地面井口,然后引燃引爆煤层复杂钻孔网络内的甲烷‑助燃剂混合物;不断在煤层内进行助燃剂投放与燃爆致裂作业,促进复杂钻孔网络周围裂缝不断扩展延伸。该方法操作简单,实施成本低,其对煤层的增透效果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