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发动机体内的多轴承腔间通风结构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724632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55765.5

    申请日:2017-07-10

    IPC分类号: F02C7/06

    CPC分类号: F02C7/06 F05D2260/6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发动机体内的多轴承腔间洁净通风结构,可应用于地面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内轴承腔内部油雾分离与轴间通风。定距环上设置有锥形甩油结构及凹形油槽结构,螺母结构沿轴向具有一列或者多列旋转孔,各列旋转孔沿周向分布,孔型可以是普通圆孔、肾型孔或者其它类型的孔。通过螺母上多列孔高速旋转情况下的离心分离效应,此螺母可以实现轴承腔内部油雾的分离,保证发动机内部多轴承腔件的洁净通风。此结构适用于需要轴间通风的轴承腔结构中,亦适用于普通轴承腔结构中,采用此类螺母结构的轴承腔,螺母下方的滑油堆积问题将会显著改善。

    一种应用于扩压型管道壁面的端壁凸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061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53241.0

    申请日:2017-04-18

    IPC分类号: F02C7/00 F01D25/00 F02C9/16

    CPC分类号: F02C7/00 F01D25/00 F02C9/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压型管道壁面的端壁凸肋结构,可应用于地面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扩压型管道壁面附近附面层内低能流体的流动控制。在扩压型管道的内环端壁和/或外环端壁表面布置有不同高度、宽度及间距的凸肋结构,各所述凸肋的布置方向与所在端壁壁面的极限流线方向相同或相近,所述凸肋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内环端壁和/或外环端壁的在未设置凸肋时易产生流动分离的位置,该凸肋结构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可利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布置在具有一定壁厚的管道端壁表面。本发明的扩压型管道壁面的端壁凸肋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参数灵活、运行可靠等优点,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零部件或者机构,即可有效地实现抑制流动分离,减少气动损失的目的。

    一种高温环境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95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01123.5

    申请日:2017-03-30

    IPC分类号: G01D11/24

    CPC分类号: G01D11/2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环境下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在传感器的测量探头的末端固定设置一内刚性套管和外刚性套管,内刚性套管采用热阻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呈两端开口结构,其一端与测量探头的末端刚性固定,其另一端与一端开口的外刚性套管刚性固定,内刚性套管内填充高温隔热材料,外刚性套管完全覆盖内刚性套管,并部分覆盖测量探头,外刚性套管的内表面与内刚性套管的外表面、测量探头的外表面之间在整个周向上留有间隙,外刚性套管的外表面覆盖有高反射率材料层,以减少高温下辐射传热对外刚性套管的影响。本发明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可实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并有效保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探头。

    润滑油路系统、轴承共腔结构、燃气涡轮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4847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19735.8

    申请日:2015-04-30

    IPC分类号: F02C7/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相邻布置在中心轴上的至少两个轴承的润滑油路系统,包括:用于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润滑油路;和用于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润滑油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彼此相邻、且第二轴承相较于第一轴承更靠近中心轴的端部,其中:第一轴承润滑油路和第二轴承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腔共腔布置,润滑油腔的上部与油气出口连通,润滑油腔的下部与润滑油回油口连通,来自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润滑油均流向所述润滑油回油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润滑油路系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一种用于降低低压涡轮叶片分离损失的控制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092216.X

    申请日:2015-03-02

    IPC分类号: F01D17/10

    摘要: 针对航空发动机巡航状态下,来流空气密度较低,低压涡轮叶片吸力面易于分离,以及为发动机减重而设计的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叶栅通道扩散段逆压梯度加剧,造成分离损失更加严重,涡轮效率急剧下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低压涡轮叶片分离损失的控制结构及方法,适用于航空发动机高负荷及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在涡轮叶片吸力面适当位置开设引气孔,在引气孔的下游开设喷气孔,引气孔和喷气孔之间设置连通管路,该结构在上游尾迹通过引气孔时实现引气,将该股气流在下游喷气孔处喷向主流,增加附面层气流能量,消除了喷气孔下游的分离,从而提高低压涡轮工作效率,扩大低压涡轮工作裕度。

    一种用于高温旋转轮盘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40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5068.5

    申请日:2014-11-12

    IPC分类号: F01D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旋转轮盘的冷却结构,可用在地面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涡轮机中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下的旋转轮盘,旋转轮盘的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均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若干排换热元件,各所述排均包括若干绕轮盘轴线周向均匀分布的换热元件,相邻各排中的换热元件在径向方向上分列叉排或顺排,所述换热元件可增加高温旋转轮盘端面流场的紊流度,冷却气流绕过所述换热元件的尾迹再附特征可进一步降低盘体表面的温度。与传统的轮盘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轮盘冷却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在盘体表面增加换热肋板就可大幅度提高轮盘表面的冷却效果,降低轮盘表面温度,换热元件也可以作为旋转轮盘动平衡凸台使用。

    借助电磁吸力触发的平面风洞换热系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677721.1

    申请日:2020-07-15

    IPC分类号: G01N25/20 G01M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借助电磁吸力触发的平面风洞换热系数测量系统及方法,基于一维半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原理,通过对被测板状试验件进行加温,并施加采用电磁吸力触发的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通过电磁吸力卸载及重力势能作用在测试过程中快速脱离被测板状试验件的上、下板状表面,达到换热系数测量原理要求的实验条件。通过对被测试验件进行加热及在表面覆盖保温装置,并通过电磁吸力触发方式剥离被测物体表面保温装置,实现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瞬间变化,使其更接近阶跃分布,在保持主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实现换热系数测量。该换热系数测量方法及系统大幅降低了实验复杂度,从而减小了测量的不确定性。

    一种具有宽适用性的瞬态法固壁表面换热系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9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04083.7

    申请日:2023-05-06

    IPC分类号: G01M9/06 G01N25/20 G01N25/18

    摘要: 为解决现有常规瞬态法换热系数测量方法的不足,将测温手段由窄带热色液晶推广至其他非接触测温手段,如红外热像仪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宽适用性的瞬态法固壁表面换热系数测量方法,对一维半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公式进行了进一步推导,将适用窄带热色液晶的定温测时间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不限定壁温测量值,可基于任意时间测得温度值求得换热系数。该方法相比窄带热色液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可应用于测温精度低于窄带热色液晶的红外热像仪等非接触测温设备,且降低了实验准备和操作难度,并通过提高初始温差(Tm‑Ti)和一段时间内多组测量数据的综合分析,保证换热系数测量精度,因而更有利于在红外热像仪等非接触测温技术方面推广。

    一种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挡气盖板轴向限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828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724757.0

    申请日:2020-07-24

    IPC分类号: F01D25/28 F01D25/24 F01D25/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挡气盖板轴向限位结构,发动机为地面燃气轮机或航空发动机,轴向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在涡轮转子叶片的榫头端面上的挡气盖板,挡气盖板的内端部面向涡轮转子叶片的一侧设置卡脚,涡轮转子叶片上开设与卡脚相配合的安装槽,卡脚的底部开设卡槽,安装槽的底部且位于卡槽的正下方位置开设有第一插孔,安装槽的底部且位于卡脚的外端面正下方位置开设有第二插孔,J形锁片的短边穿过第一插孔并安装在卡槽内,锁片的长边穿过第二插孔且锁片的长边的上端部折弯压设在卡脚的拐角处。本发明摈弃原有传统的封严涨圈结构,采用更为简易的锁片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叶片及其挡板结构的轴向限位功能,而且成本低廉。